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53529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同步教案-寓言故事阅读(教师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 级二年级学 科语文1.课前听写:_2.拼音写词语:hi yng d qi ji jin g xing jng dngdng hu shu zh zu jng gun tin sh mn yng qi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买( ) 退( ) 快( ) 反( )危险( ) 复杂-( ) 美( ) 贫( )冷( ) 恨( ) 虚假( ) 冷漠( )答案:2、海洋 打球 接见 故乡 惊动 等候 手指 坐井观天 市民 央求 3.卖 进 慢 正 安全 简单 丑 富 热 爱 真诚 热情 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

2、低空中飞,便渣渣的叫到:“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的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它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看,真的,雁群排成“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2、照样子些词语,最少四个。整整齐齐: 3.根据课文填空。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 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意思是:5.你还能写出两个和虚心好学有关的谚

3、语或者名言吗? 6.读了这个故事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会怎样做呢? 答案:1.4 2.开开心心 漂漂亮亮 快快乐乐 欢欢喜喜 3.“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的最高了。“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4.,比喻能人之外还有能人,激励人不能满足于现状。 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 6.谦虚 【学科问题】【学科问题】寓言,就是“寓意于言”,在具体的故事里面寄托了一些道理或教训。一般来说,寓言的内容都是虚构的,篇幅上都比较短小。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寓言,外国的著名寓言故事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散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而被广泛采用,优秀的寓言故事蕴

4、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想象、去感悟言外之意。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重视小学生寓言教学,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寓言故事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技能之一。二年级第五单元也有着寓言故事的阅读。寓言故事作为考察学生的考点也常出现。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略 2.先行知识分析: (1)读完一篇寓言故事后,能把握住主要内容;(2)对文中的一些字词、语句还不能完全理解; (3)对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不能准确用寓言概括出来。 学习目标:了解寓言故事,能概括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目标分

5、解:1.了解寓言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2.深刻体会寓言的内涵和表现手法3.掌握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阅读寓言故事两篇,启发寓意教学过程学习目标:了解寓言故事,能概括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目标分解:1.了解寓言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2.深刻体会寓言的内涵和表现手法3.掌握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阅读寓言故事两篇,启发寓意教学过程:一、寓言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因为寓言把教训寄托在故事中,所以在表现手法上常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有较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被讽刺和夸张的对象,往往就在生活中,

6、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教育性,加之篇幅短小,寓言里角色的语言、行为、思想方式及结果都比较可笑,所以很适合儿童阅读。 小学阶段所精选的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揭示人生的真谛,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利的凭藉。寓言故事人文底蕴深厚,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再现了作品的形象,并与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二、深刻体会寓言的内涵和表现手法:寓言的语言与其它文学样式有明显的区别,寓言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其语言通常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寓言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或是比喻,或

7、是象征,或是拟人,形象地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角色,作家对这些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寓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是一千零一夜的长篇故事,而是集精华于最少文字的极短篇,精炼的叙述加上生动的对话,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即可领悟人生的道理。而这生动的对话最能彰显人物个性,揭示寓意。因为在寓言中,寓体的语言大多是夸张的,其思想和话语表现出其无知和可笑。如,自相矛盾一文中,寓体前后的语言为“我的矛

8、十分锐利,不论什么盾都能戳得穿!”“我的盾非常坚固,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种带有强调意识的重复句式,让我们一眼就感觉到主人公前后的矛盾,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因而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揭示文章的寓意。 三、启发学生揭示寓意: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具体方法如下: (一)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对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二)从分析关键性的句子中揭示寓意教学寓言应特别重视抓住

9、课文的关键词语、句子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寓意。如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及其后来见到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的道理。 (三)从分析现实去揭示寓意 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语言的艺术形象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方向错了,会适得其反。 总之,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寓言故事

10、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魅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对今后的语文学习(作文、阅读)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把握好寓言故事特点及其蕴含的深刻道理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教学内容的体系和目标,确立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特点,专研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板书设计。并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去学习理解寓言故事所要告诉他们的东西。 寓言故事一般短小,精悍,故事生动,语言简洁,又有各种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很适合进行朗读训练。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朗读占有很大一部分,朗读的训练对于寓言的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的寓言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于朗读的

11、训练。要做好朗读的训练在教学中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读正确 读正确就是使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句。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作到流利地读和有感情的读。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体裁,它精练简洁,朴实而又深刻,特别是中国的寓言故事都成就于古代的名家名篇,有很多的名字、地点、词语都相当的生僻。所以在初识故事阶段,教师应进行范读。让学生在正确流利,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激发求知欲。 在实际朗读时,不少学生会出现添字,丢字,或者读错字的现象。碰到这些情况时,就要求学生认真地看课文,做到字字入目,并注意放慢朗读速度,反复练读。并采用

12、分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2、读流利流利的读是在正确的读的基础上做到通顺流畅,能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决定读的速度,力求快慢得当,有节奏读。这一训练要求,主要突出在一些重点词句的朗读上。例如:在狼和小羊一课中,读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这一句话时,学生根据理解,用较快的语速,响亮的语调,读出凶恶,蛮横的语气。而读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一句话时,学生朗读的语速虽快,却会用轻柔的语调,可怜、辩解的语气。3、读得有感情 有感情的读是朗读的第三阶段,它是学生在初步理解思想内容基础上再进一步的读,为巩固词句,求得对整篇课文深入理解的读,它要求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逐步做到有感情。寓言教学中这一目标实现,必须同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联系起来,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其中充分领略寓言故事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魅力,通过一系列的语速、语调、表情等包括非言语因素,来表现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