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402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党课材料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1、提出过程(1)XX年春天,非典疫情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XX年7月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必须更好的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XX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5个统筹”。这是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

2、(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3)XX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4)XX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5)XX年3月,“”期间,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6)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2、形成原因(1)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

3、泽东的发展观1、发展的目的:强国。2、发展观形成的背景:(1)国情:一穷二白;(2)历史:落后挨打;(3)人民愿望:尽快改变落后面貌。3、发展的战略目标:(1)过渡时期提出“一化三改造”(2)59-64年提出“四个现代化”。4、发展的战略重点:重工业。5、发展的方针: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仅指农业内部经济作物的全面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6、发展的体制:计划经济。7、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鼓励:如政治挂帅、思想领先之类。毛泽东时代尽管有过十年文革动乱,但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国防力量。邓小平的发展观1、发展的目的:强国富民2、发展

4、观形成的背景:(1)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落后;(2)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3、发展战略:(1)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战略部署:“三步走”。4、发展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发展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6、发展的动力:改革。7、发展的条件:(1)内部条件:国内稳定,稳定压倒一切;(2)外部条件:对外开放,引进来(现在加了“走出去”)。8、发展的方针:(1)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思想解放一点,步子大一点,速度快一点;(3)抓住机遇,台阶式发展的思想;(4)二个大局的发展思路

5、。拉美陷阱巴西曾出现举世闻名的“巴西奇迹”。但在这过程中却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1995年全国1.5亿人口中,大约有7500万人处于贫困状况,其中约3500万人为赤贫。这种状况反过来制约巴西经济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发展观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建国后的头29年。(19491978)二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4年。(1978XX)三是XX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段时间。如果说上述第一阶段的发展观,由开始正确到后来误入歧途,是认识上的迷误和曲折的话,那么第二阶段的发展观,由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行改革开放,则是由发展观的升华而导致的执政理念

6、的一次重大飞跃。第三阶段的发展观,由过去那种侧重于解决温饱问题、侧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则是由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而导致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五是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二、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以人为本的具

7、体含义。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个体的联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共同群体利益,还有个体的要求。我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还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尤其是要着重

8、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保护等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

9、永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1)理论意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实践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

10、大的武器,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具有全局的长远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1)理论意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实践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具有全局的长远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11、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良好社会环境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发展是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和谐是发展的条件、目的。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良好社会环境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发展是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和谐是发展的条件、目的。要按照民主政

12、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新时期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最显著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凝聚改革共识,决定改革决心,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个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

13、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4)切实加强和改进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运用好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先要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科学实质。当前就是要保持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在中国化最新成果。要按此建议落实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生产力实践,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形成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