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8642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滤泡型淋巴瘤》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滤泡型淋巴瘤,惰性淋巴瘤,只有极少数早期患者有治愈可能 治疗目的是缓解疾病所导致的不良症状,对于进展缓慢的无症状患者,可以采用等待观察的方法 期患者可以采用单纯放疗,尚无充分证据显示联合放化疗的优越性 化疗是针对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常用方案为CVP,但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 在原有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可增加疗效,而放射免疫药物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作用,滤泡型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是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亚型 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 在欧美国家中,滤泡型淋巴瘤占2235%,但在亚洲国家这一比例略低 根据细胞大小和中心母细胞的比例可分为3级,其中III级又称为大细胞滤泡型

2、淋巴瘤。由于III级滤泡型淋巴瘤具有较为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多数肿瘤学家参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方案来治疗这一亚型,通常需要使用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此外,大约有20%的滤泡型淋巴瘤会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部分患者同样需要更积极的化疗,预后因素,国际公认的预后因素称为滤泡型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 该研究分析了4167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发现了五项不良预后指标: 年龄大于60岁,/期,血红蛋白小于12克,累及淋巴结区域超过4个以及LDH高于正常水平,预后因素,表1

3、 FLIPI与预后的关系 累计不良 5年总 10年总 预后因素 存活率 存活率 低危组 01 91% 71% 中危组 2 78% 56% 高危组 3 53% 36%,抗肿瘤治疗指征,恶性程度较低,中位存活期可长达810年 治疗指征包括: 具有疾病所致的局部症状如肿块压迫等 疾病发展损害了正常的器官功能 具有B症状 淋巴结外器官累及引起的症状如胸腔积液等 由于骨髓浸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脾功能亢进所导致的造血功能下降 患者的选择,早期,由于仅有1520%的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初诊时表现为/期,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缺乏需要马上接受治疗的疾病相关症状,因此迄今为止并无针对这一人群的期随机对照试验

4、滤泡型淋淋巴瘤是一种对放疗非常敏感的肿瘤,/期患者往往仅需要放疗就可以缓解症状,其中一小部分还有治愈的可能,早期,在早期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领域,有关联合放化疗的作用尚无定论 此外,还有一项早期的回顾性研究也报道了联合治疗在无复发存活期上的优势 但总体来说,在缺乏期随机对照试验的背景下,对于早期患者,单纯放疗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进展期,在一项研究中,309例没有症状的/期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5%为滤泡型)随机接受了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的治疗,或者仅仅等待观察直至出现症状才开始治疗 10年的随访显示,无论是疾病相关还是总存活率两组均无差别。在等待观察组中,19%的患者10年内不需

5、要治疗,这一比例在70岁以上和以下的患者中分别达到40%和16%。,进展期,绝大多数的初治滤泡型淋巴瘤患者为进展期(/期),除了其中一小部分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总体来说是不可治愈性疾病 由于滤泡型淋巴瘤具有一个缓慢的自然病程,并且一部分患者还会发生自发性的肿块退缩,因此对于没有症状的进展期,特别是老年患者,等待观察是一个合理选择,化疗,滤泡型淋巴瘤是一种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传统的以烷化剂为主的单药和联合方案以及新兴的嘌呤类药物,主要包括福达拉滨(Fludarabine) 以往,针对滤泡型淋巴瘤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单药苯丁酸氮芥或CVP(表2),两者均可以取得5060%的

6、缓解率和1.52年的缓解期。其后,包括CHOP,ProMACE/CytaBOM(表2)等更积极的方案加入到这一治疗领域,试图提高存活率,表2 常用的传统化疗方案 (1),方案 用法 间隔 苯丁酸氮芥 苯丁酸氮芥 0.10.2mg/kgday 持续 CVP 环磷酰胺 750mg/m2, day 1 长春新碱 1.4mg/m2, day 1 强的松 100mg/m2, days 15 3周 CHOP 环磷酰胺 750mg/m2, day 1 长春新碱 1.4mg/m2, day 1 阿霉素 50mg/m2, day 1 强的松 100mg/m2, days 15 3周,表2 常用的传统化疗方案 (

7、2),方案 用法 间隔 ProMACE 强的松 60mg/m2 days 114 /CytaBOM 阿霉素 25mg/m2 day 1 环磷酰胺 650mg/m2 day 1 依托泊苷 120mg/m2 day 1 阿糖胞苷 300mg/m2 day 8 博来霉素 5U/m2 day 8 长春新碱 1.4mg/m2 day 8 甲氨蝶呤 120mg/m2 day 8 甲酰四氢叶酸 25mg/m2 q6h 6次 (在甲氨蝶呤24h以后开始) 复方新诺明 1片 bid days 121 3周,那些多药的联合方案虽然可能提高缓解率和无进展存活率,但对总存活率没有作用,相反导致更多的毒副反应 在一项早

8、期的SWOG试验中,在CVP联合博来霉素方案的基础上加入阿霉素,并没有在存活率上取得任何优势。考虑到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也限制了该药物的使用,福达拉滨,一种新型的嘌呤类药物,在多种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最初,福达拉滨主要用于治疗复发的滤泡型淋巴瘤,特别是那些不适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在一项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中,91例复发的惰性淋巴瘤(78%为滤泡型)患者接受了福达拉滨单药(表3)或CVP方案的治疗 结果显示,两组在缓解率和中位存活期上并无差别,但是福达拉滨提高了近2个月的无进展存活期(11比9.1个月,P=0.03)。但福达拉滨组的粒细胞下降比例明显较多,并

