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161941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懿传观后感:被塑造出的恶女形象首先,我母亲尚未看这部剧,但我知道,她一定会看,就先预备下,省的到时候来不及准备,因此,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激发了我码字的欲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我发现了一个可能规律性不那么强的特点,女性的形象,除了圣女,妖妇之外,还有一个形象,叫做恶女。这种恶女形象,有两种特质,一是侵犯男权,二是凌虐同性,这里我举出三个例子,一位是来自邵女里头的正妻,她侵犯男权的地方在于不能生育还弄得夫君没法和别人生,对于同性,她虐待妾室,打死了两人,还炮烙了邵女。第二位则是潘金莲女士,她以不忠和害的西门官哥早逝来侵害男权,又对李瓶儿加以迫害,属于典型的典型。三位则出自恶因缘,珍哥对丈夫并不

2、敬奉,而且设计逼得大妇即使投了缳。恶女不一定要美貌,但一定要万恶,好让男权钉到耻辱柱上,用来教育一代代女性,不许这样。纵然是为了男权服务,也在某个程度上告诫了妇女,别祸害自己人,或者别祸害同性。但似乎历史上充满了心狠手辣的夫人,以及丧尽天良的小妾,这其实本质上并不代表着女性本就邪恶,反而是女性的一种软弱性。不敢向强者抽刀,只好凌虐弱者,也就是传说中的“柿子专拣软的捏”。这种贻害至今还深有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打小三,分明应该将丈夫痛打一顿的事,一定要去打另一个女人。但这种可怜又可悲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恶,我自然不会当即呼喊,全世界的女性联合起来,但我也会纳闷,大清亡了这么多年,这种恶,不但没有得

3、到遏制,怎么反倒换了个形象重新出现了呢?近两年,尤其是古装片,出现了一群很神奇的恶女,她们又聪明又坏的丧尽天良,但很少有健全人格,她们拼了老命的残害同性,却要向男权靠拢。在其中,安陵容算是程度较轻的,她的狠毒的原因还带了那么一点现代意义,毕竟她害人流产,努力攀登高位,在某个程度上,是为了自我意识,她要做人,就不能不把那些她认为害她成了猫狗的人铲除。锦绣未央里的李常茹就已经有点奇怪了,她所爱的男人不爱她,爱着李未央,于是她就要弄死李未央,而不是弄死和自己有了夫妻之事还想着李未央的拓跋余?这个逻辑很是清奇古怪,至今仍有体现,女人得不到一个男人就杀了他女朋友,而男人得不到一个女人,就杀了那个女人,甚

4、是难解。相比较而言,李长乐都要有点女权色彩了,至少读了两章第二性,愉快地下毒害不爱自己且践踏自己尊严的丈夫,看到这里,我都要感叹:“爽利,的是妙人。”再后来,就是抄袭剧三年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的女性的恶就算发挥到了极致。只说素锦,她依附男权,从天君和太子那里获得权利,甚至当她要残害同性,她需要天君撑腰,并且让夜华动了手,而结局,她也是被男权所抛弃,换句话说,她最大的惩罚来自男权,而天君和太子单纯又无辜,都是这个坏女人害的。而对于同性,她的残害力度是胜过潘金莲的,却又是极为标准的,我爱的人不爱我,我就弄死他爱的人,于是她对于同性凡人素素,进行了精神蹂躏,肉体折磨,还有身份压迫。一个女人拼命害另一

5、个女人,不为了别的就为了男人,但是在期间她为了害人而散发出的光和热,够她找好几个良人了。我一直认为,将女性塑造成爱情至上,以及非一个男人不可的形象,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素锦所代表的一种恶女,是没有什么人格的,她不是一个人,而就是一种恶。通篇看下来,你只见她狠辣,却找不到人性的影子,因为她所做的的事基本就一个中心,夜华,所以她或许算不上一个女性角色,女性角色,至少要是人的角色,而且她似乎没有任何人的特点,犹豫,迟疑,动摇,她很少有,她只有得逞了的快乐和失势的痛苦,悔恨我都没看到。与其说这种恶女都是反社会,不如说,是塑造时只记得是个恶女人,反倒忘了,她得是一个人。而目前恶女的集散地主要是在三个地界,

