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501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主题活动教案4篇我们的头发一、主题教案我们的头发活动目标1、了解头发的基本特性,知道头发的作用和种类。2、初步知道一些保护头发的方法。3、通过设计发型,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力。活动准备1、练习卡:贴头发2、ppt课件:妈妈的照片3、幼儿操作用剪刀、辫线、可乐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笔。活动过程一、练习卡图片导入课题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宝宝甜甜的笑脸多可爱呀。咦!宝宝是头上少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宝宝的头上没有头发。二、头发有什么作用1、你们知道头发有什么用呢?(鼓励幼儿发散想象)(1)美容作用(2)保护作用:成千上万根头发包裹着头颅,能使头部免受外界机械性和细菌的损害,对健身起着重要作用。

2、(3)感觉作用:头发的感觉比较灵敏,由它发出的信息传送到大脑,采取多种防护措施。(4)调节作用:头发能发挥调节体温的作用。2、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梳头、剪发、洗发、戴帽子、抹头油等)三、头发的颜色1、出示图片:男孩,女孩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出示图片:白发老人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小结:人老了,头发会慢慢变白的。3、我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还有其他颜色的头发吗?小结:中国人的头发是黑色的,但很多人喜欢染发,让头发变得五颜六色。外国人的头发有黄色、咖啡色、红色、金色等。四、设计发型1、ppt课件:妈妈的照片(1)图片上有些什么发

3、型?(2)你喜欢自己的发型吗?为什么?(3)头发还可梳成什么样子?2、发型设计师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发型?给谁设计的?3、介绍活动材料。(1)用剪刀为魔发娃娃剪出发型。(2)用辫线为可乐瓶娃娃设计不同的发型。(3)以乒乓球代表头部,用橡皮泥在球上捏出发型。(4)在纸上画出发型。五、评选优秀发型师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讲自己的创意设计?为谁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二、主题教案有趣的笔帽适宜对象:该材料适用于小班、中班幼儿区域化学习活动使用。价值指向:1、这些小小的笔帽主要有美工、语言、数学三大游戏功能,在小小笔帽上拓展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一物多用、一物多玩的特点。2、通过丰富的游戏内容培养幼儿对

4、语言、美工、数学活动的浓厚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3、幼儿大胆操作,不断尝试,勇于探索,互相合作,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材料与工具:五颜六色的水彩笔(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笔帽、手工纸、双面胶、颜料、皱纹纸、各色毛线、剪刀、海绵等。具体操作:(一)美工领域1、做指偶帽玩法提示:(1)用皱纹纸或毛线对笔帽进行装饰。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指导要点:让幼儿把皱纹纸或毛线粘在笔帽上。(2)让幼儿制作小动物指偶。此游戏适合中班幼儿。指导要点:先让幼儿画一些小动物头像,然后剪下来粘在笔帽上。2、印章游戏玩法提示:将几个笔帽捆在一起成某个形状,笔帽中塞上海绵,蘸上颜料作印章用。此游戏适合

5、小、中班幼儿。指导要点: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把多个笔帽捆成各种形状玩印章。(二)语言领域1、指偶表演玩法提示:将指偶帽套在手指上,再在手指上画上娃娃的各种表情,即可进行指偶表演。此游戏适合小、中班幼儿。指导要点:幼儿能根据各种表情,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或说上一句简单的话,如“开心、难过、高兴、痛苦”等等。如:“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的原因等等。2、角色对话玩法提示:在活动区增添一些场景布置,让幼儿进行角色对话。此游戏适合中班幼儿。指导要点: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鼓励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三)数学领域1、颜色排序玩法提示:将各种不同颜色的笔帽进行排序,并在排列的过程中发现颜色的规律。此游戏适合小、

6、中班幼儿游戏。指导要点:可将笔帽在桌上摆放,也可将笔帽叠成一根小棍排序,排序方法可两色相隔或几色相隔排序。如:红绿、红绿黄2、点卡匹配玩法提示:幼儿根据点卡上的数量,送上相同数量的笔帽。此游戏适合小、中班幼儿游戏。指导要点:让两个相同数量的朋友在一起。三、小班主题教案快乐的六个宝主题说明:视、听、嗅、品尝、触摸都是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感知觉。能否自觉积极地运用眼、耳、鼻、口、手等感知觉去感知,对于一个人能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主动的发现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和幼儿一起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活动不是单纯地给予幼儿关于感知的现成知识、而是让幼儿在感

