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3724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4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第六章专利(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利权的内容及专利侵权 一、专利权的内容及限制(详见教材 P297316) (一)内容: 1、独占实施权 2、转让权 3、实施许可权 (二)限制: 1、强制许可制度(第48-50条) 2、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第63条),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第五十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

2、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专利侵权 一、专利侵权的基本形态(注意侵权的对象必须是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 (一)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3、(二)假冒专利 第八十四条 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另加两种:过失假冒;反向假冒,二、判定专利是否侵权的基本步骤。 1、权利范围界定:教材专利法第56条。 补充:权利要求的内容应当以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 2、具体判断 (见板书) 三、判

4、定专利侵权的几个重要原则 1、全面覆盖原则:该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一项最普遍、最常用的判定原则,即在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侵犯专利权时,要求其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否则,即使只缺少一项必要技术特征,也不构成侵权。,2、多余指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在解释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和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将记载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明显附加技术特征略去,仅以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覆盖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 3、公知技术抗辩原则:指在法院的专利侵权司法审查中,被控侵权人提出其被控侵权技术是与公知技术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

5、即使被控侵权技术落入了涉案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也并不构成对涉案专利侵权的抗辩原则。,4、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同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相比,表面看有一个或者若干技术特征不相同,但实质上是用实质相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手段,替换了属于专利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必要技术特征,使代替与被代替的技术特征产生了实质上相同的技术效果,并且这种代替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须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的。对于这种情况,仍应认定为侵权。,四、专利侵权的归责 专利法第63条第2款: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

6、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结论:过错不是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 1、对停止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 2、赔偿损失责任则按不同的场合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五、赔偿数额的确定 专利法第六十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第二十一条 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使

7、用费的数额、该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至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元以上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万元。,六、诉讼时效 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二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项专利权有效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15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

8、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三,单选)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63甲厂将生产饮料的配方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乙通过化验方法破解了该饮料的配方,并将该配方申请获得了专利。甲厂认为乙侵犯了其商业秘密,诉至法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三,多选) A乙侵犯了甲厂的商业秘密 B饮料配方不因甲厂的使用行为丧失新颖性 C乙可以就该饮料的配方申请专利,但应当给甲厂相应的补

9、偿 D甲厂有权在原有规模内继续生产该饮料,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19.甲公司研制开发出一项汽车刹车装置的专利技术,委托

10、乙公司生产该刹车装置的专用零部件。乙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擅自将该种零部件出售给丙公司,致使丙公司很快也开发出同种刹车装置并投入生产。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2006年卷三,单选) A.乙公司的行为构成违约行为 B.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C.在甲公司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丙公司应为被告,乙公司应列为第三人 D.该案只能由特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64.甲公司的游戏软件工程师刘某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四国演义”游戏软件被乙公司非法复制,丙书店从无证书贩手中低价购进该盗版软件,丁公司从丙书店以正常价格购买该软件在其经营的游戏机上安装使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卷三,多选) A.甲公司应当对

11、刘某进行奖励 B.丙书店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C.丁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D.乙公司、丙书店应当承担共同侵权的民事责任,15.甲公司2000年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2005年卷三,单选)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2000年1月甲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乙研制出一种节油装置,完成了该公司的技术攻坚课题,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0年2月甲公司将该装置样品提供给

12、我国政府承认的某国际技术展览会展出。同年3月,乙未经单位同意,在向某国外杂志的投稿论文中透露了该装置的核心技术,该杂志将论文全文刊载,引起甲公司不满。同年6月,丙公司依照该杂志的报道很快研制了样品,并作好了批量生产的必要准备。甲公司于2000年7月向我国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书。2000年12月丁公司也根据该杂志开始生产该节油装置。2003年5月7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甲公司发明专利,2003年7月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分别要求丙公司和丁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请回答以下85-88题。 (2004年,卷三,任选),86.甲公司能否要求丙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A.甲公司有权要求丙公司停止侵害并

13、赔偿损失 B.甲公司有权要求丙公司停止侵害,但无权要求赔偿损失 C.甲公司无权要求,因丙公司有权在2004年5月7日前制造该专利产品 D.甲公司无权要求,因丙公司有权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该专利产品,87. 丁公司实施甲公司发明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A.构成侵权行为 B.不构成侵权行为 C.2003年5月7日后的实施行为构成侵权行为 D.2003年7月后的实施行为构成侵权行为,88.甲公司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申请诉前禁令 B.申请诉前先予执行 C.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D.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第六十一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处理前款申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