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2829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a清洁能源公司现场安全员培训教材:安全防护技术概述-122页(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A集团现场安全员培训,安全防护技术概述,事故的特征,防止伤亡事故的原则,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培训内容,人身伤亡事故,1,2,3,4,实施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的组织原则,5,一、人身伤亡事故,1、事故的定义 伤亡事故是个人或集体在生产活动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致使人身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现象。伤亡事故分轻伤、重伤和死亡。 2、事故的划分 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划分,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6.1实施)把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

2、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上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说明:“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一、人身伤亡事故,3、企业职工重伤事故的范围和伤亡事故分类 (1)重伤事故范围 根据(60)中劳护文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故的意见:凡有下列情情形之一的,均作为重伤事故处理 一、经医师诊断成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二、伤

3、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手术才能挽救的; 三、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 四、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五、眼部受伤较剧,又失明可能的; 六、手部伤害 1、大姆轧断一节的; 2、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只各轧断一节的; 3、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展的残废的可能的;,一、人身伤亡事故,七、脚部受伤 1、脚趾断三只以上的; 2、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的残废的可能的; 八、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4、九、凡不在上述范围以内的伤害,经医师诊察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政会同基层工会作个别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由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 (2)伤亡事故分类 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5.1 轻伤事故 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2 轻伤事故 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一、人身伤亡事故,5.3 死亡事故 (1)重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2)特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GB672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内容:几个名词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

5、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千人经济损失率;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经济损失程度分级:一般损失1万元以下、较大损失110万元、重大损失10100万元、特大损失100万元,二、事故的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 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三、防止伤亡事故的原则,1、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是由于人和物的异常接触造成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事

6、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上的缺陷。 潜在危险性的存在,人们在生产作业中的设备、生产工具、生产的产品、生产环境、工作过程、自然条件等。 2、安全生产的规律(5条规律) 安全生产受经济规律制约的规律 劳动条件适应人的特点的规律 安全生产持续改进的规律 物质技术基础与劳动条件相适应的规律 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规律,四、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1、消灭潜在危险的原则(或增强本质安全的原则) 2、降低潜在危险危险因素值的原则 3、距离防护原则 4、时间防护原则 5、屏蔽原则 6、坚固原则 7、薄弱环节原则 8、不予接近原则 9、闭锁原则 10、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 11、警告和停止信息原则,五、实施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的组

7、织原则,1、计划性原则 2、效果原则 3、反馈原则 4、阶梯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不得混放并存的原则 7、单项原则 8、同等原则 9、责任制原则,XA集团现场安全员培训,危化企业防火防爆,爆炸的基本知识,生产运行中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培训内容,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1,2,3,4,工厂安全设计,5,消防知识,6,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一、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按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二、生产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的划分 依据: GB50058-92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

8、设计规范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 1、爆炸性气体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体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2、释放源 (1)连续释放源,预计长期释放或短时频繁释放如以下情况: 固定顶贮罐中的易燃液体的表面; 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 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蒸汽的自由排气孔或其它孔口。 (2)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或偶

9、尔释放,如 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易燃液体容器的脱水系统; 取样点。 (3)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即使释放也是偶尔短时的,如 法兰口、管接头; 不能释放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 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它孔口; 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的取样点。,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3、按释放源分为 (1)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 (2)存在一级释放源的为1区; (3)二级释放源的为2区 4、符合以下四条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 (1)没有释放源,且不可能有易燃物质侵入的区域; (2)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10%; (3)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明

10、火的设备附近,或炽热部件的表面温变区域内易燃物质引燃温变的设备附近; (4)在生产装置区域外,露天或开敞设置的输送易燃物质的架空管道地带,但其阀门处按具体情况定。,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5、爆炸性粉尘环境 (1)爆炸性粉尘种类。生产中出现以下四种爆炸性粉尘: 第一种爆炸性粉尘,如镁、铝、铝青铜等粉尘,这类粉尘即使在空气氧含量很低时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时能产生剧烈的爆炸; 第二种是可燃性导电粉尘,是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尘; 第三种是非导电性粉尘,如小麦、玉米、硫磺等; 第四种是可燃纤维,如棉花、麻、丝、人造等纤维性粉尘,与空气中的氧起

