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5696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 (根据李涛所长讲稿),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刘 成,我国职业病发病的形势与特点,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截至2002年尘肺病累计发病581377例,其中近十年为120247例;死亡139177例,病死率22.22 %;现患442200例 每年新增尘肺病人数:1.01.2万例 19912002年累计发生中毒32195例,其中急性中毒19594例;慢性中毒12601例 其他各类职业病16739例 据推测,如果不加以干预,到2005年我国尘肺病患者将累计达到60多万人,2015年将达到75万人 我国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2、 续), ILO推算中国跟职业有关的事故造成的死亡每年有7.36万人 中国报告的疾病数很低很低,因病死亡的人数也是很少。如官方报的数字在90年到2000年10年期间,全国16.7万多例职业病,即每年新职业病才1.5万,跟估计有很大的差别 每年中国有1.52万例新的尘肺病人发生,因为漏报情况非常严重,所以报上来的数字只是病例里头很少的一部分,职业病发病呈凹形反弹趋势,案例, 沈阳至本溪吴家岭隧道工程从1993年1996年历经三年。从1998年开始,部分泰顺县民工先后被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病。2000年9月,经浙江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对400多名民工进行鉴定,有196名民工被确诊“矽肺病”,其

3、中I期110人,期71人,期15人,已有10人死亡。法院判2.0886亿元赔偿,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多,我国有工业企业800多万个,劳动力人口73740万人,年新增劳动力人口715万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居世界首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计算机、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 法定职业病名单涉及尘肺、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传染病等10类110种, 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ILO发表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因职业性疾 病和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 约有35. 5万人因工作

4、场所事故导致死亡, 占总死亡的1/4 约有150160万人死于工作原因造成的 职业病 由此付出的经济损失高达1.25万亿美元, 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续), 研究表明,一例尘肺病人每年经济损失约为3.41万元,按尘肺病现患44万人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40多亿元,因新增尘肺病例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每年6亿元的速度增加 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 社会影响大, 许多职业中毒危害具有群体性,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往往危及多人,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急性职业中毒致死、致残率高,多数职业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

5、生很难治愈,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劳动者有效工作年限缩短;或加大劳动者熟练程度培养成本,劳动生产率降低 影响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加重人口老龄化负担 家庭乃至社会的不稳定因素,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井井喷,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持续泄漏84个小时。事故发生后,卫生机构共收治灾区病人10175人,其中住院964人,门诊9211人,危重病人77人。死亡243人。, 传统的职业病仍是我国的 主要职业危害, 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高、污染重,无有效职业防护,劳动者健康损害后果严重 尘肺病占职业病总数的71% 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其中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6、,接近尘肺总数的 46%,矽肺近30%,两者合计约占76% 乡镇企业职业危害严重,尘肺病难以控制 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 职业病诊断纠纷尘肺病占绝大多数,我国职业病防治的主要问题,职业病危害监测数据难以 反映实际情况,近十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数据分析表明,检测企业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检测企业50万个,本世纪初下降到30万个,下降了近4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达标率从2000年开始增加,2002年达到75%左右 检测企业数减少和达标率升高这一相互背离的原因, 主要是数据不是来自于主动监测,而是来源于服务性检测 这一结果反映随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那些经济效益

7、较差,守法意识薄弱的用人单位并没有被监督,其客观性、真实性有待推敲,福泉磷肥厂开阳分厂,职业健康监护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每年43万人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为25万人;从2000年起回升, 2002年增加至30万人以上,仍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检出率持续增加,2003年职业病检出率达到0.6%以上,反映职业病危害十分严重。,职业性健康监护未恢复到 历史最好水平,恶性职业中毒有增无减,仅2003年上半年报告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25起,涉及人数224人,死亡39人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中石油井喷,天然气持续泄漏事故,因硫化氢中毒造成964人住院,门诊9211人,危重病人77人,

8、 243人死亡,乡镇企业/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 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企业无序发展,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盲目上马,生产力低下,设备简陋,无任何防护设施;管理混乱,制度不全;人员整体素质低,法制观念淡漠和愚昧无知,职业病危害问题十分突出;个别企业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 福建仙游县东胡村有63户石英粉(砂)加工作坊,61户均为干式生产。抽样测试9个采样点中有8个粉尘浓度严重超标,最高超标361倍,沉降尘标本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70。对18个曾在东湖村务工的贵州籍农民工死亡案例调查,9人被确诊为矽肺病患者,1人为典型矽肺并发症状。对从东湖村务工返乡的89名贵州籍农民工身体检查,其中46人确诊患

9、矽肺病。对东湖村现有的201名外来民工身体检查,发现14人患矽肺病,职业病危害因素转移严重, 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同时, 一些具有风险性的产品由境外向境内转移,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迅速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约37.2%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具有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作业,34.7%左右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83的乡镇工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近34的乡镇企业劳动者接触尘、毒等有害作业,乡镇工业企业职工的职业病和可疑职业病患病率高达15.78, 案例, 蔺草,是宁波鄞州区著名特产。上个世纪90年代鄞县从日本