6、宫斗,宅斗,种田文里面的极品亲戚。所有的恶女似乎全集中在那里,而如懿传似乎也算是一个小代表。严格来说,她的剧情紧凑度可能高于甄嬛传,但其中的恶,反而更加脸谱化和类型化,甚至这种恶是结合了古今,真真是文化实力的象征。其中的恶,是有代表性的,那就是,无名的恶,没有缘由,只为了让读者们尽情宣泄,为了读者的感受,不计后果的让一群女子无条件的斗得你死我活,不仅不负责任,也是对女性的一种丑化。首先体现在生育之上,皇后害得高晞月无子,又弄出具有现代化学意义的蜡烛害人生下死胎。海兰用柳絮棉衣害死了皇后长子,高晞月的侍女害得皇后幼子得了天花。魏嬿婉助力害死了嘉贵人的九阿哥,并害死了如懿的一儿一女。换句话说,在宫

7、斗之时女性是没有人性和母性的,仿佛天下所有无人性的反社会者,全入了皇帝的后宫。细细思来,这种祸害,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的?刨除一切历史背景,先排除一切恩怨,祸害别人的孩子究竟有没有必要?孩子是一个流动性资源,母亲死了必定涉及过继,而且不一定会过继给皇后,因此一群美丽的妃嫔们,不执著于养生,为什么要害这帮小孩子,兴许只要身体强健活过了三十,没孩子都能过继着一个。从皇后来讲,谁当了皇帝她都是嫡母,而且就算是为了储君之位,她光祸害几个孩子有什么用处?唯有把除了自己的孩子全部害死才可以保证,但这工程浩大的令人咋舌。再者说来,即使只剩下自己的儿子,兄弟尚能相残。残害他人的孩子其实并不一定对她的未来真的有助益

8、,斩草除根做不到,祸害一两个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这并不合得来。而且一个地位仅次于皇上,要什么有什么的,只要娘家别出大事,自己别犯下大错就万事无忧的王后,为什么非要宫斗,兴趣使然?其次从妃嫔角度,最重要的不是害别人的孩子,分明是自己生孩子啊,自己的位份荣宠分明和孩子挂钩,当涉及到储君,条条框框极多,极难调控,但多一个子嗣就多一份保障。即使没有孩子,也应该巴结交好有孩子的嫔妃,日后至少有点助益。任何一个妃嫔都没有起头祸害别人孩子的道理,除非与对方是生死对头,因为除了让别人痛苦,对自己几乎无利益。最后,女性的母性不足以让女人在面对真正的恩怨之时向着对方抽刀,而是非要对孩子下手?创造这种违反母性甚至违

9、反人性的女性形象,一次是尝试,二次是娱乐,三次是市场,而如今次次出场,是否会对女性形象造成妖魔化?其次,则是同性间的迫害,包括身体侮辱,精神凌辱。这一点,首先是高晞月在冬日里对海兰和如懿以冷水浇身还要脱人家衣服,别的不说,这种级别的凌辱,如果做了,别说女主日后如何祸害她,皇帝都无法忍受。再比如金玉妍对于魏嬿婉的虐待。女人,没有这么坏。我记得,在宫斗剧流行之后,有一个表情包,叫做“本宫不死,尔等永世为妃”。我看了很纳闷,一是这突出了女性之间的斗争,二则是在一夫一妻制之下仍有男人出轨,为何还有人自请为后,只为了其他人只配为妃?如今我不了解为什么,坏人似乎都是女人,小三是坏于是妻子们只撕小三,却不知

10、道拆了自己围城的,分明是丈夫。再比如一部电视剧里,伤害女人的几乎都是是女人,至少在表面上,但实则与其狼狈为奸的男性却是无辜而又无罪,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君在迫害素素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对于素锦则是痛打落水狗,将自己所为撇的一干二净。正如如懿传,在如懿被人陷害,被打入冷宫,以至最后情断心死,乾隆发挥的从不是从属作用,而是决定作用,而他却要通过冷落皇后和高晞月,冷落嘉贵妃,折磨阿箬,甚至要将里头唯一一个有点男女平权意识的凌云彻做成太监,还要百般折磨,最后让自己的皇后亲自赐死,并以此来推卸责任,不是我的错,从此他就成了个受人蒙骗的丈夫,多么无辜。而他的后宫里,却挤满了一群被丑化了的女

