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6140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ppt课件(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1 概 述,一.系统校正,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附加装置(常称为校正装置)使控制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指标。,二.系统的校正方式,校正方式可以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置校正和干扰补偿等。 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是最常见的两种校正方式。, 校正装置与给定系统的联接方式。,1.串联校正 校正装置串联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串联校正装置包括:,超前校正装置、滞后校正装置、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PID校正装置,2.反馈校正 校正装置设置在系统的局部反,馈回路的反馈通道上。,相频曲线具有正相角, 即校正装置输出的 相位超前于输入, 故称为超前校正装置。,令 , 得最大超前相角及对应的角频率

2、为,而 、,说明:m 是1与2的几何中心!,一般希望 大,当 , ;,当 , 增加不多,而校正装置的实现较困难。,一般取 。,RC超前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令 ,,则,L(),c,二.串联超前校正的原理,串联超前校正的原理:,串联超前校正的优缺点:,三.串联超前校正的设计步骤,(1) 根据给定的系统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 利用已知的K值,绘制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4) 确定 (=m) 、:分两种情况,即,(3)求出未校正系统的幅穿频率c 和相位裕量。,令,则,若对校正后的幅穿频率 未提出要求,则根据,给定的相位裕量,首先求出 :,式中随增加,相角减小而留的裕量(512)。

3、,由 ,可求得。,(5) 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式中:,(6) 画出校正装置及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若满足要求,校正结束!否则从第(4)步起重新设计,一般使 (或 )的值增大,直至满足全部性能指标。,(7) 验证校正后的系统是否满足给定的指标要求。,例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角裕量,试确定串联超前校正装置。,解 (1) 由Kv100可知,K=100。,(2) 作出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转折频率:10,当1时,L()20lgK40dB,L(c)2040(lg clg10)0,故c31.6,(不满足要求),(3) 求校正前系统的幅穿频率c和相位裕

4、量。,L(),20,40,0,-20,1,10,c,20dB/dec,40dB,(4) 定m、 。,超前校正装置需要提供的最大超前相角:,(5) 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两个转折频率:120.8 ,2125,由Bode可知:,校正后系统的幅穿频率:,20,40,0,-20,1,10,c,20dB,40dB,-7.78,L0(),(6)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Bode。,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7) 验证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指标满足要求,校正结束!,20,40,0,-20,1,10,c,20dB,40dB,-7.78,L0(),Lc(),20dB,7.78,

5、numg=100; deng=0.1, 1, 0; num,den=cloop(numg,deng,-1); mag,phase,w=bode(numg,deng); Gm,Pm,wg,wc=margin(mag,phase,w) numg1=conv(100,0.048,1); deng1=conv(1 0,conv(0.1 1,0.008,1); num1,den1=cloop(numg1,deng1,-1); mag1,phase1,w=bode(numg1,deng1); Gm1,Pm1,wg1,wc1=margin(mag1,phase1,w) step(num,den) hold

6、on step(num1,den1),MATLAB,串联超前校正的不足之处:,(1)当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和要求的相角裕量相差很大时, 很大(大于60),则就很大(大于20) ,实际实现比较困难;,(2)当未校正系统的相角在所需的幅穿频率附近急剧向负值增大时,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效果不大,此时应考虑其他类型的校正装置。,一.滞后校正装置,6.3 串联滞后校正,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为:,转折频率: 1 、2,相频特性:,转折频率:,,,m 是1与2的几何中心!,滞后校正装置 对低频信号不产生衰减。 值愈小,抑 制高频噪声的能力愈强,一般取: =0.1。滞后校正装置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特性。,RC

7、滞后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令: ,,二.串联滞后校正的原理,利用滞后装置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校正后系统的幅穿频率下降,即 ,从而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减小动态响应的超调量。 但是,幅穿频率的减小,使系统的带宽降低,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L(),20,40,0,-20,0.1,c,20dB,40dB,1,25,2,1,m,三.串联滞后校正的适用情况,(1)当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和要求的相角裕量相差很大时, 很大(大于60),则就很大(大于20) ,实际实现比较困难;,(2)系统的动态性能保持不变,只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四.串联滞后校正的步骤,例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

