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6135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原理与实务行为金融理论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行为金融理论,主讲:尤强,引言,成功的投资就是预期别人的预期。凯恩斯(经济学家、投资家) 凯恩斯是出色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哲学被称为“空中楼阁理论”。空中楼阁理论核心思想是:估计大众投资者未来的行为模式,把他们赚钱的希望建成空中楼阁,成功的投资者能够估计哪些股票最可能被大众用来建造他们的空中楼阁,然后抢先购买这些股票。这有点像选美比赛,游戏规则是:参与者必须从100张照片中选出6张最最漂亮的面孔,而谁的选择最符合大众的普遍选择,谁就赢得资金。所以投资者的最佳策略不是选择他们个人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估计大家最普遍的选择是什么。 凯恩斯认为,基本分析原理的工作量极

2、大,其估值的结果“内在价值”也是值得怀疑的。当伦敦的金融人士还在嘈杂的办公室里用基本分析原理埋头苦算时,凯恩斯每天早上用半小时的时间就将市场搞定了。这种悠闲的投资方式替他挣了几百万英镑,他所在的剑桥学院的捐赠基金价值也因此翻了9倍。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功预期到市场上的主流预期,这是以投资者的对经济形势、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基础的。所以说,投资者能够利用别人的预期来赚钱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投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建立在基本分析能力的基础上的。,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市

3、场非有效性。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以其逼近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行为金融学修正了理性人假说的论点,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使投资者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这一发现引起对投资者心理研究的普遍关注。就微观而言,分析投资者心理不仅可使自身有效地避免决策错误,还可以基于他人的心理偏差制定特定的投资策略;就宏观而言,它涉及到证券市场是否有效,及资产价格是否反映内在价值的问题。,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6.1.1 行为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行为科学与金融学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从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解释资本市场的

4、现象,预测资本市场的变化趋势。 行为金融理论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在于: 第一,理论基础和假设前提不同,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第二,研究的内容和角度不同。 第三,交易策略上有所不同,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6.1.2 行为金融理论的优缺点 1行为金融理论的优点 行为金融学历史地承认了投资者的主观因素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很多变化和过程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这就是行为金融学的正确之处。它开辟了一条把人的心理和人的行为作为资本市场变化最基础原因的正确方向。它历史性地承认了资本市场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与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有关。,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2行为金融理

5、论的局限性 行为金融理论毕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肯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可否认的是,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相当的距离。迄今为止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完事的理论框架,较为分散。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金融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的案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但要说明的是,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完全推翻以往的理论,它只是在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方法、领域,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实用、客观、有效。

6、行为金融理论把投资者主观因素重新放入研究的范畴,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金融研究领域,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 “理性人”假设,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检讨和前提性的反思,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启发了大众对既有经典理论的质疑和继续研究。因此接下来问题是如何将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理论更好的融合。,6.1 行为金融理论概述,6.1.3 行为金融的主要内容 关于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内容,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三方面:第一,“有限理性”问题的研究。“有限理性”问题研究的是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中存在的认知、决策上的偏差,包括个体投资者和投资者群体在认知和行动上的偏差。例如,“过度自信”、“锚定效应”、“过度反应”、“

7、反应不足”、“羊群效应”等等。第二,关于“市场异象”、“非有效市场”问题的研究。市场异象是指与“有效市场”假说的结论不相符的一些市场现象,或者说是对“有效市场”假说构成一定挑战的资本市场的统计现象,例如,日历效应、规模效应、市盈率效应等。这些现象说明投资者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对市场的走势进行分析,从而对有效市场理论构成挑战。行为金融学认为,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套利行为是受到限制的,这就导致市场是非有效市场。也就是说市场并不能快速纠正其偏差,从而使某些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偏差获得超额收益。第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还会告诉投资者,如何克服主观因素中的认知和行为偏差,以及

8、在非有效市场条件下,如何为资产进行定价,如何制定投资策略等。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提出了大量的投资策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策略包括:反向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等。,6.2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过程与偏差,6.2.1 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偏差 1代表性偏差 (以偏概全,盲人摸象) 2可得性偏差 3锚定效应 (先入为主) 4过度自信 5损失回避与后悔规避 6从众心理与羊群效应,6.2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过程与偏差,郁金香投资热 郁金香投资热是历史上投机性最强的一次致富狂潮。这场危机起源于1593年,一位植物学家将郁金香带到荷兰,在接下来的

