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1162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年级历史模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总60分)1、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2、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

2、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汪精卫政权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年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

3、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4、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等,政府对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以资鼓励。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府全力打造名牌企业从而渡过危机 B国家干预经济调节供需矛盾C罗斯福总统关注民生倡导消费 D充分说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的有效性5、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

4、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历史原因是( )A美国支持台湾两岸对峙 B中华民族饱受蹂躏力图振兴C美苏对峙 D新中国经济落后国防空虚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7、世界银行

5、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2010年4月世行发展委员会会议通过改革方案,规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这一改革( )A.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B.改变了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C.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体现了世界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的趋势8、据统计:自1985年起,珠海市放开蔬菜、生猪、禽蛋、水产等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实行随行就市,刺激了生产,使上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从1986年起,属于市以上管理价格的商品从原有140多种降为59种。这表明( )A.珠海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于1985年 B.珠海逐渐

6、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珠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D.珠海“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格局形成9、世界各国GDP总值与中国的对比(各国倍数以中国当年GDP总值为基数) 对上表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深受“左”倾错误影响而停滞不前 B说明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C日本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并赶超了美国 D欧盟的建立促进西欧经济迅速发展10、1953年,负责经济的陈云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最终,国家选择了( ) A 实行“统购统销” B进

7、行土地改革 C实施“一五计划” D推动公私合营11、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12、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

8、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1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14、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

9、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15、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反映了现代

10、农业的发展方向16、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17、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由此可见,该运动和罗斯福新政相似之处( )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 B政府实行企业

11、破产保护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D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模式18、“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締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全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19、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正常平衡完全足以应付在我们面前的史无前例的任务。但是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这种史无前例的要求和需要,也有可能要求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

12、那种正常平衡。”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重在A协调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 B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保障劳工阶层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D维护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20、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0142015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年级开学历史模

13、考试题答 题 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总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2、 材料解析题:(共2题,总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截至2001年)年份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开始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安徽、四川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后在全国推广。1980年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

14、头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被破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1987年中共中央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989年中共中央开始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