11、发热反应而燃烧。,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2)按引燃温度分组的情况 (3)分区,根据爆炸性粉尘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危险分区: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11区:有时将积累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4)在有粉尘的生产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区域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 装有良好除尘效果的除尘装置,当该除尘装置停运时, 工艺机组能联锁停车; 设有为爆炸性粉尘环境服务,并用墙隔绝的送风机室,其通向爆炸性粉尘环境的风道设有防止爆炸性粉尘混合物侵入的安全装置,如单向流通风道及能阻火的安全装置; 区域内爆炸性粉尘浓度不大,并且是在排风柜内或

12、风罩下进行操作。 将易燃易爆场所分为类( )区是安全上常用的评价火灾危险性的方法。,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6、火灾危险环境 (1)在有火灾危险性环境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可燃物质宜为下列四类: 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 可燃粉尘:如铝粉、焦炭粉、煤粉、面粉、合成树脂粉等 固体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等 可燃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等 (2)火灾危险区域的划分(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险程度和物质状态的不同,按下列规定分区) 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22区:具有浮悬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

13、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3区:具有固定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三、燃烧的条件及特征 1、着火极限 气、液、固可燃介质在适量的助燃剂存在的环境中,遇到足够的着火能源即可着火燃烧。对于可燃气体来说与助燃空气混合燃烧有燃烧极限。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又有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点燃并传播火焰。可燃气体或助燃的空气中的氧二者之一的浓度严重降低,均能使燃烧反应速度减小并使释放的热量不能补偿损失而使燃烧停止下来,这就是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过低或过高不能顺利着火的原因。我们把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着火极限或燃烧极限。,第

14、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法国燃气协会主席P.德布尔博士曾来华讲学(20多年前)时曾提供了几种单一气体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着火极限,这里只列出空气中的。,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2、闪点、着火点、自燃点 当火星或火焰使液体上部的蒸气空间发生瞬时的闪火时,液体自身的温度为该液体的闪点。NFPA(美国实验与材料协会)规定:闪点就是液体能放出足够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液体的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当液体的温度升高到超过闪点并达到液体放出的蒸气点燃后足以继续燃烧时则称该温度为着火点。 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至超过着火点,可达到不用火种即能着火的温度,则这个温度叫自燃点。 以乙醇为例,说明闪点、着

15、火点、自燃点的区别 以上闪点、着火点、自燃点均对可燃液体而言,可燃气体、固体闪点无意义。对固体而言,加热至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之为它的燃点,即着火点)。,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下面给出一些物质的闪点、着火点(燃点)以警示现场作业人员生产现场不得抽烟和存放这些物质的必要性。,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再给出几种可燃物质的自燃点,以警示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在高温管线、设备、采暖设施上搭晒带有这些物质的抹布及在高温环境存放这些物质。,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3、引燃源 (1)加压气体在泄漏时产生静电火花 (2)人体静电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3)液体燃料流动时的静电着火 以汽

16、、柴油液体燃料为例,加注流速快慢与油面电位的关系由下表说明 流速选择经验公式:V=0.8/d V:流速m/s;d:管径m,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明流注油和暗流注油试验结果: 明流注油比暗流注油,油面电压高; 暗流注油时,出油口捕到液下愈低,油面电压愈低; 当油因摩擦产生较多的静电荷时,暗流注油防止静电荷的效果好。 运输过程中,车辆行驶燃料在槽车内剧烈搅动,与罐壁的摩擦使燃料带上静电。道路不平、车速快,燃料搅动的越剧烈则带的静电就越多。 (4)涂铝漆的铁和钢 (5)水成为引燃源,第一讲火灾爆炸的基本常识,四、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五、火焰的传播 火焰传播是指火焰从火源处借助在燃烧极限区内的可燃混合物的传输而扩散的过程。我们用下图来描述火焰的传播。 图中圆管含有甲烷与空气的可燃混合物,当左端第一层温度达到着火温度时,其右侧相临的气体混合物被加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温度时也开始了燃烧,放出热量再加热右侧气体混合物,达到着火点后继续燃烧。燃烧就这样逐层的传递下去。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火焰传播测定器,利用管中火焰的传播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