10、引进设备和技术,大力发展草编生产,目前其蔺草编织品产销量占全国的70 各个草制品厂大量雇用外来民工,其中主要是重庆忠县和江西瑞金的民工。忠县民工从事的主要是“拔草”、“配草”工作。“拔草”代表了一系列的工序,先要把蔺草放在药水中浸泡,然后烘干,最后用手将草上的灰尘抖掉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新庄村、夏家村和古庵村,聚居着50多名来自重庆忠县从事蔺草编织的打工仔、打工妹,大批民工患上尘肺病后,当地人把这里叫作“尘肺村” 根据区卫生局提供的数字,已确诊蔺草尘肺病患者48人,其中期30人,期18人。一人合并肺结核病。 13人获得部分赔偿,6个期尘肺民工领到共92万元补偿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确诊过

11、程中。另有30名左右民工与企业的官司也已进入劳动仲裁阶段,案例(续), 广东某宝石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从1987年7月开始起步,员工已发展到1000多人。由于没有采取任何劳动安全措施,作业场所长期粉尘飞扬,噪声隆隆,员工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 1999年9月,经省职业病院诊治,有34人患了不同程度的矽肺病,34人患上浸渍性皮炎。 这宗特大尘肺病事故不仅给34个家庭带来痛苦,而且最终给企业带来1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医疗费高达200多万元。 公司老板追悔莫及:如果早知道职业危害如此严重,早就搞好安全生产了。,新的危害构成劳动者健康威胁,血源性传染病 放射介入治疗 医药生产接触 非典型肺炎等,SAR

12、S感染1/31/2是医护人员,因工作旅行或工作原因接触SARS的占所有病例的一半,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调查表明,我国各级政府人均职业卫生投入省级3.3万元,地市级人均1.24万元,而区县级人均投入仅0.38万元。各级职业卫生机构工作经费明显不足,甚至难以维持工资及业务工作的 基本日常运转,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不足,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力度不足,仍然存在法律盲区 职业卫生标准及其配套能力不能满足执法要求,国家确定133种职业病有害因素,只有119种有接触限值 地方经济保护导致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不够强 由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开展 2000年全国应执行卫生监督的有毒有害厂矿250

13、309家,实际只实施了79754家,仅占3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职防机构分别进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机构,还有近半数单独存在,个别的职业病临床部分进入到综合医院,原有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受到一定冲击 长期以来职业病防治工作投入不足,影响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如职业健康监护服务覆盖率不高,在乡镇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率仅为16% 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极不平衡,一些较具实力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几乎都集中在东部大都市,西部、区县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更加薄弱,职业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极不平衡,职业病关键技术落后, 在工作场所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职业性损害生物标志物、

14、实验室诊断技术、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职业防护用品性能评价、危险度评价技术、应急救援技术、特殊行业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医护人员、建筑行业、纺织印染行业、中小企业)等方面还很落后,用人单位尚未形成自律管理模式, 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和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中小企业无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 职业病防治机构、经费、制度等在许多用人单位尚未落实到位 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原有的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被剥离或即将面临剥离,企业职业卫生机构受到严重冲击,龙里县里峰水泥厂工人防尘口罩用塑料膜做虑膜,部门之间长效协同工作机制不完善,

15、职业卫生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在一个部门内部,也往往有职能交叉,职业卫生决策、协调、指挥不够充分,个别地区出现监督与技术服务相互争市场的局面。如2002年国家对2001年以来12586家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情况进行抽查,卫生审查率为35.3%,其中集体企业为18.0%,私营企业为6.5%,境外投资企业为7.9%,其他企业为8.9%,平均卫生审查率仅为13.8%,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不够, 我国不仅新发病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而且疾病的病种也显著差异,如许多国家已将工作相关疾病、骨关节周围疾病等作为工伤保险赔付范畴,而我国尚未将这些疾病列入职业病名单,需要遵循国际认可

16、的循证医学的原则加速制定 我国一些职业致癌物的职业卫生标准远宽于发达国家,一方面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设置“劳工壁垒”,限制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一些职业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损害我国公众和劳动力的健康 随着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兴起,生物制品、工业应用酶、转基因生物工程等的职业卫生标准,已引起发达国家广泛重视,纷纷立法并制定标准或作业规范,而我国尚未开始生物接触限值等方面的研究,职业卫生标准涵盖面不足,疾病信息监测系统不健全, 职业病报告归口不一,监督与技术服务机构缺乏系统间的沟通与交流,迟报、错报、漏报加重。至2004年2月10日,仅有22个省份上报了本省的职业病发病数据。经协调、催报,直至3月20日才基本上报完毕;2003年度职业病检出人数高出报告病例数6913人,提示存在严重的漏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