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山导游词4篇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1623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山导游词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中山导游词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中山导游词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中山导游词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中山导游词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山导游词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山导游词4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中山导游词4篇孙中山先生市政纪念公园位于澳门西北角马路边,原为填海区,面积约有平方公尺,呈长条形西北走向,是近年来澳门市政厅投资兴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澳门半岛规模最大的公园。公园的景观分中、西两部份:东北部为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小楼;西南部为西式设计,有体育设施及温室。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可以眺望珠海的拱北;小楼红墙绿瓦,幽雅恬静;曲桥迂回,景致迷人。公园中部建有一条山铁架筑成的儿童游乐设施,由三座塔形铁枝建成。开头较为有趣。中部还有一条长达公尺的回廊环绕,连接了园中大部分景观,是澳门所有公园中最长的回廊。公园里有可容纳几百人的露天剧场、回力球场及温室等。在公园里

2、,新落成了一座名为“永远的握手”雕塑,是纪念中葡友谊的建筑物之一。中山国都城遗址导游词中山国故都遗址位于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为二千 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轰动。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遗址十多处。城后依东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处,山峡内有万寿寺遗址、阴阳柏及众高僧墓塔群(现有十三处)。林山 峡水库碧柳环抱山水互映, 可开展各种水上活动。素有“神秘王国”之称的古中山国,在中国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建立。其后几经起落,创造了辉煌历史,但由于史籍中对其只有零星记载,

3、其历史遗迹更是扑朔迷离。一九七四年,当人们敲开中山国历史的第一块瓦片时,这个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栖身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王国呈现在了世人眼前。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平山县,寻访这座古中山国遗址。从平山县城向东行约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进入记者视线。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说,那是中山国哀后的墓,保存完好,未被发掘。中山王“错”的墓就在哀后墓西侧大约三十米处,已于一九七四年发掘,从中出土了近两万件文物。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称“中山王”,与燕、韩、赵、魏诸国王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内乱,中山王“错”乘机出兵伐燕略地“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夺得了燕国大片土地,跻身于诸侯之

4、列成为千乘之国。据了解,中山王“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记者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主室的后半周有陪葬墓六座,于前面和旁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江苏南京-中山陵导游词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192

5、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坐像德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

6、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7、中山舰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将由我带大家参观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名命名的一代名舰中山舰。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服役二十五年,历经坎坷,它与孙中山先生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中山舰记录了中国近代一段屈辱的历史,同时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丰碑。说起中山舰的来历,还得追溯到洋务派“强兵富国”、督练水师的事情上来。 1894年,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后,清政府为了重建海军,于1898年向德、英两国购置舰艇九艘。1910年清政府派海军大臣载淳和海军提督萨镇冰赴日本考察,从三菱长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订购了同样款式的钢木结构

8、军舰两艘。但当1912年竣工下水时,清政府已在一年前被辛亥革命推翻。几经周折,袁世凯经掌的,付清了造舰的欠款,并将两艘军舰分别命名为“永丰”、“永翔”号;1913年元月,两艘舰正式编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因此可以说中山舰是清政府的遗腹子。纵观中山舰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四大历史事件的进行史,海军南下护法、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金口喋血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它的沧桑历程。初创的中华民国,风雨飘摇,多灾多难,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刚刚落幕,张勋复辟一波又起,段琪瑞在担任了北洋军阀政府总理后,公然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解散国会,他们的到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和革命积极分子的强烈反抗。1917年7月,孙中山

9、在广州举起护法大旗,海军总长程璧光随之率“永丰”、“永翔”舰所在的第一舰队,共11艘,组成护法舰队,浩浩荡荡地开进广州。该年9月10日,孙中山担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职务,当时他想利用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来进行护法,但后来两方军阀在相互的妥协之中对军政府进行改组,孙中山先生愿望落空,被迫于1918年5月4日,愤然辞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职务,护法运动半途夭折。此次海军南下护法虽告失败,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发动了全国人民进行共和护法的斗争,也锻炼和培育了海军的革命精神,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石。1922年,南方国会在广州召开两院非常会议,当时与会人员一致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革命

10、力量方兴未艾并准备于5月挥师北伐,但是时任内政总长、粤军总司令,人称“广东王”的陈炯明,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出于一己私利不愿北伐,并于6月16日在广州叛乱,发出“炮打总统府,活捉孙中山”的叫嚣。由于孙中山在叛军攻打前数小时得到消息,他化装成一个郎中,到达天码头,登上宝璧舰,并于6月17日,在永丰舰舰长冯肇宪的护卫下,辗转登上永丰舰,一直到8月9日指挥平定叛乱,长达55天。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在登上宝璧舰后,又辗转登上永丰舰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初孙中山先生从总统府脱险后,径直登上早已停在天码头的宝璧舰,见到了海军司令温树德。温树德曾得到孙中山的赏识,爬上海军司令的位置,按理他应积极支持孙

