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1534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反思伞活动目标1.通过两次做伞,探究伞的结构,知道伞有伞面、伞柄、伞骨。2.能积极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3.增强关爱小动物的社会性情感。活动准备制作伞的材料:小棒、吸水海绵、布、牙签、橡皮泥、火柴棒等,实物伞若干,多媒体PPT课件(小鸡淋雨的情景),各种各样的伞,伞舞音乐磁带。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伞的构造;难点:尝试自制小伞。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做伞的愿望1.师:小朋友请仔细听一听,你昕到了什么?打雷了,下雨了。快看,一群小鸡在干什么?(欣赏多媒体画面:小鸡淋雨并尖叫着四处逃窜。)2.师:天很冷,淋雨的小鸡会怎样呢?我们赶快想个好办法来帮助它

2、们吧!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想出许多帮助小鸡的办法,许多小朋友想做把小伞送给小鸡,这个办法真不错!二、幼儿第一次探索制作小伞1.出示做伞的材料,有小棒、吸水海绵、布、牙签、橡皮泥、火柴棒等。逐一向孩子介绍。师:桌上有许多材料,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伞?师:现在我们就来动手为小鸡做小伞吧。2.展示幼儿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将做好的小伞插在吸水海绵上的小鸡旁)师:请你将伞送给小鸡,并对小鸡说句有礼貌的话。3.幼儿交流,了解伞的结构。(1)引导幼儿认识伞面、伞柄。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伞?幼:我把布和小棒固定住。幼:我是用布和牙签,先找块圆形的布,然后用牙签撑在下面。师:听听小鸡说什么?(出示PPT画面

3、:小鸡说,小朋友做的伞不能挡雨。)问题出在哪儿?(2)每人一把实物小伞与自制伞比较,认识伞骨。师:刚才大家自己做的伞与手里的伞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幼:我做的小伞撑不开。小结:伞都有伞骨,伞骨就像人的骨架,没有伞骨,伞面就撑不开。三、幼儿第二次探索制作小伞1.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伞骨。师:刚才我们做的伞因为没有伞骨,所以还不能帮小鸡挡雨,(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怎么办?拿什么材料做伞骨呢?(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做伞骨)师:第二把伞做好后赶快送给小鸡,仍然要对小鸡说句好听的话。2.交流制作小伞的方法。师:用哪些材料做伞骨能撑开伞面?幼:用牙签、火柴棒都可以做伞骨。师:这次小朋友做的伞都有

4、伞骨,小鸡能撑开小伞遮雨了,小鸡真开心。小结:今天,我们做了能撑开的伞,并知道伞不仅有伞面、伞柄,还要有伞骨。四、了解伞的作用1.师:你们平时用过或看到过什么样的伞?2.播放PPT,欣赏多种有趣的伞。小结:伞不仅能挡雨、遮阳,还能装饰和表演,伞,的用处很多。3.幼儿与老师一起跳伞舞结束活动。活动反思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确实,这是实现”幼儿为本”教学理念的正确方法。(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追求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有效教学引领我们在教育中实践智慧,在教育中体验世界,在教育中开启新的行程。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

5、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实践中,我这样让有效教学行动起来。1.关注兴趣,有效组织。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数比较抽象,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活动的乐趣。上面活动的开始部分,我提供”下雨啦”多媒体动画课件,巧用小鸡淋雨的情景,使孩子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看着雨中四处躲避、冻得瑟瑟发抖的小鸡,为小鸡做小伞的欲望一下被激发了。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探究制作小伞,并边做伞边安慰小鸡:”

6、小鸡、小鸡别着急,马上就有小花伞啦。”要想吸引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教学所呈现的情景除了能激发幼儿兴趣,还要能唤醒幼儿已有的相关经验或知识,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探究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往往是”生成一淡化一泯灭”。为使幼儿在导入活动时被激发出来的热情保持不减,我将情境性贯穿活动的始终。虽然是科学探究活动,但孩子们在认知、语言、情感、操作等方面有了向”最近发展区”挑战的机会。2.关注能力,有效体验。认识伞,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让孩子从观察入手,而此活动一开始就遵循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即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伞,让孩子在主动探究、主动建构中获取知识。第一

7、次探索制作后,幼儿交流,再与实物伞比较,了解伞的结构。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伞不仅要有伞面、伞柄,还要有伞骨。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伞骨,然后交流制作小伞的方法。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学习与探究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这种体验式学习使教学更有效。3.关注问题,有效引导。为保证活动的有效、高质,教师要运用智慧把要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以”趣”引路,以”情”导航,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去追求实效性。在科学活动”伞”中

8、,我实施了这样几个策略:(1)让幼儿主动提出问题。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活动中我注意营造幼儿主动探索的氛围,让幼儿带着疑问去探索,比如:”为什么我做的小伞撑不起来?”“拿什么样的材料做伞骨更合适?”鼓励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比如:”和实物伞比比,哪里不一样?”发展幼儿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2)让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合理运用指导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强调以幼儿发现学习为主,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只是教师的作用由直接指导变为间接指导,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幼儿第一次做伞送给小鸡后,我设置了小鸡仍然急声高叫的情境,启发孩子思考

9、:小鸡为什么拿到了伞还是急得叽叽叫?此时,再出现实物伞让孩子撑一撑、转一转,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原因:没有伞骨的伞,小鸡是撑不开的。于是,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第二次为小鸡做伞。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很自然地间接指导了孩子,让孩子发现问题后主动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限制幼儿的自由讨论、随机提问,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用哪些材料做伞骨能撑开伞面?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比较、分析、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随时捕捉孩子不同的表现和发现,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索,促进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整个活动过程都是让幼儿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幼儿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从愿意学、喜欢学到主动学,自然会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也就变得更加有效。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读懂幼儿心灵、创造教学奇迹、共享教育幸福的艺术。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多一些有效钻研,为平淡增添光彩,将了无生趣引导得生机盎然,让师生都能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彼此受益!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