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6123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社会学第十一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一、环境问题及其由来 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它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二、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一、环境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环境社会学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学科发展背景的。,第二节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一)环境社会学的初创时期 (二)环境社会学的过渡时

2、期 (三)环境社会学的新发展,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如果采用社会学常用的类型学方法,我们可以将迄今为止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大致上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与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四、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于环境与人类社会之复杂关系的全面、系统和科学的了解,使人们意识到环境因素对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制约以及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能动性。 第二,有助于拓宽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视野,增加人们对于当代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 第三,有助于探索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环境保护机制,有助于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规范性知识和丰富的信息,从而推动政府和民间环境保护事业的发

3、展。 第四,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的知识体系,推动社会学的理论创新。,一、适度人口论 人口的急剧增长被认为是当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若干社会学观点,二、代际平等论 197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贸易发展会议在墨西哥联合举办的“资源利用方式、环境与发展科科约克讨论会”上提出:这一代人应具有长远的眼光,应考虑后代的需要,不应超前占用本星球有限的资源和污染其生命支持系统而危及人类未来的幸福甚至人类的生存。,三、行为控制论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人类行为的不适当是其直接原因之一。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约束、引导和优化人类行为,促进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是环境

4、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意识改造论 尽管人的意识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但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五、绿色消费论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兴起一种绿色消费运动。它是环境保护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也是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六、组织创新论 国际经验表明,公众有组织的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七、协调发展论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奉行的发展战略与其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它是发展战略的一种选择,主要是针对传统发展战略而言的。,一、社会控制与环境问题 (一)当前城乡环境问题发展的差异 1、城市环境问题局部有所缓解 2、农村环境问题面临失

5、控,第四节 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举例,(二)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 1、城乡之间控制手段的二元性 2、城乡之间控制过程的二元性,(三)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环境容量也很有限,同时,农村人口占70%以上,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环境状况决定着全国的环境状况,并对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环境问题与环境公平 (一)环境公平的概念与意义 所谓环境公平,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所有人都应有享受清洁环境而不遭受环境伤害的权利;第二层含义是指环境破坏的责任

6、应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称。,(二)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 1、国际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2、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3、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三)促进环境公平的对策选择 为了保障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环境公平,我们应当致力于:(1)维护环境主权,警惕生态帝国主义。(2)进一步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3)设立国家环境基金,有效补救无辜受害者的损失,发挥其转移支付功能和代际储存功能。(4)延伸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环境救济,把环境难民的救济纳入社会救济的考虑范围。(5)加强环境执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试析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3、试论人口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4、试论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 5、什么是环境公平?试析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主要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