7、官的运用中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很经验,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的经验世界。我们发现,在自然状态的协同感知中,幼儿难以体验到某一感官的特定感知作用;而当协同感知的平衡被打破“闭上眼睛、打开鼻子”、“蒙上眼睛看不见”时,幼儿就会更加真切地注意到某一感官的特定作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还让幼儿感受到保护感官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感官的方法,养成保护的习惯。环境创设:1、在墙面上布置拟人化的、带着快乐表情的六个宝,使幼儿受到感染,产生热爱六个宝并快乐地运用它们的情感。2、在室内放置一个立体的人体模型或头部模型,供幼儿观察、了解六个宝的位置,激发幼儿探索人体的欲望。3、布置“我的宝宝用处多”专栏,请幼儿说说六个宝的用处

8、,请家长或老师帮助他们记录张贴,供幼儿互相交流。家园共育:1、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幼儿参与自我服务,如自己洗脸、洗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裤、鞋袜等。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2、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3、孩子一起收集各种食品、调味品等有气味的物品图片。4、可能地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5、鼓励孩子独立行走,不要爸爸妈妈抱。区域活动:娃娃家:增加脸盆毛巾等,引导幼儿给娃娃洗脸洗手。美工区:把各种五官图片随意摆放在头像上,供幼儿摆放出不同的表情。提供较大的人物头部图及画纸画笔,引导幼儿摩画头像,(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并准确的画出五官的位置。科学区:提供铁皮罐

9、和塑料瓶,可装沙子、黄豆、纸张等物,供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发现各种不同的声音。提供装有醋、酒、辣酱等物品的嗅觉罐,引导幼儿闻一闻,辨别里面所装的物品。益智区:提供各种瓶盖,供幼儿蘸上颜料或印泥盖印,感知数量的一一对应。提供各种五官的分割图片,供幼儿进行拼图游戏,进一步了解五官的特征以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两人一组,用图片交替进行“你问我答”的游戏,巩固五官的感知功能。如一人拿出眼睛的图片,另一人就要说“眼睛眼睛看看”。表演区:播放学过的歌曲,歌表演乐曲及舞蹈音乐,供幼儿表演。提供各种打击乐器,供幼儿敲打。主要活动:1、贴五官2、宝贝在哪里3、吹泡泡4、大眼睛5、叮叮当6、猜猜我是睡7、香

10、香的和臭臭的8、猜猜哪杯水是清水9、小手摸一摸10、不爱用手的小河马11、合拢放开(一)12、大手拉小手13、1个和2个14、合拢放开(二)15、小脚的朋友四、小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小蚂蚁主题的产生:小班孩子情感丰富,他们喜欢动物,与动物之间似乎天生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他们也总是对各种动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常常可见他们的身影蹲在草丛中寻找着原来他们对小小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爱的小蚂蚁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他们在与蚂蚁的直接接触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有妈妈吗?”“蚂蚁吃什么?”“蚂蚁能活多

11、长时间?”等等。可见,蚂蚁作为一种会动的虫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蚂蚁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蚂蚁忙碌的身影:美丽的花丛中,葱绿的草地上,冷落的墙角边面对这一切,我们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们却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倾听,还会迈开活泼好动的小脚去追逐。有趣的蚂蚁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为此,我们以蚂蚁为切人点,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一系列活动,与孩子一起了解获得有关蚂蚁的许多信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了解蚂蚁的有趣之处,积极去关注、体验蚂蚁的生活,探索蚂蚁

12、的奥秘,与蚂蚁成为朋友,经历愉快而好玩的蚂蚁王国之旅!主题目标:A、社会生活:1、获取关于蚂蚁的各种知识,了解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2、理解、尊重、喜爱蚂蚁,能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B、身体运动:1、学习蚂蚁爬,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C、语言交流:1、理解儿歌“逗蚂蚁”的内容,有表情地学念儿歌,初步尝试更换儿歌中间段的词,仿编儿歌。2、学习倾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喜爱蚂蚁,理解尊重蚂蚁。D、科学探究:1、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观察蚂蚁。2、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蚂蚁触角的独特作用。3、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群居生活的,了解蚂蚁家族的分工与合作情况。

13、E、艺术表现:1、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蚂蚁的外形特征,大胆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2、能用自然声音唱歌,并根据词意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F家长参与1、向家长发放主题活动的通知,并提出相应的亲子家庭活动建议。2、请家长向孩子介绍有关蚂蚁的知识,利用双休日带领幼儿户外观察蚂蚁,寻找蚂蚁的家泥洞,丰富幼儿对蚂蚁的认识。3、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蚂蚁的各类资料。G环境创设:1、在自然角与幼儿共同饲养、照顾蚂蚁,开辟饲养角。2、语言区提供有关蚂蚁的图书、图片,儿歌、录音机、相关的磁带。丰富幼儿对蚂蚁的认识。3、益智区提供玻璃瓶,瓶内装有蚂蚁,供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4、美工区:拼帖蚂蚁的各种图片、水彩笔、蜡笔、半成品、泥工、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5、利用走廊、区角等地方张贴各种蚂蚁的图片、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逐步参与各种墙饰的布置,进行幼儿作品展。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