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1440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详案陌生人我不怕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工作应该把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但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给幼儿的潜在危机日益突出,像车祸、触电、溺水、拐骗等突发事件,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针对中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意识淡薄,判断危险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技能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陌生人我不怕,(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通过讨论交流、经验拓展、创设情境、场景再现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陌生人,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办,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活动目标:1、

2、知道”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2、能初步识别陌生人的哄骗行为,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3、提高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视频: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骗小朋友情境。2、歌曲小兔子乖乖、我不上你的当活动过程:一、歌曲引题,了解哄骗(幼儿随音乐小兔乖乖进入教室)提问:1、”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兔乖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小兔子开门了吗?3、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妈妈的?教师小结:小兔子让大灰狼把尾巴从门缝里伸进来瞧一瞧,判断出这不是妈妈的尾巴。小兔子真聪明,遇到问题不慌不忙,动脑筋想办法,值得我们学习。提问: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联

3、系实际思考判断。(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并通过追问:是所有的人敲门都不开吗?进一步引导幼儿判别自己的亲朋好友等熟悉的人会开门,不认识的人就不开门。)教师小结:我们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讨论:为什么不给陌生人开门?(会骗人、会偷东西、会把小孩带走)教师小结:对,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中班幼儿对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及歌曲都非常熟悉,这样导入开门见山让幼儿对”哄骗行为”有了初步的感知,并通过问题层层递进,让幼儿自己发现大灰狼哄骗小兔子的方法及小兔子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做法。同时引出”陌生人”的概念。)二、观看事例,引发思考1、看一看,说一说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到”阿

4、姨想带小雨走”停止。提问:(1)如果你是小雨,会跟那位阿姨走吗?(2)为什么?我们看一下小雨到底会怎样做,继续播放视频,请幼儿看完后提问:(1)那位阿姨是怎样把小雨骗走的呢?(2)这位自己称是妈妈同事的阿姨小雨认识吗?教师小结: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你不认识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轻易相信。(通过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陌生人”的含义。)(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救小雨呀?(4)我们怎样判断陌生人说的话是真是假呢?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别方法,如:给家里人打电话,询问警察,找老师帮忙等等。2、想一想,辩一辩教师接着提问:如果小雨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教师引导幼

5、儿根据故事情节,对后果进行推测,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幼儿的观点,并分享给全体幼儿,从而让幼儿明白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坚定幼儿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牢固树立防范意识。)三、律动表演,巩固认识播放歌曲我不上你的当,请幼儿边听歌曲边跟随音乐表演。(伴随诙谐幽默的歌词,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表演,让幼儿放松一下思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并再次增强幼儿不上当受骗的意识。)四、判断推测,引发讨论播放情景一:陌生人给小朋友玩具。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给小朋友好东西吃。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带小朋友找爸爸。问题:你会怎么做?教师小结: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我们的

6、身边也会有坏人。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上当,做个机智勇敢的好宝宝。(通过画面再现场景帮助幼儿理解当时的情境,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已有经验分析判断正确的行为,使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再次植根在幼儿心中。(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一环节使幼儿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五、角色扮演,真实体验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陌生人我不怕”,增强应对”陌生人”的经验。(1)教师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陌生人给小朋友好东西吃、带小朋友买玩具、带小朋友找妈妈等几种方法骗小朋友走,幼儿想办法应对陌生人,并想办法求助。(2)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陌生人

7、再次进行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防范意识。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防范陌生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跟他们走,遇到事情要机智勇敢想办法,才不会上陌生人的当。(在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幼儿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体验如何应对陌生人,这样做不仅是顺应幼儿游戏的天性,也是幼儿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模拟练习,更体现了”幼儿的经验是在运用中建立起来的”这条原则,真正实现了由经验到行为的转化。)不跟陌生人走活动反思中班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差,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共同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有意注意,帮助幼儿理解”陌生人”的概念,

8、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活动一开始,我就用小兔子乖乖这首幼儿熟悉的歌曲,唤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并通过提问,再现故事情节,明晰大灰狼利用”哄骗”的方法取得小兔子的信任,达到吃掉小兔子的目的,使幼儿理解”哄骗”的含义。接着提出一个假设问题:如果有人敲门你会开吗?引导幼儿在讨论中建立”陌生人”的概念,初步树立”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中班幼儿受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需要具体的活动情景和活动形式帮助理解问题。因此,在第二个环节我利用一个视频故事呈现具体的故事情景,并通过层层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梳理出故事中的阿姨是”陌生人”,进一步理解”陌生人”的含义,树立”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至

9、此活动已经进行了10多分钟,孩子一直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我利用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不上你的当再次激起幼儿的兴趣,并和孩子们一起做律动,达到警示幼儿不上当受骗的目的。接下来,我播放了几个场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此环节不仅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也是对运用”不轻信陌生人”这条已有经验进行辨别推测的实际检阅,在辨析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巩固已有经验。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且幼儿的经验是在实际运用中积累起来的,为此,我创设了角色扮演活动”陌生人我不怕”这个环节。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亲身的感受”陌生人哄骗”的过程,积累经验,提高应对 “陌生人”的能力,同时,在模拟的情境中进一步运用已有经验判断解决问题,增强幼儿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积极互动的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看、 听、想、说等各种感官参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引发幼儿思考,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分享拓展经验,实现了预设的目标。当然,安全教育不仅仅靠一个教育活动就能实现,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和巩固,不断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的健康安全成长保驾护航。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