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0457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4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法”课李晓萍绪论部分说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思法”课) 李晓萍 绪论部分说课,本章节约12次课,即约34课时,绪论部分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师的说课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整个过程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把握和运用。所以,今天我就从对“思法”课绪论的设计来说说我是怎样备课的。,第一阶段设计:导课 (约56分钟),课前:连续播放歌曲:牵手 (拉进师生的距离) 上课铃响之后,播放视频感恩的心 【回首人生路】(培养感恩心、责任感、新的人生起点) (因为我们的课通常是对入学的新生开设) 教师导入:缘分让我和大家相识,从今天开始,希望大家怀着一颗“

2、感恩的心”与我“牵手”走过这一学期,也与南化院走过3年或4年的大学生活。 (设计的宗旨和目的:改变学生一贯对政治课的古板、枯燥的刻板印象,形成新的刻板印象,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拉进师生距离。),第二阶段设计: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约20分钟),先让同学们如实回答我的一个问题: “当你们拿着这本书走进这个教室的时候,你们觉得会学到什么吗?” 顺着他们对问题的回答,我会向他们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分析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暗示他们的身份角色的改变,学习方法要变化) “旧三观”与“新三观”(让他们打开书本封面), 这门课不是单纯两门课的合并。 (在这里,我会将这门课教材的完

3、成过程向学生解释,是教育部、中宣部对大学生思想人文素质的关心,体现中央领导人对我们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因为他们是我们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构筑他们的责任心,并向他们提出对成人与成才的思考) 在这里我会布置一项任务,与是一个作业:即每人每学期至少做5件好事,事情大小不限。 本书的逻辑结构 本书由珍惜大学生活的绪论部分开始,分别由第一部分(13章):思想教育、第二部分(46章):道德教育、第三部分(7、8章及5、6章部分内容):法制观教育,最后凝结成对大学生的希望的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结束,也体现了本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 (设计的宗旨和目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与学生一起进行教材分析,告之

4、学生开设这门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第三阶段:绪论主体部分(约70分钟),1、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15分钟) (这是一个重点的内容,我会在这里用一些事例来向学生说明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5分钟) (这一部分主要是联系他们的实际,用一些日常事例来强调自理能力和金钱的管理能力等)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5分钟) (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优良学风 2、肩负历史新使命 (10分钟) 帮助学生分析新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新的使命感。 3、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15分钟) (这是本课程的主线),第四阶段:训练与思考的案例

5、分析 (约45分钟),通常我会用两个正反案例:一是考上大学后的迷茫(主要通过中学的优等生小王和小刘不能适应大学生生活的事例);一是大学校园里的“父子协定”。 (通过演讲、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新的人生起点的看法,从而激起他们对自己今后学生生活的打算,为下一部分的理想与信念的内容打下伏笔。),自我总结: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育部制订的大纲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甚至我会根据我上的不同班级的特点,联系他们的实际,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将说教灌输与引导启发结合起来。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始终有一个总的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

6、,以对学生的关怀入手,带领学生自主思考。思考自己的学业、思考自己的人生!,我的困境:其实我们这门课是一个看似“没用”,但实际上我认为是非常有用的课,要不然党和国家也不会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改革这门课程了,并且全国所有高校全都开设。我的困境就是,我们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也习惯这样的思维,我在想其实我们这门课也可以考虑实践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我们职业学校的特点。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势必就需要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如教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的实践计划安排和我们理论相结合,以便协调,如果做到这样,更能彰显我们职业学校的特点。 (我们学校不是在备战211高职示范吗?这其实是一个亮点。) 最后补充一点的是:其实在我的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结尾还是以音乐为结束的,是真心英雄。但实际情况是前面的教学设计完成的还不错,最后因为考试而并不能达到我的初衷。,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