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47737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车身变形测量矫正与修复,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第一节 车身检验 第二节 车身测量 第三节 车身损坏诊断 第四节 车身变形矫正 第五节 轿车车身修复 第六节 车身板件的更换和安装,汽车发生碰撞会给车身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变形将以不同类型的形式出现。对于直接损伤的诊断似乎比较容易些,但对于波及损伤、诱发性损伤等的诊断就需要通过车身变形的倾向性分析进行诊断。 1)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 由于承载车身没有车架,壳体主要是用薄板类构件组焊接或装配起来的,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对整体变形的影响一般都比较大。碰撞冲击波作用于车身的各个构件上,使冲击能量不断地被吸收、衰减,最终以不同的变形体现出来。

2、(1)前车身的变形倾向。前车身主要由翼子板、前段纵梁、前围板及发动机罩等构件组成。大多数轿车的前部,装有前悬架及转向装置等总成,当汽车受到正向冲击时,也靠前车身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 前车身的变形主要是由正面碰撞事故造成的,其变形倾向与冲击力的大小、方向和碰撞对象相关。 较为轻度的正面碰撞,一般会使车前的保险杠及其支架受到直接损伤,并首先波及散热器边框、翼子板、发动机罩锁支架等;由此还会诱发前轮定位失准等。较大一点的碰撞力,会使直接损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翼子板与车门挤到一块使车门启闭困难;发动机罩的铰链翘起并触及前,变形的倾向性分析,围板;前段纵梁发生弯曲并引起前横梁的变形,使前轮定位严重失准

3、。更严重的碰撞则会使保险杠、翼子板、散热器、纵梁等严重损坏,冲击力波及的结果使窗柱、车门前柱弯曲,前横梁、发动机支架等错位,并诱发车门下垂、车身底板和前围板拱曲等。 (2)后车身的变形倾向。后车身的主要载荷来自于汽车后悬架,尤其是对于后轮驱动的车辆,驱动力通过车桥、悬架直接作用于后车身上。 后车身的变形主要是由于倒车或追尾事故造成的,其变形规律和损伤倾向与前车身大致相同。 追尾碰撞不仅会使保险杠、行李箱等发生严重损坏,也会使拱形梁弯曲、后悬架失准。当然,更大的冲击力及其波及作用,同样也会导致车身壁板、底板、后围板乃至车顶、窗柱、门柱等的变形。需要在诊断过程中对损伤的性质、严重程度等认真鉴别。

4、2)车架的变形倾向 汽车的车架与骨架是整车的基础,汽车车架的变形主要因碰撞、翻车、过载而致,一般可以分为弯曲和扭曲两大类。但在实际变形中往往还伴有皱褶类的损伤,这是几种简单变形的综合体现。 (1)车架的弯曲。车架的弯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方向上的弯曲,另一种是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其中,前者多为正面的碰撞所致,而后者则是由侧面的冲击所引起的。,(2)车架的扭曲。车架的扭曲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方向上的对角扭曲(也称菱形),另一种是垂直方向上的扭转。其中,前者多为偏离车架中心线的角碰撞引起的,而后者则为垂直方向上非对称性冲击载荷所致。 当车架的一角在垂直方向受到剧烈冲击时,如高速上下台阶或重载状

5、态 下的过度颠簸等,都有可能使载荷大大超过车架的扭转刚度,从而导致车架发生永久性的扭转变形。 较为严重的扭转变形,可使车身四周的离地高度发生变化。因为这时车架所形成的扭转力,已经达到了足以克服空载状态下悬架弹力的程度。所以,有时将这种现象误诊为悬架方向的故障,即使几经处理,其离地高度也很难达到均等就是这个原因。当然,也不能将悬架弹簧的弹力不均误诊断成车架的扭转变形。在检验车身的离地高度时,一定要先排除悬架弹簧的弹力不均的问题。,车身测量的控制点用于检测车身损伤与变形的程度。车身设计与制造中设有多个控制点,检测时可以技术要求测量车身上各个控制点之间的尺寸,如果误差超过规定的极限尺寸时,应设法修复

6、使之达到技术标准规定的范围。,对车身进行整体矫正时,可根据上述控制点的分布将车身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图4-2),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基于车身壳体的刚度等级和区别损伤程度,分析不同控制点及其在车身测量基准中的作用和意义。,四车身的检验 1.发动机罩和锁扣,打开发动机罩检查,检查罩锁口是否平稳解脱,罩锁扣钢绳工作是否正常,罩铰链行程是否合适,罩支撑柱工作是否可靠。,(1)检查门开闭时对其他部位有无挂碰,从打开直至停下应运转自如,门铰链工作状况良好,闭合时应能可靠地锁紧,闭合后立缝间隙应符合要求; (2)升起、降下门玻璃时应无异响,不发卡,无过重现象。 3. 后行李舱 开闭动作是否圆滑,锁紧机构是否正

