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7714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滋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教学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望、问、闻、切 四 诊,松滋市中医院护理部 张大美,望而知之谓之神 (难经六十一难) 问而知之谓之圣 闻而知之谓之工 切而知之谓之巧 一、问诊: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现病史:起病情况、病情演变、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 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走窜痛、固定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痛、挚痛、空痛,二、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诊察以测知健康状况,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一)整体望诊:对全身的神、色、形态进行扼要的观察。 神:指“精神”“神气”,

2、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具体反映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体态、言语、意识诸方面。神藏于心外侯于目,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在,内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 神的表现可分为:得神、失神、假神、神乱,(二)望色:皮肤的颜色和光泽 我国人的正常面色:红黄隐隐、荣润光泽、为气血和平精气内含,荣光外发的表现。 五色诊:赤、青、黄、黑、白五色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色主病:赤主热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证及惊风。黄色主虚证、湿证。黑色主肾虚证、淤血证、水饮证。 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转、泽夭,(三) 望舌:即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

3、方法。 舌面脏腑部位分属图 心肺居上故舌尖侯心和肺 脾胃居中故舌中则侯脾胃 肝胆之脉布胁肋舌之两边侯肝胆 肾居于下焦则舌根以侯肾,1、舌质:神、色、形、态 舌神:舌之神气,人的生命活动在舌上的集中表现,从舌之荣枯。荣者:即舌的运动灵活,舌色红润、鲜明光泽。枯者枯晦而无光彩,舌质干枯、晦暗无光。 舌色: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四类。 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不深不浅,其形成由于心血充足,阳气旺盛,鼓动血液荣于舌而色赤,而胃中甘淡之气亦上薰于舌,舌色淡红,平人之侯,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淡白舌:较正常浅淡,红色少而白色偏多,主虚证、寒证。舌淡白稍胖嫩,有齿痕多为阳气虚衰。 红绛

4、舌:舌色红于正常舌者为红舌,深红者为绛舌,一般认为绛红舌多为红舌进一步发展所致。多因阳热亢盛,气血上雍于舌或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浓缩。亦可阴虚水涸,虚火上炎。红绛舌主热证。舌尖红者主心火亢盛。舌边红,肝胆热,舌中红中焦热,舌淡白挟红,虚火内盛。 青紫舌:全舌均匀青色或紫舌,多因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营阴受灼,气血不畅;或阴寒内盛,气血不畅,血脉淤滞,亦暴力外伤,气滞不通,淤血内阻。青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但总体因气血不畅淤血凝滞所致。,舌形:舌质的形华。 苍老舌:舌质形色坚敛,纹理粗糙而不柔和者,主实证热证。 胖嫩舌:舌体较正常舌大的为胖舌,舌质纹理细致,浮浅娇嫩的为娇嫩舌。嫩舌多兼虚胖故常称胖

5、嫩舌。多因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水饮痰湿阻塞舌络所致。 胖嫩舌主病因其舌苔不同而有主病的虚实寒热之别。 瘦瘪舌:舌体较正常舌瘦小而薄者,阴血亏虚。 裂纹舌:舌面上有明显的裂沟,沟中无苔覆盖者,主精血亏虚,阴津耗损舌体失养。 芒刺舌:舌体上高起如刺,主热盛。 齿痕舌: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多因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舌态:舌体运动时的状态。 痿软舌:舌肌软弱,伸缩无力。 强硬舌:舌体失其柔和,屈伸不便或不能转动。 震颤舌: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 歪斜舌:舌体不正,伸舌时偏斜一侧。 吐弄舌:舌伸口外,不能回缩者,或舌在口中动如蛇舔,上下左右,掉动不宁。常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良或动风之先兆。 短