8、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下列指标:K100, 45 。,用例题来说明,解:(1) 确定K的值,可由稳态性能指标确定。,转折频率:125,当1时,L()20lgK40dB,(2)绘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 。,低频段:,斜率20dB/dec,相频特性:,取 K100,L(),20,40,0,-20,0.1,c,20dB,40dB,1,25, L(25)4020lg 2512.04dB,故c50,(不满足要求),L(c)12.0440(lg clg25)0,(3)求校正前系统的幅穿频率c、相位裕量, L(1) 40dB,(4) 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幅穿频率 。,分 析,未校正的系统在

9、处的相位裕量;,校正后的系统的相位裕量;,滞后校正装置在 处的相角 ;(-515 ),而,L(),20,40,0,-20,0.1,c,20dB,40dB,1,25,( ),(5) 确定。,未校正系统在 处的幅值:,而要使得校正后系统的幅穿频率在 处,必须:,则:=0.2,而,L(),20,40,0,-20,0.1,c,20dB,40dB,1,25,( ),(6) 确定T,并求出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通常,为保证滞后校正装置在 处的相角对系统,的相角影响很小,滞后校正装置的第二个转折频率按下式来确定:,T=2.4,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L(),20,40,0,-20,0.1,c,

10、20dB,40dB,1,25,( ),2,1,m,(7) 做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校正前校正装置)。,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满足要求,校正结束!,(8) 验证校正后的性能指标,若满足要求,则校正结束!否则,从第6步重新计算。,L(),20,40,0,-20,0.1,c,20dB,40dB,1,25,( ),2,1,Lc(),%校正前 numg=100; deng=0.04, 1, 0; sys=tf(numg,deng); Gm,Pm,wg,wc=margin(sys),MATLAB,%校正后 numg1=48,100; deng1=conv(1,0,conv(0.

11、04,1,2.4,1); sys1=tf(numg1,deng1); Gm1,Pm1,wg1,wc1=margin(sys1),%校正前的阶跃响应与校正后阶跃响应对比 num,den=cloop(numg,deng); step(num,den) hold on num1,den1=cloop(numg1,deng1); step(num1,den1),MATLAB,例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假设其动态性能已满足要求,但速度输入时系统的误差过大,要求设计串联校正装置,在维持系统的动态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速度误差系数Kv10。,解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转折频率:2、

12、10,当=1,L()20lg10dB,可见,幅穿频率为c01,相位裕量:,L(),20,40,0,-20,0.1,c0,20dB,40dB,1,10,2,60dB,要使Kv10,可将G0(s)增益增大10倍;,此时开环传递函数为,其对数幅频特性为原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向上平移,20lg1020dB,幅穿频率:,2020lg240(lgc1lg2)0,c14.47,仅提高K,使系统动态性能变坏,甚至不稳定。,说明,L0(),20,40,0,-20,0.1,c0,20dB,40dB,1,10,2,60dB,L1(),c1,-40,要使校正后基本维持原系统的动态性能,即校正后 在c01附近,在058附

13、近。 而c0 c1 ,所以可选滞后校正。,令校正后系统的幅穿频率 c01,则,L0(),20,40,0,-20,0.1,c0,20dB,40dB,1,10,2,60dB,L1(),c1,-40,为了使滞后网络的滞后相角对 处相角影响较小,,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此时校正装置在 处产生的滞后相角为,对动态过程影响较大!,还需重新定T值。,L0(),20,40,0,-20,0.1,c0,20dB,40dB,1,10,2,60dB,L1(),c1,-40,0.2,0.02,Lc(),L0(),20,40,0,-20,0.1,c0,20dB,40dB,1,10,2,60dB,L1(),c1,-40,0.2,0.02,L()校正后,Lc(),1,2,T100,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此时校正装置在 处产生的滞后相角为,相位裕量基本维持不变。,若取,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系统的开环增益提高了10倍,满足了稳态误差的要求,同时,系统的动态性能也基本维持不变。,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如下所示。,L0(),20,40,0,-20,0.1,c0,20dB,40dB,1,10,2,L1(),c1,-40,0.2,0.01,L()校正后,Lc(),2,1,6.4 串联滞后-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