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46753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资料--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21,1,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慢性病定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视力衰退和失明、听力衰退和失聪、口腔疾病和遗传疾患是另一类慢性病。,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一般为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多因一果); 一种危险因素引起多种疾病(一因多果); 相互关联、一体多病等特点。,2003年死因构成比,全球 中国,慢病(700万),意外伤害(100万),传染病(100万),慢病(3300万

2、),传染病(1800万),意外伤害(500万),心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脑卒中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 2005年10月 预防慢性病 一项重要的投资,慢性病对全球健康的威胁,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 高血压患者1.6亿 高血脂患者1.6亿; 超重者2亿; 肥胖者6000万; 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糖耐量低减2000万,2002年中国六类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六类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超重及肥胖率(%),Criteria for obesity:0-6 years:WHO-Z score,7-17years:WHO Criteria, 1

3、8years: Chinese Criteria Overweight 24BMI28, Obesity BMI28。,我国不同地区7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城乡分别为19.3%和18.6%,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12.6%。,Big city M/S city Class 1 Rural Class 2 Rural Class 3 Rural Class 4Rural,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率(%),DYS High TG Low HDL High Cholesterol,全国四次高血压调查患病率比

4、较,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的相对增长量为30.9%,患病人数的绝对增长量为9千万人。,糖尿病率(%)变化趋势, 20 years,Big City M/S City,超重肥胖率变化趋势,Overweight Obesity 20 years,沉重的负担-影响劳动力人口 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1991及2002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2004年全省主要健康指标,出生率为10.71,死亡率为5.76。 婴儿死亡率11.3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14 平均期望寿命75.99岁。 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

5、与中毒和心脏病,占全部死亡的80%。,浙江省1995年居民死因构成,浙江省2004年居民死因构成,2019/2/21,22,2006年我国死因顺位,资料来源:卫生部新闻办公室,NCD是我国死因构成的首位,2019/2/21,23,我市死因构成的首位(2006年数据),从肿瘤发病情况看,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215.65/10万,城市农村分别为244.79/10万和183.21/10万,35岁以上年龄组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肿瘤种类与死亡情况一致。,全省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从1995年的52.03/10万上升到2004年的66.35/10万; 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1995年

6、的107.14/10万上升到2004年的122.83/10万。 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40.83/10万,城市农村分别为36.70/10万和42.55/10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略高于女性,4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 脑卒中报告发病率183.63/10万,城市农村分别为177.34/10万和189.49/10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3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全省心脑血管病死亡与发病情况,高血压等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 -2002年资料,1、高血压 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80%,估计全省有高血压患者612万; 城市患病率21.78%,农村19.39%; 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 知

7、晓率37%,城市50%,农村27%; 服药率30%,城市43%,农村19%; 控制率10%,城市14%,农村7%。,2、糖尿病 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3.02%,估计全省有糖尿病患者98万。 城市患病率4.12%,农村1.93%。 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2、超重和肥胖 18岁以上居民肥胖患病率5.39%,估计全省有肥胖现患病人175万。 城市5.92%,农村4.78%; 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22.72%,估计全省有超重者740万。 城市超重率24%,农村21%,男性24%,女性22%。,3、血脂异常 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率为24.66%,估计全省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为803万; 城市

8、30.34%,农村21.56%; 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8.34%; 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20.73%;,1、膳食不合理 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缺乏仍然存在。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3.51%;居民钙摄入量576毫克,相当于推荐量的60%。 膳食结构中动物类食物消费过多,谷类消费偏少。全省居民脂肪供能比为30.16%,城市脂肪供能比为34.28%,农村居民为28.16%,(世界卫生组组推荐30%);谷类供能比城市农村分别为36.33%和50.79%,均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奶及奶制品的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2、吸烟 15岁以上居民现在吸