9、且有3例治疗相关性死亡,表3 包含福达拉滨的化疗方案,方案 用法 间隔 福达拉滨 单药福达拉滨 25mg/m2, days 15 4周 FND 福达拉滨 25mg/m2, days 13 米托蒽醌 10mg/m2, day 1 地塞米松 20mg days 15 4周 FCM 福达拉滨 25mg/m2, days 13 环磷酰胺 200mg/m2, days 13 米托蒽醌 8mg/m2, day 1 4周,近期,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评价了福达拉滨在一线治疗中的作用。381例初治的惰性淋巴瘤(61%为滤泡型)患者随机接受了最多八个疗程福达拉滨单药或CVP方案的治疗 经过中位79个月的随访,福达

10、拉滨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39%和70%均优于CVP组(15%和52%,P0.001),但在5年无进展存活率和总存活率上2组均无差别,由于在体外实验中观察到福达拉滨和烷化剂及蒽环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多种联合化疗方案应运而生,如FND和FCM等(表3) 虽然与单药相比,联合方案的总缓解率可提高至90%左右,但中存活率并没有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联合方案的骨髓抑制毒性较强,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发生,特别是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虫性肺炎和皮肤带状疱疹,因此大多需要预防性口服复方新诺明 综上所述,虽然福达拉滨在治疗滤泡型淋巴瘤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考虑其累积性的骨髓毒性,尤其会影响今后可能的造血干细胞

11、动员,因此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考虑移植的复发患者,干扰素,干扰素很早就用于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既可以与化疗联合使用,也可以用作化疗以后的维持治疗 迄今为止,大部分的对照试验1317证明了干扰素可以在传统化疗基础上提高无复发存活期,其中2项试验发现改善了总存活率。但是在最大样本的SWOG18试验中,在化疗基础上结合干扰素维持治疗,对于无复发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均无帮助。近期,一项荟萃分析19问世,证明了干扰素在改善生存上的作用,但是该结论是建立在所选试验存在显著性内部差异的基础上,因此结果并不十分可靠 近年来,利妥昔单抗越来越多的应用至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之中,干扰素在此基础上的额外作用并不清楚。另外,考

12、虑到约三分之一使用干扰素的患者会发生/度的毒副反应,因此无论是作为联合还是维持治疗,干扰素都不应该常规使用,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一种针对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反应(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反应来杀灭肿瘤细胞。近年来还发现利妥昔单抗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逆转BCL-2基因蛋白的功能有关,单药,利妥昔单抗最先用于复发的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在一项期临床试验中,57例(95%为滤泡型)复发的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单抗的治疗(375mg/m2,每周1次,连用4次)。结果显示,总的缓

13、解率为40%,其中完全缓解率11%;无进展存活期达到18个月,高于历史对照水平;治疗的毒副反应轻微,并且没有人抗鼠抗体产生,其后,利妥昔单抗很快进入到一线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那些恶性程度低,肿瘤负荷小以及疾病发展较慢的患者 Colombat等采用上述方案治疗了50例期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排除了具有巨大肿块,B症状,器官压迫,胸腹腔积液以及LDH和-2微球蛋白升高的患者。该方案获得了73%的总缓解率和20%的完全缓解率,仅有2例III 度毒性发生 在另一项针对57例III/期的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试验中,同样采用每周一次的利妥昔单抗治疗,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和36%,无复发存活期达到

14、惊人的2.2年。在亚组分析中,对于那些LDH升高的患者,总缓解率和无复发存活期仅为33%和6个月,因此作者建议这部分患者不适合利妥昔单抗的单药治疗,综上所述,在缓解率方面,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与传统化疗相比并无优势,并且作用相对缓慢。鉴于其较轻的毒副反应,可以适用于肿瘤相关症状轻微或者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联合化疗,由于在针对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滤泡型淋巴瘤治疗领域,随着期临床试验的的顺利完成,多项期随机对照研究得以展开。 在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5中,321例初治的期滤泡型淋巴瘤患者随机接受了八个疗程CVP或者R-CVP方案(

15、表4)的治疗。结果显示,在CVP基础上加入利妥昔单抗不但提高了缓解率(81%比57%,P0.0001),而且改善了无进展存活期(27比7个月,P0.0001),但是预测的总存活期没有差别。,表4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方案 用法 间隔 单药 利妥昔单抗 375mg/m2, 每周1次 连用4次 R-CVP 利妥昔单抗 375mg/m2, day 1 环磷酰胺 750mg/m2, day 1 长春新碱 1.4mg/m2, day 1 强的松 100mg/m2, days 15 3周 R-CHOP 利妥昔单抗 375mg/m2, day 1 环磷酰胺 750mg/m2, day 1 长春新碱 1.4mg/m2, day 1 阿霉素 50mg/m2, day 1 强的松 100mg/m2, days 15 3周,维持治疗,近年来,许多肿瘤学家试图针对那些初次治疗后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