6、缩舌: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者。 另有先天性舌系带长的。主寒邪侵袭,热盛津伤,筋脉挛急等,是危重症的反映。,2、望舌苔:舌苔和苔色两方面变化。 苔质:舌苔的质地。包括苔之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等。 厚薄苔:凡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之苔称薄苔,又叫见底苔。不能见到舌体的称厚苔。厚苔常因胃气上升,挟食浊痰湿病邪滞积于舌所致。 润燥苔:一般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度,谓之润苔,湿润而滑谓之滑苔。苔面干燥少津,望之枯涸称为燥苔。苔干而粗糙,扪之涩手为糙苔。苔面起裂为裂苔。苔燥属热证伤津,滑苔寒湿内侵,阳气虚不能化水。 腐腻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为腐苔。其状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7、;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者为腻苔,主湿浊内盛。 剥落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无苔的,胃气胃阳亏损所致。 有根无根:无论苔之厚薄,若紧贴舌面,似从里生者为有根苔,又叫真苔,反映胃气兴衰。,苔色:即舌苔之颜色,一般分白、黄、灰、黑。 白苔:一般为正常之苔。亦主表证和寒证。 黄苔:有淡黄、深黄和焦黄之分,主里证、热证,苔色越黄邪热愈重,淡黄为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 灰黑苔:苔色呈浅黑色,为灰色、深灰色为黑苔,根据色泽浅深分灰、棕黑、焦黑、漆黑四种。黑为肾之本色,反映肾阳虚衰,越深越重。 舌诊意义:判断正气盛衰,辨别病位浅深,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程进退,估计病情预

8、后。,(四)望小儿指纹 浮露于小儿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分支,故以诊寸口脉意义相似。 1、方法: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侧部蘸水后,从指端向手掌方向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数次,用力须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以观察。 2、正常指纹:在食指掌指横纹附近,淡红略紫,隐隐显露。 3、病理指纹及主病:从纹位、纹形、纹色三方面。 纹位变化:纹位是指纹出现的部位。风关、气关、命关。 纹色变化:红紫辩寒热,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纹色紫红多主热证,纹色青主风证、痛证,青紫或紫黑色属血络闭郁,纹色淡白,多属脾虚。主要有红、紫、青、黑、白等色变化。 纹形变化:浮沉分表里,淡滞定虚实。指纹的

9、浅深、粗细等变化。浮而明显,主表,沉隐不显主病在里,纹细而色浅淡属虚,纹粗而色浓滞属实。 总之望小儿指纹要点就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辩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纹形色相参,留神仔细看。,三、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部分。 (一)切脉: 1、切脉部位:独取寸口法。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寸口即腕后桡动脉,鱼际至高骨为寸,高骨为关,关后一指为尺。 寸口脉分属脏腑 左手: 寸 心、小肠 关 肝胆 尺 肾、膀胱 右手:寸 肺、大肠 关 脾胃 尺 肾、三焦、命门,2、切脉方法:手臂布指:病人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放平,掌心向上,与心脏同高,很自然地置于脉枕的上面,覆手取脉,左手诊右脉,右手诊左脉,将中指

10、按在掌后高骨(桡骨茎突)隆起的地方以定关位,食指按关前以定寸位,无名指关后定尺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曰寻。,3、正常脉象:三部有脉,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应指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是胃、神、根在脉象上的具体表现。 脉有胃气: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一切生机的有无取决于胃气的有无,脉的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便为有胃气。凡病理脉象不论浮沉迟数但仍带有从容和缓之象也为有胃气。 脉贵有神:是心血气脉充盈的反映。指脉象有力中带莹泽润滑。脉的有胃气有神都是脉具有冲和有力,清轻稳厚于肌肉之间,有胃即有神,难以截然分开。 脉贵有根:根指脉气形

11、成脉象的根本。“肾间动气”、“守邪之神”,建中立本,育气固形,使诸邪不能伤其身,有守其内而卫于其外的抗邪作用,尺脉不绝,往来息匀,表明肾间动气犹存,为有根之征候。脉之沉侯为根。沉取为阴,使阴既绝。则为无根,主病的困、重、危。,4、病理脉象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飘木。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主寒证,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为阳热亢盛,阴液亏损病变。 虚脉: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主虚证,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气血不足则脉虚。 实脉: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主实证,热蕴三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