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担当》读后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159251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担当》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担当》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担当读后感最近读完一本书中国的担当,在读的过程中,感觉视野不断开扩,思想上有碰撞,也有颠覆。读完了,还忍不住反复翻看作了记号的部分,脑海中像有一个地球仪在不停的滚动着诸多国家、朝代、宗教等等。书中讲到的一些观点,我做了一些摘抄,对之前听到的、想到的的一些问题,也许是很好的解答。我们中国周边的国家,像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总是和我们有这样那样的争议和矛盾,干脆不要和他们玩了。其实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历史上都和中国有无法割断的恩怨和关系。像上面提到的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曾是中国的附属国,中国的文化在他们的社会中影响深远。比如我们中国的祭祀孔子的大典仪式,由于朝代的更替而佚失,后来还是到韩

2、国重新学习会来的。这些国家的很多文献都还是以中文记载。邻国之间的矛盾,都有复杂的历史背景。中国的文化和这些邻居往往有扯不断的联系。而中国的发展,也不能如清代般闭关锁国,必须有开放的心态,和合的心态和天下观,从而放眼世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格局要大。正如书中所写:”我们看待问题,永远要面向未来,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毋忘历史,不是记仇,而是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更好的面向未来。”还有就是,之前曾看到一些书籍,说到一个观点很代表性,就是:“中日,21世纪必有一战!其实,这也不是必然吧。当然中国现在不怕打。但是人心所向,是和平,是和而不同,是协和万邦。以中国文化的伟大精神,我们是不是可

3、以站的更高一点?中国文明既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是否要向其他文明学习?这个是当然的。中国文化虽然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不能夜郎自大。“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吸收无数文明成果而产生的。”其他国家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理解的地方。比如美国的教育,开放、创新、相对公平,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比较合理;台湾地区有一套一整套传承比较有序、比较有效的教育体制,而且中西合璧处理得比较好。朝鲜这个民族非常自尊自强,也非常好胜,非常珍惜自己民族的历史;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他们相对公平的社会分配体系,以及“守其位”的行事准则,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书中原文是:个,是要学习日本的管理,社会管理

4、。第二个,是学习借鉴其相对公平的社会分配体系。无论你在哪一家公司工作,同一职位拿多少钱都一样,经营好的大企业财团年终奖金会多一点,平常各种各样的费用多一点,但是个等级之中统计工资和工资税收都是一样的这是国家规定你工资年资积累或达到这个级别就是这么多钱。第三,要学习他在整个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形成了一整套行事准则,或者叫做“各安其份”。医生就是医生,老师就是老师,不能像中国现在是演员变成政客,教授成了商人,政客成了文学家,文学家又成了什么什么,就乱套了。中国文明现代化的发展,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转化,必须是创造性的对于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国学热,经典热,首先肯定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需关注其方式、

5、方法、方向等问题。古不可复,亦不能复。我们应该有一个创造性的思维去传承发展我们的文化。“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首先创造的方向要符合民族特性。第二是转化的质料。不能都是西方的,不能食洋不化,也不能完全复古,回到僵化。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东西协调起来,这是一个转化的质料的问题。第三是转化的方式应该是移风易俗移风易俗,潜移默化,通过教育,而不是通过政治运动,也不是通过强行的政治灌输。第四是要考虑到个人的国民性的转化,就是中国的国民性问题,也就是国民性改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以德为首正如鲁迅所说的,他主张铸“民魂”,做奋斗不息的“脊梁”,增强国民的自主意识,立人举事去奴性,塑造国民独立人格

6、,锤炼出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品质,要与民结合,从道德开始,文艺为手术刀,“拿来主义与不失固有血脉”,其中公民道德建设为首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孩子从小就没有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育,没有中国古代思想价值观念教育,没有中国古代道德教育。而过去私塾教育,科举时代在童蒙阶段都解决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龙文鞭影、增广贤文讲的全都是中华文化的基础知识,我们教育界如果把这些东西都融入到初级教育和日常的教育规范当中,我相信再有十年,20年就必然会有结果。不会出现起名字没有文化寓意,十几亿人用名重复的多,也不会像现在我们看电影界拍的那些烂片,缺乏文化修养的一代人,在更无文化底蕴的影视制作者培养之下,相

7、熏相习,恶性循环。这个文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何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于西方文明的民主,中国为什么不推行普选?现在国内也确实有基层的选举自治,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基层选举,甚至一个单位搞民主推荐、民主投票,这当中拉票、请客、许愿、贿选有多厉害。记得在柴静的看见一书中也有提到,为了利益,煤矿区选一个村长都是用大堆的现金开路,去许诺给多少钱,去拉票。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而美国也无外其事。下面丘吉尔的话也不全对,至少在中国的高层领导人,都是从基层的小区域如县市,到大区域的省份,一步步历练,实践出来的。也许我们的领导人体制者最合理,最优秀的。丘吉尔曾说:“民主是最差的制度,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比它

8、更好的制度。”希特勒就靠民主选票上台的。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率只有50%,基本上都各大家庭、财团在烧钱拉票。埃及的选举,动不动就百万人流行,流血事件。叙利亚选举也是,武力冲突不断。欧洲文明的弊端说到民主,就要说到西方文明,或者说欧洲文明的弊端根源,或者在于其宗教文化。中国是不可能完全接受这种文化的。欧洲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它带给我们的是商业观念;带给我们的是城邦自由民、议会政治、元老院议政、选举和契约精神;带给我们的是人与人在金钱造价交换下的平等;带给我们的是追逐利润最大化,实现个人自然性、社会性需求的最大化。人类毕竟是进入了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现代商业社会,这一部分观念很有效。但是能不能用这套价值观

9、念来治理社会,来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来涵盖整个社会?一旦这样,中国数千年文明积淀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就要解体。首先是家庭破败。你看现在中国农村有多少个完整的家庭?父母出来打工,在城里苦苦谋生,许多人还组成临时家庭。在老家孩子交给老人带,成为失怙儿童。一代人这样成长起来的后果现在看不明显,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个社会问题不得了。同属宗教文化,佛教的思想我们为什么能吸收?因为我们有一个共通之处,都认为在生命的根本上人人平等。而商业资本主义文明讲的平等,是基于金钱基础上的平等。尚书。洪范篇讲:“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上天有好生之德,货殖的目的是“厚物利生”。这些货物的生产与交货是为了养活人的,而不是为了以货生财求利、害人利己的,更不是用此涵养精神的。我们要有主心骨今天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不同价值观,但不应以多元化为借口,重新来把中华民族分散、分裂、分化。我们一定要有主心骨。要追求人与人政治、经济、教育地位平等,生存发展机会均等的文化的立场。还有仁、义、礼、智、信等。“中国梦”应该梦的是老有所养,子女受良好的教育,受教育之后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免于失业的恐惧,免于子女就学不公平的恐惧,还有得了病能看得起,能有公平良好的医疗,还有福利养老,社会救助,还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社会和谐。这些应该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绝不是美国发展过程中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去实现全民逐利之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