7、常,铰链是否松旷,闭合时后行李舱盖与后挡泥板的间隙及高度差应符合要求。,2车门,车架变形检验方法如图4-16所示。把测量杆悬挂在车架主要基准尺寸测量点下(图中所示各点),通过测量杆的中心上下或左右扭转变形状况来检查。,4车架,二车身变形测量法 1.钢卷尺、专用测距尺测量长度,测量距离所使用的量具是钢卷尺、专用测距尺等。钢卷尺测量简便、易行,但测量精度低、误差大,仅适用于那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尤其是当测量点之间不在同一平面或其间有障碍时,就很难用钢卷尺测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如图4-4(b)所示。使用图4-4(a)所示的专用测距尺,可以根据不同位置将端头探入测量点,应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用

8、钢卷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时,可从孔的边缘起测量以便于读数,如图4-5(a)所示。 注意: 当两孔的直径相等且孔的变形忽略不计时,可用孔的边缘间距代替中心距,如图4-5(b)所示;但当两孔的直径不同时,如图4-5(c)所示,则中心距A=B+(R-r)或A=C-(R-r)。,车架发生变形时也可以运用测距法进行测量,如图4-6(a)所示。将车架置于平台上并按一定的高度支稳,用高度尺逐一测量各基准点与平台的垂直距离,就可以分别得出车架垂直方向上的相关参数。有些图样或技术文件,按图4-6(b)所示的方法标定参数。在没有专用测量架的条件下,也可使用测距法来测量,但要先利用三角函数法或勾股定理进行相应的计算。,

9、在修理过程中,对于关键的基准点必须多次测量并做好记录。在拉拔作业中,每拉拔一次应做好记录,以便修理人员能够掌握作业的情况。常用的记录表格见表4-1,表中A、B、C等表示各尺寸代号,如图4-7所示。,车身的许多变形尤其是综合性变形,用测量长度往往体现得不十分明显,所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够直观。如当车身或车架与汽车纵轴线的对称度发生变化时,就很难用测距法对变形作出准确的诊断。如果使用中心量规,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类测量问题。常见的中心量规有平行杆式(见图4-8)和吊链式(见图4-9)。,2中心量规,如图4-10所示,将平行杆式定中规悬挂好,通过检查定中销是否处于条轴线上以及定中规尺面是否相互平行,就可

10、以判断车架是否弯曲、翘曲或扭曲变形。图4-11所示是利用吊链式中心量规检查车身壳体骨架变形。,(1)扭曲变形首先应检测的是扭曲变形 扭曲是车身的一种总体变形。当车身一侧的前端或后端受到向下或向上的撞击时,变形就以相反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朝另一端发展。与此同时,车身的另一侧将发生正好相反的变形,这时就会呈现真正的扭曲变形。,(2)下陷变形 下陷变形是指前围部位发生低于正常位置的一种变形。前横梁处也可能会出现下陷变形,表现为前梁两端的距离比正常值短,中部降低。,(3)侧倾变形 当车身前段、中段或后段发生侧向变形时就存在侧倾变形。 检测侧倾变形需要使用三个自定心规。,四、汽车碰撞诊断的基本步骤 (1

11、)了解受损汽车车身构造的类型。 (2)目测确定碰撞的位置。 (3)目测确定碰撞的方向及碰撞力的大小,并检查可能有的损伤。 (4)确定损伤是否限制在车身范围内,是否还包含功能部件或元件的损伤(如车轮、悬架、发动机等)。 (5)沿着碰撞能量传递路线一处一处地检查部件的损伤,直到没有任何损伤痕迹的位置。例如,通过检查车身外部板件的配合间隙来确定支柱是否损伤。 (6)测量汽车的主要元件。对于小的碰撞,可以通过比较车身尺寸图表上的标定尺寸和汽车上的实际尺寸来检查,简单的测量检查可以用一个轨道式量规、定心量规来比较车身上的尺寸。对于比较复杂的车身损坏,除用定心量规等测量工具检查外,还需要用三维测量系统检查

