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161306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初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的能力;更深入地进行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教育,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社会与自己。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对立”的基本含义。“统一”的基本含义。矛盾特殊性的含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别事物发展不同

2、阶段的根据。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用“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

3、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迸步。.通过复习使学生提高能力的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从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人手,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学会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分析和思考学校生活及个人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在方法论意义的复习教学中,应特别注意逐步

4、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提高觉悟的方面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人对事求全责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自己只看所长不见所短,急功诿过、“自我中心”等等“一点论”的思维方法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又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密切结合时代特征,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己经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但对这一理论赖以产生

5、和发展的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却是次接触。本课从多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内容,如在讲述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时,着重说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的问题;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联系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引导学生阐述了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讲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树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如此等等。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功的实践,都是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的结果。

6、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之下,学生对其就会理解得更深刻,从而使他们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接受和信仰,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此而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教学难点矛盾的含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规定

7、的,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课是对第二课内容的展开,侧重揭示普遍联系的基本内容,即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的分析方法。课讲唯物主义,而要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就必须坚持辩证法,特别是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二课讲联系和发展,而理解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实质,都离不开矛盾的观点;第四课讲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

8、和趋势,而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对立统一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也都是矛盾运动展开的形式。下册将要讲到的现象和本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理想和现实、实践和认识等等,也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本课不仅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同时也为学习和理解全书各课内容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本课的逻辑结构本课的内在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步分析”。“一个中心”即各节内容都是以矛盾分析法为中心而展开的。“两步分析”是指:步,首先从矛盾概念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第二

9、步,是从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方面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本课的基本概念矛盾p86对立p86统一p87矛盾的普遍性p91一分为二p92一点论p92“两手抓”p93矛盾的特殊性p9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97主要矛盾p106次要矛盾p106矛盾的主要方面p110矛盾的次要方面p110两点论p112重点论p112基本常识统一的两种情形P8788;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的两点P89;德治和法治的关系P93;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P9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06;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P106。基本原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P9293;具体问题局提分析P97100;矛盾的普遍

10、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P101105;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P106109、11011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112;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P85;三.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同哲学上讲的“斗争”的区别。哲学上讲的“斗争”不仅概括了社会领域中或政治用语中经常讲到的“斗争”,而且也概括了自然现象和思维现象领域中的一切对立和斗争。例如生物学上讲的遗传和变异就各有不同特点,他们的对立表现在: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我国民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映;我国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一猪生九仔,

11、连母十个样”,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指的是变异现象。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及形成新的物种。遗传、变异的这种差异性也是哲学上所讲“斗争”的一个具体表现,其它还有同学们在学习上的比学赶超;理论专家们在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鸣、讨论同样也是“斗争”的具体表现。因此,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同哲学上讲的“斗争”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件事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有矛

12、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矛盾关系。如鸡蛋和石头,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矛盾,假如石头把鸡蛋打破了,两者才成为矛盾双方,构成矛盾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比较名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区别含义不同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理论依据不同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哲学范畴的类型不同唯物论辩证法联系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

13、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等;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内容之一的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就是把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及共同特征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即“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

14、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有利于所有制形式的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其它内容也都是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不仅具有

15、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因而最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要始终不移地坚持。如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认识我国“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从理论上看,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讲“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从实践上讲,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