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1854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8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诉讼法第15章审判监督程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三节 法院决定再审 第四节 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对于已经作出确定裁判的民事案件,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因此,审判监督程序又叫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关系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 二者的区别在于:审理的对象不同;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期限不同。,第二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一、申请再审概述 (一)申请再审的概念 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调解协议,认为有错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行审理的行为。 (二)申请再审与申诉的关系 两者的共同之处表现在:必须是对生效裁判认为有错误的情况下,才能申请再审或申诉;主体,都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1、申请再审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只要符合条件就必然引起再审;而申诉则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申诉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 2、申诉不受主体、时间、审级的限制,而申请再审不但有严格的法定条件限制,还有申请的主体、时间、审级和案件范围的限制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再审的对象限于法律规定的范围 (二)申请再审必须具有法定情形

3、 (三)申请再审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四)申请再审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一)当事人的申请方式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 (二)人民法院的审查程序和期限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作出是否再审的裁定。 (三)人民法院审查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第三节 法院决定再审,一、法院决定再审的条件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法定的机关。 (2)提起再审的客体必须是人民法院已 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 裁定。,二、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程序 (一)本法院提起再审 (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

4、三)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第四节 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一、民事抗诉的概念 抗诉,是指检察院对法院的判决或裁 定认为符合法定抗诉条件,依法提请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的一种诉讼行为。 二、提起民事抗诉的条件 (一)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生效 (二)具有法定的事实和理由,三、抗诉的程序,(一)抗诉的提出 1、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2、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二)抗诉的程序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起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有证据的,人民检察院在提交抗诉书的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或者提供证据来源。,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一、裁定终止原判决的执行 凡进行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均应作出裁定,终止原判决的执行。 二、对原第一审审结案件的审判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三、对原第二审审结案件的审判,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 四、最高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审案件的审判 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