11、性。我不清楚,这样的安排,是对男性单纯的一种褒扬,还是对女性的一种诋毁?女性有足够多美好的天性,至少不比男性少一分一毫,而在这种宫斗剧里却要相互残害,非要害到你死我活。在没有足够合理的前提下,一群貌美如花,干什么都能打发一天的嫔妃,只为了让人看得开心,就毫无顾忌毫无底线的在屏幕上斗个你死我活。分明各自年少离家,却极少体现那种相互体谅的温存,反倒要为了情,要为了权势,争斗不休,这绝对不算是对于女性敢于攀登精神的表扬。最后,则是无用的斗争,即为了宫斗而宫斗。斗争是有用的时候,叫做奋斗,无用之时还要招招致命,只是好勇斗狠。其中两位大触都是为了宫斗而斗,使情节缺乏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是皇后琅华,地位及其

12、尊贵,纵使没有后代,她只要努力益寿延年,就必定会有个不错的晚年,没有孩子,万一谁的娘死了呢?纵使没有,所有的庶子都是她的孩子,他日纵然出现两宫太后,她也是东宫,分明可以做一个深闺里的娇小姐,为什么非要和河边抓泥鳅的村姑争抢,只为了感受生活?其次是金玉妍,皇后出师无名,是因为斗不斗,东西都是她的,而嘉贵妃,斗不斗,东西都不是她的,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朝鲜来的。她的儿子再出色也不会是太子,她本人再优秀也不会是皇后。但因为她朝鲜公主的身份,也保证了她一生无忧,因此,她只消在宫里享受辣白菜,烤烤五花肉,吃吃炸酱面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折磨几个女人,操纵几个妃嫔,只为了享受幕后黑手的快乐?综上,则是如

13、今的恶女,也是宫斗里的恶女,她们的恶,残害同性,以及向男权靠拢,她们的恶,从无来由,这种无来由或许是剧情的需要,毕竟,大家温存度日谁愿意看呢,但是如果刻意地制造一个恶的培养皿,刻意建立一个斗兽场,只为了看一群女人斗的鲜血淋漓,这是否缺乏某些底线?作为宫斗,斗的丰富程度,如懿传优于甄嬛传,但在于对人性的处理上,以及底线的把握上,不如甄嬛传,甄嬛传中个个个女子好歹还有点鲜活的意味,而到了这里,除了主角和她的小伙伴们有几分人样,其余的,坏起来都失了原因丢了分寸。我们本就是一个对女性有恶意的国家,丑的是无盐,美丽的是蛇蝎,平淡的好无聊老子要出轨,还要有黄蜂尾后针还形容女性恶毒,而在这种特质尚未消失前,

14、我们单纯地造一个斗兽场,就安在清宫里,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这样真的是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吗?如果对于古代历史和宫闱有所了解,便多少可知,或许前些代还有点刺激的斗争,到了清代,多少要有所弱化,前朝或许照旧,后宫本就多是八旗子女,除了婆婆有时候收拾儿媳,谁又非要舍下龙肝凤髓,去斗个没完呢?宫斗文有她存在的必然性,因为爽,极其的爽,凭借剧中的女主,一次次报答平生未展眉,是好的。但是总要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原因,才能开始。否则,为了斗而斗,设计出一群为了点情,为了点权,为了点怨就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恶女,是否是对于女性的一种不负责任的丑化?古罗马斗兽场存留至今,人与兽的决斗,如今看来,是残忍和野蛮。但在最初,这种决斗的本意是对于生命的礼赞和热爱。正如宫斗剧原本只是一种娱乐形式,但如果仅仅为了娱乐的效果,为了斗而斗,并因此创造出很多不健全的恶女形象,是否是与初衷相违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