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61344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交通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公共汽车、轮船、地铁、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及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2、鼓励幼儿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学习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3、鼓励幼儿大胆的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问题板块:海、陆、空立体交通图,将幼儿的问题展示出来。如:怎样过马路最安全?交通标志什么样?轮船、飞机什么样?我可以怎样出去玩?(利用哪些交通工具)主题壁报:利用楼道墙面展示幼儿对交通相关知识的认识。利用班内瓷砖墙展示幼儿收集来的资料幼儿去过的地方、幼儿见过的交通工具等。区域游戏相关内容:1、电脑阅览室:增加有关交通工具的图书、交通相关的光盘。2、美劳区:

2、幼儿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相关的制作书籍。3、益智区:交通工具的拼图、交通安全棋等。4、建筑区:各种建筑图例、各种交通工具模型、各种交通标志模型等。家园合作:1、利用楼道及家长园地展示主题进程。2、出示主题网络图和主题目标以及主要教育内容。3、提出家园合作建议,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主题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带幼儿参加大量的户外活动丰富幼儿相关知识经验。资源利用:1、交通工具图片和模型;2、交通安全的图书;3、歌曲:小飞机、开汽车、小火车;4、游戏光盘:神奇龟;5、交通工具玩具:拼图等。6、观立交桥。7、观察小区内的汽车。8、参观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活动一:怎样安全过马路活动目标:1、认识过马路的安全规

3、则。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形式:集体活动活动准备:交通指示灯图片、行人过马路的图片设计意图:1、教师出示交通指示灯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2、教师出示行人过马路的图片,提问:“他们是怎样过马路的?谁做的对?”3、请幼儿之间进行讨论:自己对红绿灯的认识。师幼互动:张超宇:“我见过,这是红绿灯,我去奶奶家时看见过。”刘浩一:“我也见过,我们家楼下就有。”李浩展:“这个红绿灯是在马路口的,要过马路就要看它。”白雨霏:“那个小朋友没有在人行横道过马路,不对。马路上车很多,容易被车撞到。”李浩展:“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才能走。”张超宇:“那个小朋友从马路上翻过去不对,车

4、一过就撞上了,多危险呀!”刘浩一:“那个从人行横道过马路的小朋友做的对,我妈妈也带我这么走。”白雨霏:“我们不能在马路上乱走,因为车很多,特别危险。”祖泽园:“红绿灯有三种颜色,红灯亮时不能走,绿灯亮时才能走。”刘浩一:“有一种灯和这个不一样,红灯和绿灯里有一个小人。是给小朋友看的。”张超宇:“我知道,那个红绿灯是给行人看的,老师这个是给司机叔叔看的。”李浩展:“我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还要看红灯,变绿了才能走。教育反思: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的条理性很强。由此可见,知识经验的积

5、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活动二:公共汽车的数字游戏活动目标:1、认识16的数字和数量。2、加深幼儿对公共汽车的认识。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幼儿自愿参加活动准备:印有数字的公共汽车站牌图片、公共汽车图片若干张设计意图: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从车站牌中随意抽出一张,请幼儿说出数字。2、请幼儿翻出与数字相同数量的汽车。3、引导幼儿逆向思维,将游戏反过来再玩一遍。师幼互动:刘浩一抢着说:“这是3。”贾安妮马上说:“不对不对,这是6。”耿宁笑着说:“刘浩一你都没看清就乱说。”耿宁最先翻开了汽车,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帮她数数:“一、二、三”耿宁翻到第六辆公共汽车时,停止了。可其他幼儿还在继续

6、数着数。轮到刘浩一玩了,他先翻开了一张站牌,说:“这是四,我得翻四辆公共汽车。”他一边说一边翻,旁边的小朋友也帮他一起数数。他翻完第四张时还继续翻第五张,贾安妮马上说:“错了,多了一张。”刘浩一停了下来,数了数,发现确实多了一张,马上就放了回去。刘岳天在旁边一直没说话,这次请他先来。他翻出了五辆公共汽车,然后对平安琪说:“你给我选一个站牌吧!”平安琪想了想,从几个站牌中选出了有数字五的站牌,放在了汽车的旁边。贾安妮也翻了几辆公共汽车,然后对着王语秋说:“你快翻站牌呀!”王语秋一边数车的总数,是三,一边找出了有数字三的站牌放在了旁边。教育反思:在游戏中,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原本比较枯燥的数学活因为

7、融入了孩子比较熟悉并且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显得格外有趣。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把孩子的兴趣因素更多地考虑进去,牢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这一观点。活动案三做汽车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能用废旧材料制作常见的车辆。2、引导幼儿通过练习与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形式:集体活动活动准备:盒子、瓶盖、等废旧材料;剪刀、双面胶等工具。设计意图:1、在活动区中出示刘浩一做的汽车,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2、讨论:“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车子?可以用什么来做?”3、请幼儿自选材料进行制作,要求幼儿节约各种材料。将

8、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请幼儿互相进行介绍,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师幼互动:刘浩一拿着自己的车说:“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吗?”杨静说:“这是用纸盒子做的吧?车轱辘是用硬纸片做的。”刘畅说:“刘浩一做的这是公共汽车吧?还挺像的!我觉得这个纸盒子有点大,要是在小一点就好了。”袁智鑫:“我想做一个压路车,能把马路上的坑压平。我需要纸盒子和可乐瓶子。”刘浩一:“我想用好多纸盒子再做一个火车。”杨静:“我想做一个公共汽车。”刘畅:“我想做一个太空车,可以在宇宙上走,还可以飞的。”袁智鑫选了两个易拉罐和一个大纸盒子,回到座位用双面胶进行粘贴。还用两个瓶盖做车灯,最后在车顶加了一个天窗。刘浩一用双面胶把五六个纸盒连在了一起,剪了一些不太圆的硬纸片做火车轱辘。刘畅:“刘浩一,你这个车轱辘怎么不圆呀?”刘浩一:“那怎么办呀?我剪不好!”刘畅:“你不会用别的呀?那不是有好多瓶子盖吗?”刘浩一把纸轱辘换成了瓶盖轱辘,果然好看多了。孩子们把车停在了“停车场”,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高兴极了。教育反思:幼儿通过对自己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观察、讨论,更有兴趣去尝试,并且更客观、观察也更细致、全面。因为是同班的作品,而不是教师的作品,因此幼儿分析起来更加客观,也更敢说话。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尝试用孩子的作品作范例,引发幼儿的讨论。从以往的主导位置撤下来,变成幼儿活动的支持者。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