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3449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摘要:美国语言家萨皮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关键词:英语教学 渗透 文化意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只有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俗,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多方面

2、的内容,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更得体地学以致用。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新课程标准吸收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而不是简单的语言输出(表达)”这就是说,“为交际”应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归缩。美国语言家萨皮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多种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大量地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给他们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做语言的真正主人。一、通过东西方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英语如果能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到“How old are you?”时,我告诉学生,在中

3、国打听年龄很平常,但在国外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她们往往会说“Sorry, its a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显得不礼貌。在会话教学中,常常见到家庭成员之间使用“thank you”“ please”等客套话,学生就觉得很奇怪。一般说来,我们国家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请”等客套用语,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甚至觉得关系上会产生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please ”等是最常见的日常交际用语,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即使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是经常使用。儿女送上一瓶饮料,妻子准备了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

4、u”,公共场合,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别忘了“please ”,别人帮助你什么,你要说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具体语境中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教会学生讲话并不难,教会学生说话得体却不易。说话得体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增强文化交际意识。二、通过词汇学习渗透文化意识单词是英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英语单词在也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在教授单词的同时,也要注意对英语单词背后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在学习pep三年级In the zoo中的动物单词时,我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接着我告诉学生,我

5、们讨厌的猪、鼠等都可能是外国人的宠物。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动物的单词,而且感受到了西方人热爱动物的情感,同时增强了接近自然、保护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又如“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如“丧家之犬”、“走狗”等,而在西方,狗代表忠诚、可靠、英勇和聪明,和狗有关的用语有: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猫,被人们认为是狡猾卑鄙的,有 a cat in the pan (叛徒),cat bury car (攀墙的窃贼)。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正确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

6、习惯。思维文化是由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形成的文化。例如love, dear等词在西方一些非正式场合用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样的词语一般只用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这间。只有了解英美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才能避免“中文思维英语交际”的不良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还要注意挖掘学到单词的多种含义。例如,在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我引导学生来比较颜色在中西方人心目中的不同含义:如“white”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而在中国就意味着“疾病”、“死亡”。“red”红色 ,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就有“red -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

7、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的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这是表示亏损、负债。此外,我还提醒学生去发现,在西方国家有一些单词,它既是颜色,也是姓氏。如“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Brown”布朗,棕色、“Green”格林,绿色等。最后,我采用“大家一起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引入了一些和颜色有关的习惯用语。如:“black tea”红茶,“the white house”白宫,“green hand”意为“新手”,“white night”意为“不眠之夜”

8、,“yellow boy”意为“金币”等“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的。通过比较和补充这些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渗透文化意识比如在上有关水果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设想水果做水果色拉这一西方特色菜,学生不仅学会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子,还了解了西方的饮食习惯。在上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西方人一般不直接拒绝,而是很婉转地说:“Yes, Id love to, but not now.”但西方人并不是在任何事上都表现出婉转的,如在学习“Heres your pre

9、sent. Open it and see.”这些句子时,我让学生收到礼物后立即打开,体验收以礼物时的惊喜,并表达谢意,而中国人则不习惯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物。生活化的活动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语言运用能力,也感受了英美文化的气息。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家所说的: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生活化的语言活动具体地诠释了源于生活水平、用于生活的语言教学原则。四、通过课外资料潜移默化渗透文化有效利用课堂是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仅仅凭

10、每天课堂的 40 分钟,要让学生真正地全面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是勉为其难,所以教师也可以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1. 观看英文版动画片或资料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一些能体现英语国家文化色彩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也可以利用电视来观看一些简单的英语动画片,听一些简易的英语新闻,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读一些体现英语文化的简易英文读本等。2. 环境熏陶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这样学生永远也学不会主动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我们应该让学生们置身于一个有着极厚的文化氛围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会自发地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

11、。(1)班级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教室的布置上要多多体现出英语的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室设立“English Corner”,这个地方将是学生作品的展览地点,一篇让自己满意的英语小作文,一段你喜欢的英文句子,一张有意思的英文小剪报,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解说介绍(2)校园环境如果环境的熏陶只限于教室,那是不够的。英语的学习需要一个大的环境。我们的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走出校门,他们除了老师的作业,说英语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我们在学校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英语的大环境。我们把学校里的一些标志、警示用语等换成中英文双语标志,把学校的一些花草树木挂上“

12、名片”,引得学生不由自主的去研究一番。五、通过主题活动渗透文化意识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我们经常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在新年联欢会上,唱Happy New Year,制作贺卡互相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学生听听歌曲Silent 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再互赠礼品,感受友情和亲情。西方有个Valentines Day(情人节),通常我们认为这是情人之间的特殊日子,忌讳向孩子提及,而我告诉学生:在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人人可为此庆祝。并让学生自制爱心卡,送给朋友、

13、老师、父母或任何喜爱的人。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教唱Valentines Day,让学生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和动物、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此刻情人节的含义已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延伸。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才能让他们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教师要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进行文化教育,使学生飞得更高,更稳,让孩子做语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 【参考文献】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师大出版社,2001(7)2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3杜春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2)4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7)5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6邓炎昌等.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3)7吴有富.外语与文化研究,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10)8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