11、中山,以报知遇之恩,但此人惯于投机,在政治倾向上“两边倒”。陈炯明叛变后,温树德打起自己的如意算盘,如果孙中山先生平息陈炯明叛乱失败了,温树德自己可拿孙中山作为和陈炯明交换的筹码;如果孙中山先生平息了叛乱,他自己则创下了盖世奇功。但其狼子之心昭然若揭。第二天,永丰舰舰长冯肇宪要求拜见大总统,冯舰长见过孙中山后着急的说:“大事不好,永丰舰上的官兵听说大总统蒙难,纷纷要求炮击叛军阵地,肇宪不敢妄动,再三劝阻也无效,烦请大总统移驾永丰舰,好好劝劝大家,以便永丰舰同整个海军舰队一致行动 ”。孙中山先生答应了冯肇宪的请求,当孙中山先生一行登上永丰舰,才发现许多海军舰长都聚集在舰上,感到非常奇怪。冯肇宪看

12、出了孙中山先生的疑惑,忙上前解释:“报告大总统,温树德近几年来一直在海军舰队中培植自己的亲信,排斥异己,并与陈炯明往来频繁,我们大家不放心,特设此计,请总统居住我们永丰舰上,好保护大总统的人身安全”。孙中山先生听完冯肇宪的解释,这才明白过来。从此,孙中山先生与永丰舰全体将士一起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平叛斗争。因此有人说,如果没有永丰舰的千秋功业,没有海军将士的赤胆忠心,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也许会因此而改变。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蒋介石。在陈炯明叛变之前,蒋介石曾提醒孙中山先生要警惕陈炯明。因陈炯明居心叵测,拥兵自大,加上盘踞广州上层的人士多为陈炯明的死党,所以必须先调整内部,巩固

13、后方,再图北伐。当时,由于孙中山先生过分信任陈炯明,没有采纳蒋的意见,所以蒋介石一气之下,回到浙江宁波发展他自己的事业。在陈炯明叛变的第二天,孙中山以蒋纬国接收的名义发了一封加急电报,电文仅六个:“事紧急,盼速来”。蒋介石接电报后,于6月25日一路马不停蹄取道上海前来广州,6月29日登上永丰舰,之后他寸步不离孙中山先生,协助孙中山平叛。在孙中山先生广州蒙难时,蒋介石因护驾有功,取得了孙中山先生的极度信任,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所以孙中山广州蒙难可以说是蒋介石的政治发迹点。1923年,孙中山先生携夫人宋庆龄重登永丰舰,与全体海军官兵合影,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和见证着孙中山先生与永丰舰的

14、血肉关系和特殊感情。这就是孙中山登上永丰舰保留存世的唯一的一张照片,十分珍贵。护法运动的失败和陈炯明的叛乱,使孙中山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革命不能依靠一个军阀去打倒另一个军阀。经过共产党人李大钊介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两点至关重要的建议:第一,要进行中国革命就要有一个自己的好的政党,这个政党要联合全国各界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第二,要有革命的武装核心,要办军校。后来在苏俄的帮助下,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1924年元月,国民党召开“一大”,在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允许共产党人以特殊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同时选择6月16日创建了黄埔军校。

15、孙中山先生选择这一天举行开学典礼,就是要让大家记住这一天,记住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创建新式的军事学校,创建自己的军队,保住革命的胜利成果。不幸的是,在革命尚未获得成功的时候,1925年3月12日,终生劳累的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九岁,广州革命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表彰永丰舰立下的赫赫战功,于4月13日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1926年,国共两党携手合作,革命形势蓬勃向前。3月18日下午,停泊在广州的中山舰奉海军学校副校长欧阳格传达的蒋介石的命令,同宝璧号军舰相随开赴黄埔听候差遣,而蒋介石却乘机矢口否认此事,声称中山舰擅闯黄埔是图谋兵变。3月20日,广州全城戒严,欧阳格、陈肇

16、英接蒋介石命令,武装占领中山舰,并逮捕了身为共产党员的舰长李之龙,扣留了黄埔军校中以周恩来为首的所有共产党员,并包围了苏联顾问办事处,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对中共发动进攻的重大举措,他赶走了国民党主席汪精卫,限制了苏联共产党的权限,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开始爬上他权力上的颠峰,离民主与革命越来越远。“中山舰事件”曾引起国内外很大震动,国民党内部要求蒋介石公布其真相。蒋介石以领袖自居,明目张胆地掩盖事实,说: “中山舰事件没什么可谈的,要想知道真相,等我死后,看我的日记好了。”1975年,老蒋在台湾病逝,也许真相被他带进了坟墓。中华民族生存史上最为壮烈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的中国海军军舰总装备力量薄弱,不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