9、烟率为27.28%,估计全省15岁以上烟民888万。 城市21.97% ,农村29.93%; 城市男性46.39%,女性1.54%; 农村男性58.61%,女性1.17%。,3、饮酒 15岁以上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8.07%; 城市22.01% ,农村31.09%; 城市男性42.35%,女性5.01%; 农村男性51.23%,女性11.09%;,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4、体力活动与锻炼 机关、企事业、商业服务类每天静坐工作4.6小时,站2.9小时,行走1.4小时; 农林牧渔水利人员农忙时每天体力活8.7小时,农闲时4.0小时。 参加锻炼为15.12%,城市33.37%,农村6.40%;与世

10、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30分钟中等程度体育锻炼差距非常大。 每天看电视1.91小时,城市农村接近。,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1、人口老龄化 浙江省2000年人口普查,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8.84,进入老龄化,2004年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5.99岁。 2、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肥胖和超重、体力活动少、焦虑、紧张以及关注自己健康等增多。 3、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态环境改变,空气、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破坏。,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1、人口老龄化 浙江省2000年人口

11、普查,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8.84,进入老龄化,2004年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5.99岁。 2、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肥胖和超重、体力活动少、焦虑、紧张以及关注自己健康等增多。 3、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态环境改变,空气、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破坏。,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10个误区,慢性病主要影响是有钱的国家 现实是: 80% 在低或中等收入的国家 低或中等收入国家应该控制传染病而不是慢性病 现实是: 双重负担 双重的应对策略 慢性病主要影响的是富人 现实是: 主要集中在穷人 慢性病主要影

12、响老年人 现实是: 几乎50%的慢性病人在70 岁以下 慢性病主要影响的男人 现实是: 慢性病在男女中的分布是相等的,慢性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现实是: 穷人和儿童 他们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慢性病是不能预防的 现实是: 80% 早死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慢性病预防太昂贵 现实是:其预防措施是非常有费用-效果和廉价的 我祖父又吸烟、又肥胖,但他活到96岁 现实是: 这些都是非常少见的例子 每个人都会死于某一疾病 现实是: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早死,或痛苦地迁延多年,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10个误区,全球慢性病预防控制目标,在未来的10年里,通过努力每年减少2%的慢性病

13、死亡率 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可以实现的。,2019/2/21,42,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2019/2/21,43,高血压危险因素,2019/2/21,44,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2019/2/21,45,可改变的因素,超重、肥胖、膳食高盐、低钾、低钙、长期超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2019/2/21,46,高血压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经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有2次以上血压达到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2019/2/21,47,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临床评估资料采集(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明确患者血压水平分级

14、 明确有无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 明确并存的相关疾病,2019/2/21,48,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2019/2/21,49,影响预后的因素,2019/2/21,50,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2019/2/21,51,高血压危险分层及处理原则(二),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2019/2/21,52,患者男性,50岁。血压135/95mmHg,BMI为24.0,ECG正常,其余均无异常。 请问危险度分级属 。,2019/2/21,53,患者,男性,65岁,吸烟。血压130/100mmHg,BMI为26.5,ECG正常,其余均无异常。 请问危险度分级属 。,2019/2/21,

15、54,患者女性,40岁。血压135/95mmHg,既往有糖尿病史,BMI为25.0,ECG正常,其余均无异常。 请问危险度分级属 。,2019/2/21,55,具有以下1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即可视为高危人群: 1、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 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 5、长期膳食高盐 6、高血糖、高血脂,高危人群的确定,2019/2/21,56,糖尿病诊断、分型,2019/2/21,57,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之一),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三

16、多一少)之一者,并任意时间血糖11.lmmol/L(2O0mg/dl)。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OGTT试验中,2小时后血糖11.lmmol/L(2O0mg/dl)。 必须在另1日三个标准之一复查核实,2019/2/21,58,糖调节异常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损害(IFG) 空腹血糖6.1-7.0mmol/L(l10-126 mg/dl)及OGTT 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140 mg/dl)。 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OGTT试验2小时后血糖7.8-11.1mmol/L(140-200mg/dl)。,2019/2/21,59,糖尿病诊断注意事项,儿童标准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