9、10年里,郁金香开始广泛流行,并成为荷兰市民花园中价格不菲的园艺植物。荷兰市民们会额外购进大量的郁金香球径并储存起来,待价而沽。没过多久,球茎价格急速上升,人们开始认为:球茎卖得越贵,人们就越觉得它是一种最优的投资选择。贵族、市民、农民、商人、海员、足球运动员、女佣,甚至扫烟囱的师傅和老裁缝们都沉醉在郁金香的投机热潮中。所有的人都认为:人们对郁金香的狂热会永远持续下去。 到1636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以一种稀有品种“永远的奥古斯都”为例,这种郁金香在1623年时的价格为1000荷兰盾,到1636年便已涨到5500荷兰盾。1637年2月,一枚“永远的奥古斯都”的售价曾高达6

10、700荷兰盾。这一价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或者购买27吨奶酪!相对于这种顶级郁金香来说,普通郁金香的涨幅更是“疯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维特克鲁嫩”球茎,市价还仅为64荷兰盾,但到2月5日就达了1668荷兰盾!别忘了,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泡沫崩溃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人们清楚地记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着,谁也不知为什么,市场突然就这么崩溃了。也许除了说这是泡沫膨胀到极点后的必然结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平均已经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几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只洋葱的售价。

11、等到人们省悟过来,一切都为时已晚。 郁金香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举世闻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兰全国的经济陷入一片混乱,加速了荷兰由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的步伐。从17世纪中叶开始,荷兰在欧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国的有力挑战,欧洲繁荣的中心也开始向英吉利海峡彼岸转移。,6.2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过程与偏差,7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8心理账户,6.2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过程与偏差,6.2.2 投资者的心理过程,6.3 市场异象,有效市场假说(EMH)是以投资者行为的理性为前提的,理性的人总能够最大化其预期效用。有效市场假说的经验分析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经验分析认为当影响资产价值的消息在市场中公布,价

12、格应该快速、准确地反应并将信息融入价格,即在最初的价格调整后不应再存在价格的趋势性变化或者价格的反转;第二类经验分析认为如果没有关于基础价值的信息,某种资产的供给和需求量的改变本身不能改变价格。但自60年代起,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就涌现出不少与之相矛盾的统计异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3 市场异象,6.3.1 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内在价值 按照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这种回归的速度应该是非常快速的,不会给投资者留下利用这种偏差以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但是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其基础价值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股票和债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表明市场价格并非如

13、传统金融理论所分析的那样,认为其波动由于各种非理性的原因偏离内在价值,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会得到纠正,事实上,股票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内在价值,且其波动远比内在价值波动剧烈得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非有效性。,6.3 市场异象,6.3.2 日历效应 通过学者统计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统计结论:股票收益率和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日历效应。日历效应主要包括日内效应、一月效应、每月之交效应、星期一效应、年末尾数为5的效应等。其中以一月效应最为显著。,6.3 市场异象,6.3.3 赢者输者效应 代表性启发可以解释“赢者输者效应”,投资者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法则

14、进行判断,并将这种判断外推到将来。由于代表性启发的存在,投资者对过去表现差的证券感到出过度的悲观,而对过去表现好的证券感到过度的乐观,投资者对好消息和坏消息都存在过度反应。这将导致表现差的证券价格被低估,而表现好的证券价格被高估,价格偏离各自的基本价值。但是,错误的定价不会永久持续下去,在一段时间之后,错误定价将得到纠正。表现差的证券的收益将会超出市场的幸无收益水平,而表现好的证券的收益将会低于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6.3 市场异象,6.3.4 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处置证券时,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赚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

15、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处置效应是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倾向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它可能与投资者采取反向投资策略有关。当股价上涨后,投资者可能降低股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售出股票也在情理之中;当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可能预期股价反转的可能性加大,也有理由继续持有亏损股票。,6.3 市场异象,6.3.5 规模效应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股票收益率和公司规模大小有关系,即存在规模效应。在美国,学者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是总投资收益还是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都和公司规模大小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股票投资收益率随着公司规模的

16、增大而降低。他们发现,在样本期内,市值最小的10的股票比市值最大的10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要高0.74。此外,对比利时、加拿大、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国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多数国家都存在规模效应。在日本,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平均年收益率高达8.47。,6.4 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6.4.1 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或者有价证券分成若干份额,分次买入或者卖出,从而减少后悔规避情绪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例如,在投资者买入股票时,如果股票价格处于下降过程中,分次买入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在投资者卖出股票时,如果股票价格处于上升过程中,分次卖出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收益。可见,这种投资策略使投资者的操作空间和选择空间更大了,可以使投资者避免后悔,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成本平均策略又可以分为平均投资法、金字塔式买入法和倒金字塔式卖出法三种。,6.4 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6.4.2 时间分散化策略 时间分散化策略是为克服过度自信和频繁交易而设计的,是指投资者选择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金融项目进行投资,完全不理会证券价格的变化,而长期持有证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