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9696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7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教育与个体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经济对教育起了直接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P35表2.1 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 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积累、传播、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制约着教育普及的程度,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P37 经济的发展会引发教育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比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专业类别和比例;高等教育的层次、招生比例和数量等。P38 改

2、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以扩大规模为主要任务,需培养大量技术工人,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P38 随着我国经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形成一定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P38,学校中传授的知识必须反映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课程的门类需要不断增减,课程结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P38 经济发展决定了多种教育形式的产生,决定了先进手段在教育中运用的质与量。P38 教育基本的经济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这就需要根据经济的要求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改善管理方式。P39,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体

3、制高度集中统一,不能充分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分级管理、多元办学体制、多渠道投资体制、政校分离的管理体制、新的招生和毕业分配体制等应运而生。P39,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有效的影响和作用。P40 教育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以运用的中介和桥梁。P40 教育并不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经济价值不过是教育的一个侧面,不能妄加夸大。P40,教育与政治,政治对教育起了决定作用 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4、教育对政治有积极的反作用 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延续和发展政治制度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国家有效控制教育的途径 P41 通过国家所颁布的政策和法令 通过规定办学的宗旨和方针,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 通过拨放教育经费 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各种读物的发行 通过任免和派遣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普遍提高民众的文化 科学知识水平,民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加强, 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成为 社会的普遍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性质,决定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P

5、42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政治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为实现教育目的应进行什么样的政治、道德的教育内容。P42,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的需要,培养符合一定价值标准的、本阶级政治需要的政治人才,是实现、巩固既有政治制度的关键。P42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力图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上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规范,从而实现个人的政治社会化。(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政治制度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P43,在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广泛交流,在学生中时常可能滋生新的政治观念,有时会逐渐演化为政治行为,推动社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从而使政治制度得到发

6、展。(如“五四运动”)P43 教育民主化产生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并在人民大众争取政治上的民主与解放的斗争中得到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所有国家、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教育民主化应包括两个方面 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 把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 教育民主化要求,使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取消等级教育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反对在学校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民族歧视、宗教歧视,提倡民主精神; 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等。 教育民主的

7、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不断扩大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范围,使人们能沿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前进。,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关键,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程度的基本标准之一,其含义主要包括: 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 教育权利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 差别性对待原则,教育与文化,教育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处受文化的制约 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不同的特点 文化提供了教育内容 教育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反作用于文化 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教育使文化得到整理、发展和创新 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P45 狭义的文化指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

8、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对教育产生主要影响的,是狭义的文化。 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其教育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如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崇尚实际。,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影响,我国的教育传统特色为:P45 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人文精神,强调教育的世俗性,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P46 我国古代,在当时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支配下,学校教育不选择作为形而下者的技术文化,而选择文史文化作为正式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传统和经验,持续与文化发展的始终,包含着

9、三项基本内容:P47 为生存所必需的活动训练 使社会成员接受为一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目的所必需的规则和仪式 促使每个受教育者接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P47 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并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它具有鲜明的特点:P48 社会组织文化的一种表现 整合性较强 多层面、多类型,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科学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 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各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

10、化,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直接地增加了教育者了解世界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他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从而改变他们的世界观。 在当代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学科直接地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成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科学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通过教育,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与劳动对象结合起来,从而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途径。 科学的体制化有两条主要途径 在学校中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席 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和机构,由于学校,特别是大学具有气氛宽松、便于传播科技知识的优点,一批专门的科学教席开始在大学中得到设立,科学首先在

11、学校中找到体制化的母体,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建制”。,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72年,以米都斯为首的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布兰特拉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并把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目标和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基本观点为: 人类要发展,尤

12、其穷人要发展 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教育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一些学者则将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的指标为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三类。 2.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柱,是支持科学、技术、立法和生产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进步的关键。,压力指标主要表现为就学人口比例、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 状态指标主要表现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男女入学比例差异 响应指标主要表现为用于教育的开支占GDP的

13、比例,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通过传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争取社会成员的理解 通过解释和宣传,改变人们对于环境与发展的态度,使保护生存环境、争取长期发展成为人们共同的取向 培养善待环境的道德观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培养人们评估和处理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 培养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行为,(三)可持续发展教育 1.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技能、知识、行动。(P54 表2.3)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 P55 启发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 批判性原则,3.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方式 P55 参与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 提供交流的机会 直接体验

14、,进行实践 应当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材料,教育,第二节 教育与个体发展,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个体 发展,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较之其他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更能起到主导作用。,教育,教育制约着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一)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个体的发展包括许多层面,社会发展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教育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目的性,因此,教育的影响具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性。 在一定意义上,学校教育是对社会文化环境的“纯化”。,(二)教育为个体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教育较之其他的环境因素更能提高系统化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为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

15、的基础。 教育可以根据个人及社会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培养和提高个体的某些技能,加速人的一般发展进程。,(三)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受教育个体在人格、认知、性格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经过教师的因材施教,个体的特殊才能才有可能得到发挥,个性才可能得到张扬。,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考虑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具有个别差异性,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儿童总是由具体

16、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先有喜、惧等一般感情,后有智感、道德感等。(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发展主要表现为量变,当发展由量变成为质变时,便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青年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顺序性、阶段性。,2.个体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中,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和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教育工作应注意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掌握每一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不能任意地规定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教育工作要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可变性,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进青少年儿童有较快的发展。,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表现为: 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的发展,在速度和水平方面可能各不相同 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上 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二)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幼儿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