12、悬架和整个车身的损伤情况。,第三节 车身损坏诊断,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车身受力与操作分析 车身式车辆损坏 车架损坏类型,一车身受力与操作分析,前侧中间处受外力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容易使左右罩板向内侧拉伸,因此应重点检查下述部位: 左右罩板配合处附近; 前横梁与左右侧梁的装配连接处附近。,二车身式车辆损坏 1.前部损坏,前部损坏是由于车头撞上另一辆车或其他物体引起的损坏,碰撞力大小取决于车重、车速、撞击物以及撞击面积。如果碰撞不大,将造成保险杠后移,使前侧梁、保险杠座、前翼子板、散热器支座和发动机罩锁支柱等发生弯曲变形。 如果碰撞进一步增加,前翼子板将被撞到前门上,发动机罩饺链将上弯,触到发动

13、机罩,前侧梁折皱,与悬架所在横梁接触。如果碰撞再增大,前翼子板围裙和前车身支柱(特别是前门饺链上部区域)将发生弯曲变形,前门可能被撞掉。此外,前侧梁折皱加大,使悬架横梁弯曲,发动机与驾驶室之间的隔板和地板也会变弯以吸收碰撞。 注意:车身前部碰撞时,可能损坏哪些部位?,侧向损坏造成车门、前部侧板、车身中支柱,甚至地板发生变形。如果中部侧面碰撞比较严重,车门、中柱、车门槛板、顶盖纵梁都会严重弯曲,甚至相反一侧的中柱和顶梁纵梁也朝相反方向变形。随着碰撞力的增大,车辆前部和后部都会产生与碰撞相反方向的变形,整个车辆会变成弯曲的香蕉状。当前翼子板或后侧围板受到较大的垂直碰撞,碰撞力会传到撞击点另一侧的车

14、身上。 如果前翼子板中部受撞,前轮将后缩。碰撞力将通过前悬架所在的横梁,传给两侧纵梁。 如果碰撞力很大,悬架部件会损坏,前轮定位将改变。侧向碰撞还会造成转向装置及其支座的损坏。 注意:车身侧向碰撞时,可能损坏哪些部位?,2侧向损坏,顶部损坏是由于落物砸伤汽车或汽车翻滚引起的损坏,顶部损坏不仅局限于车顶板,还可能造成车顶侧梁,后侧围板和车窗的损坏。 车辆翻滚时,车身支柱和车顶板会弯曲,相应的支柱也会被损坏,车下部的悬架会严重损伤,悬架固定点的部件也会受到损伤。根据翻滚方式的不同,还可能造成车身前部或后部损坏,其辨认特征是车门及车窗附近发生变形,易于发现。 注意:车身顶部碰撞,有可能那些部位损坏?

15、,3顶部损坏,4.后部损坏 汽车后部碰撞时其受损程度取决于碰撞面的面积、碰撞时的车速、碰撞物及汽车的质量等因素。如果碰撞力小,后保险杠、后地板、行李箱盖及行李箱地板可能会变形。如果碰撞力大,相互垂直的钢板会弯曲,后顶盖顶板会塌陷至顶板底面。而对于四门汽车,车身中立柱也可能会弯曲。在汽车的后部由于有吸能区,碰撞时一般只在车身后部发生变形,保护中部乘客室的完整和安全。,三车架损坏类型 1.侧弯损坏,侧弯损坏是由侧面碰撞所引起,造成车架或承载车身发生侧向弯曲变形,见图4-18所示。侧弯通常出现在车辆某一侧的前部或后部。,下凹损坏即车架或承载车身上某一段比正常位置低,结构有明显的外观变化,见图4-19

16、所示。,2下凹损坏,下凹损坏由前部或后部的正面碰撞引起,可能发生在某一侧,也可能在两侧同时发生,见图4-20所示。 下凹损坏的明显特征是翼子板和车门之间出现不规则裂纹,裂纹为上窄下宽;还可能出现车门把手处下降的现象。,挤压损坏造成车辆某一部分比正常尺寸短。挤压一般发生在发动机罩或尾箱上,车门不会受压缩短,见图4-21所示。,3挤压损坏,挤压的标志是翼子板、发动机罩、车架或车身还可能上翘,使悬架弹簧座变形,见图4-22所示。 挤压损坏是由正面碰撞造成的,但保险杠几乎不会发生垂直变形。,错移损坏是车辆的一侧向前或向后移动,整个车架或承载车身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错移是由于车体角上受到前部或后部猛烈的碰撞造成的,因为修理太费时间,得不偿失,常常导致承载车身报废,见图4-23所示。,4错移损坏,错移损坏会影响整个车架或车身,而不只是车架纵梁。发动机罩和行李箱、靠近后车轮后侧围板处、乘坐舱或卡车地板也可能出现折皱,而且通常伴随有挤压和下凹损坏,见图4-24所示。,车架的一角上翘,而其对顶角则下折,是整个车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