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2090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6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利他行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安慰行为、同情行为等。 亲社会行为不一定以特定的人或群体为对象,但其结果却是使个人、群体或社会受益。 亲社会行为比利他行为概念更为广泛。,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问题:朋友借钱是否是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或者是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特征:,1、以助人为目的 2、不期望回报 3、自愿性 4、自我牺牲性,2.利他行为种类,以取向划分 自我利他主义

2、纯利他主义 以情境划分 非紧急情境 紧急情境,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二、代价的权衡 三、求助者的特点 四、助人者的特点 五、环境因素,一、利他行为的唤起,五个基本的步骤: 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 第二步: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 第三步:假设自己有责任帮助 第四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五步:决定去帮助,二、代价的权衡,一次交通意外后,伤者躺在地上但肇事者却逃逸了.多人围观但也是没人帮忙.一位路过的司机看不过去,连忙把伤者抬上车送到医院。但是那些围观的人怎么指责他呢?家属怎么说他呢?他们都说:“肯定是你撞的!你要负起全部责任!不是你撞的你怎么这么好心送伤者到医院去!“ 那司

3、机冤枉到极点,简直是有冤无处诉!有没有道歉倒不是很大问题,问题是“好人当贼扮“!,讨论: 2002年12月14日,当一名儿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不慎落入冰窟后,许多素不相识的青城市民选择了无畏和牺牲,以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青少年为主的营救大军,不约而同涌向三角湖。在这场前仆后继的大营救中,落水儿童苏小林获救,而年仅12岁的小学生王超、刚满18岁的中专生刘业和20岁的大学生郝龙彪,献出了他们花蕾般的生命。,2004年新年伊始,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北京全面实施,而一度被树立为“少年英雄”的赖宁,其照片纷纷从校园墙上被摘下,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学校各种活动照片、学生的书画作品和伟人

4、名人的照片。赖宁照片被摘掉的消息传出来之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说,应该让孩子们学习赖宁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有的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赖宁这个孩子们见义勇为的典型已经过时;还有的说,让孩子了解赖宁,并不一定要让孩子去做。,三、求助者的特点:,1.性别特征: 女性易被男性救助。 原因:弱者,性吸引力, 如救助者为男性 被救助者为男性,2%过路车停下。 被救助者为女性,25%过路车停下。 女性助人者助人行为不受性别影响。,2.吸引程度 外表:举止端庄,仪表堂堂,可爱,漂亮 3.年龄:老人,儿童受惠,4.相似性 5.责任归因: 如果责任是由不可控制的、外在的原因引起的,得到的帮

5、助更多。,四、助人者的特点:,心境-好心情、好行为 好心情、好行为? 坏心情,好行为 坏心情,好行为的例外,内疚感: 人们会尽可能消除内疚感,减少不良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 共情: 共情使人们更少关注自己的痛苦而更多关注他人的痛苦。,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赞同的需要,有强烈赞同需要的人更可能作出利他行为。,五、环境因素:,1、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是不同的。由于他人的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原因:责任扩散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利他行为的榜样能促进利他行为。,3、噪音、气候、时间等的影响

6、,噪声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天气(天气好的话,更愿意填写问卷,在露天餐厅更愿付小费) 社区大小,社区越大,助人倾向降低。 时间充裕才易帮忙:,第三节 利他行为理论分析,一、生物学基础,利他行为也许出自本能,许多动物的利他行为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动物的利他行为是受本能驱使的,它们无法意识到行为的动机和后果,而人类则不同。,二、社会交换论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人们在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前,往往要先对自己、对别人及对社会背景做出估价,考虑助人行为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或减少自己的痛苦。,二、社会文化规范(期望),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 平等规范:人们要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三、学习模仿理论,通过榜样学习以及强化而建立利他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