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36342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案例问答题复习概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郑洪波 主任医师 教授 研究生导师,案例问答答题技巧,1.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2.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3.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 4.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案例问答答题技巧,5.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 6.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

2、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7.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三级诊断技能部分(知识题),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能P4-5) 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能P12)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

3、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三级技能P12)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 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

4、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能P13)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技能P26-29)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

5、;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三级咨询技能部分(知识题),一、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三级技能P53)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 (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二、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

6、握共情技术?(三级技能P60-61)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同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三、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

7、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四、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 1. 具体2. 可行3. 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 多层次统一 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六、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三级技能P73) 1、诊断阶段: (1)建立咨询关系 (2)进行心理诊断 (3)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2、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改

8、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3、巩固阶段: (1)布置家庭作业 (2)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 (3)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 (4)巩固咨询成果 (5)做好追踪研究,七、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三级技能P74-75)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八、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三级技能P75) 包括

9、以下内容: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九、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三级技能P87-88) 1、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2、常见矛盾有: (1)言行不一致 (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3)前后言语不一致 (4)咨访意见不一致,十、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P88) 1、要有事实依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

10、质。,十二、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三级技能P98-104) 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 2、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十三、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级技能P101-104)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

11、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十四、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三级技能P111)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十五、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 (三级技能P112) 1、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3、

12、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是阳性强化法。,十六、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P111-112) 1、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 2、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 3、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 4、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十七、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三级技能P115) 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 (1)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2)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

13、或消除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 (4)其他方法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十八、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是什么?(三级技能P121) 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信念,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 2、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

14、、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十九、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该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 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 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估。 求助者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咨询师的评定。,二十三、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三级技能P143) 1智力正常 2、年龄适宜 3、内容合适 4、人格正常 5、动机正确 6、信任度高 7、行动自觉 8、匹配性好,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

15、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3.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不能自行化解。 4.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5.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 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2、症状表现: 主要心理症状是: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心烦、后悔、委屈、气愤、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躯体症状是: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头昏脑胀。 3、症状由婚姻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4、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但由于现实性冲突所引起。 5、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半年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