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52761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基础2.1.1 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2.1.2 掌握小学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2.1.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分析和指导教育教学。2.1.4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2.1.5 了解小学组织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小学教育我国小学教育特点1,基础性。表现在: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全民性。从狭义上讲,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3,义务性。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

2、费性、公共性、基础性。4,全面性。包含着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5,活动性。6,趣味性。7,启蒙性。主要表现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小学的组织与运行学校管理概念: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务行政管理。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3,教学工作管理。核心。4,总务工

3、作管理。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以及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教学工作管理,主要内容和方法: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过程1,计划。起始环节,制定学校工作计划。2,实施。中心环节。3,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自上而下的检查和自下而上的检查、互相检查和自我检查。4,总结。分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做好总结需注意:总结要以实际效果为依据。要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要抓

4、住重点问题进行总结。要善于依靠群众。总结工作要与交流经验、评选先进、表彰先进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总结效果。学校管理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系统性原则。7,动态性原则。8,效益性原则。9,责任制原则。方向性原则的要求:明确目标。把握全局。平衡内外。民主性原则的要求:树立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的思想。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把民主和集中统一起来。系统性原则的要求:抓住中心,带动全体。全面安排,协调配合。学校管理的方法一,行政管理方法。1,要突出学校管理目标导向。2,要适当集权,做到大权独揽、小权分散。3,要按照系统

5、原则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保证集权的实现和指令的贯彻执行。4,要处理好跨度和层次的关系。5,要责权一致。6,要提高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素质。二,法律方法。1,要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2,依法治校要保障学校自主、教学自由。3,要树立法治的权威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人人知法、守法。4,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规章与学校制度的宣传。5,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三,思想教育方法。1,要有科学性。2,要有针对性。3,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4,保持思想教育工作的“弹性”。5,说服教育和其他方式相结合。四,经济方法。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要提高运用经济方法的科学化水平,讲究经济

6、方法的有效性。要综合运用经济方法,如结构工资制度、福利待遇等。五,学术方法。学校管理的途径基本途径是沟通。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的功能: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学校组织(我国小学的组织)结构模式:1,直线型学校组织。2,职能型学校组织。3,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最常见。4,矩阵型学校组织。5,事业部型学校组织。基本形式:校长负责制。校长领导下的“两处一室”或“三处一室”。组织机构包括:行政性组织机构和非行政性组织结构。实施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1,要坚持党的领导。2,正确处理党政关系。3,正确处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4,正确处理校长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5,切实建立制约机制。6,要做到

7、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能。7,提高校长自身的素质。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1,完善行政管理体系,正确厘清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2,健全法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扩大民主参与,加强民主决策;完善监督检查和制约机制,规范校长权力运行。3,完善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办法。4,推进专业评价,强化外部监督。小学组织机构及运行必须满足的条件: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校、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1,学校组织结构网络化。2,学校组织结构一体化。3,学

8、校组织结构人情化。4,学校组织结构个性化。课程课程的意义与作用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依据。6,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课程类型1,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杜威)。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

9、程三种形态。3,根据对学生学习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4,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5,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由杰克逊在班级生活提出,包括几个方面:1,观念性隐性课程。2,物质性隐性课程。3,制度性隐性课程。4,心理性隐性课程。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1,普及型。2,基础性。3,全面性(发展性)。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一,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泰勒。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10、(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泰勒原理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课程内容一,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二,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规定了学

11、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三,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的组织方法有逻辑式组织、心理式组织、折衷式组织。编排方式有:螺旋排列式、直线排列式、过渡式排列方式。课程标准的结构: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项内容。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

12、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项。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关系1,直线式与螺旋式。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课程资源概念: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类型:1,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3,按载体形式的不同,分为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4,按价值取向的不同,分为教授化课程资源和学习化课程资源。5,显性课程资

13、源和隐性课程资源。课程目标概念: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社会的研究)。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三维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与传统的“双基学习”。2,过程与方法 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

14、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实施概念:是将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提倡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主要观点: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4,加强师生相互交流和沟通。课程评价概念: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的一种活动。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常见的课程评价模式:泰勒“课程评价之父”的目

15、标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价模式。课程结构概念:指课程各部分有机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特征:1,客观性。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人工结构。但课程结构并不是课程设计者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2,有序性。课程结构的有序性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则性。3,可转换性。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转换,中小学课程才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4,可度量性。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