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814834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列传学案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列传学案班级 姓名 制定人: 审核人: 主任签字: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1.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 争宠而心害其能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4. 屈平属草稿未定5. 因谗之曰6. 平伐其功7. 王怒而疏屈平8.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9. 谗谄之蔽明也10. 邪曲之害公也11. 方正之不容也12.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13. “离骚”者,犹离忧也14.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15.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16.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17.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8.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19.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0.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21. 令张仪佯去秦22. 厚币委质事楚23. 楚诚能绝齐24. 使使如秦受地25. 张仪诈之曰26.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7.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28. 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29. 怀王卒行30. 亡走赵,赵不内。31.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32.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33. 屈平既嫉之34. 眷顾楚国35.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36.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37.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38.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39.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40.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1

3、.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二、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3. 屈平不与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5. 父母者,人之本也6. 人穷则反本7.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8. 举类迩而见义远9.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10. 屈原既绌。11. 乃令张仪佯去秦12.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13.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看 ppt)14.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15.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1

4、6.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17.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18.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9. 顷襄王怒而迁之。20.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21.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22.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23. 新沐者必弹冠24. 受物之汶汶者乎25.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3. 此不知人之祸也。4.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5.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四、解释下列多义词1. 穷 .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公孙衍穷张仪.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2. 顾 . 赢得仓皇北顾. 顾野有麦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顾玩.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 致 . 致敬亭于幕府.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驾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衡善技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4.

6、 卒 .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初,鲁肃闻刘表卒.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五万兵难卒合5. 城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黑云压城城欲摧. 令天下县邑城.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6. 自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吏士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 举事而材自练者,功分明. 有朋自远方来. 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律令烦多自明习者不知所由. 自非朝廷侍从之列,食口稍众,未有不兼农商之利而能充其养者也.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五、解释下列成语1、怀瑾握瑜: 2、博闻强志: 3、随波逐流: 4、弹冠振衣: 5、与世推移: 屈原(蔡琴)他们说你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

7、的灵魂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像的那般寂寥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湿的江底还是期盼著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你遗忘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也许等待著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实词1.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记忆;明白通晓;治理得好,太平;无秩序,不太平;熟悉;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2. 争宠而心害其能 妒忌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4

8、. 屈平属草稿未定 zhu3,写作5. 因谗之曰 谗言6. 平伐其功 夸耀7. 王怒而疏屈平 疏远8.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痛心9. 谗谄之蔽明也 进献谗言的小人;蒙蔽;贤明的人10. 邪曲之害公也 邪恶不正的人;陷害;公正的人11. 方正之不容也 方正的人12.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深13. “离骚”者,犹离忧也 遭遇忧愁;通“罹” ;忧愁14.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指处境困难;通“返”15.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悲痛16.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由于17.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阐明;广大崇高;条理系统;没有;通“现”18. 其文约,其辞微

9、,其志洁,其行廉。 文字,文辞19.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通“旨” ,意图;事物;近20.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像蝉一样;蜕壳;来21. 令张仪佯去秦 假装22. 厚币委质事楚 礼物;呈献;通“贽” ,见面礼23. 楚诚能绝齐 果真24. 使使如秦受地 使者;到25. 张仪诈之曰 骗26.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第二年;介词,和27.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最终;让离开28. 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还;通“返”29. 怀王卒行 终于30. 亡走赵,赵不内。 逃走;通“纳”31.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到;终于;在;承接3

10、2.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责备;因为33. 屈平既嫉之 恨34. 眷顾楚国 思念35.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希望;使存36.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37.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最终38.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件连着一件39.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形体;容貌40.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效法41.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最终;被二、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表并列,就2.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连词,和3. 屈平不与 动词,给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

11、立性5. 父母者,人之本也 结构助词,的6. 人穷则反本 连词,承接7.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连词,来8. 举类迩而见义远 连词,表转折9.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连词,表转折10. 屈原既绌。 副词,已经11. 乃令张仪佯去秦 连词,于是12.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连词,并列(?因果)13.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看 ppt) 动词,到;介词,通过;连词,并列;介词,对14.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连词,来15.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连词,来16.

12、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指示代词,这;连词,并列17.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连词,因为;介词,被动18.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介词,向19. 顷襄王怒而迁之。 连词,承接20.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介词,对;连词,并列21.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连词,并列22.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连词,并列23. 新沐者必弹冠 助词,动词+者,的人24. 受物之汶汶者乎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25.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连词,承接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动句2.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被动

13、句3. 此不知人之祸也。 判断句4.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被动句5.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句四、解释下列多义词7. 穷 .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困窘,处境困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贫困.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 寻求到尽头. 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辟、荒. 公孙衍穷张仪 困窘.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穷冬、严冬8. 顾 . 赢得仓皇北顾 回头看、回头. 顾野有麦场 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问、拜访.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顾惜、顾念.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

14、.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但是. 顾玩 仔细端详.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表示轻微转折.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难道9. 致 . 致敬亭于幕府 送达、送来.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表示. 驾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取得.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招引、引来. 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招纳、招引.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使、使. 衡善技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尽、极.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意态、情趣10. 卒 .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步兵、士兵.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初,

15、鲁肃闻刘表卒 死.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终于. 五万兵难卒合 通“猝” ,突然、仓猝11. 城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城墙. 黑云压城城欲摧 城墙. 令天下县邑城 修筑城墙.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城邑12. 自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己. 吏士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 自如: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举事而材自练者,功分明 自然. 有朋自远方来 从. 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由于. 律令烦多自明习者不知所由 即使. 自非朝廷侍从之列,食口稍众,未有不兼农商之利而能充其养者也 假如.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主动五、解释下列成语1、怀瑾握瑜: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2、博闻强志: 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 “博闻强识”3、随波逐流: 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4、弹冠振衣: 拂除帽子上的灰尘,清洁服装,表示洁身自好 5、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