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128275 上传时间:2017-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的分析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这是鲁迅先生一个世纪前发出的呐喊。在传统道德下人性光辉的后面,同时也隐藏着封建礼教邪恶的嘴脸。整个一部白鹿原,既有温情脉脉的人道关怀,更有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白嘉轩是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也是读完整部小说之后,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之一。小说从他的青年一直写到晚年,我们说白嘉轩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丝毫也不为过。在小说中,白嘉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既不同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鲁四老爷、冯老兰、钱文贵等地主形象,也不同于闰土、朱老忠、梁生宝等农民形象。我们无法用好坏、善恶、正负来评价他,更无法用阶

2、级的眼光分析他。正是在矛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物独阿特的个性。在此,笔者试引用小说中的有关情节分析一下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对于白嘉轩个体人格的分析,首先是对白嘉轩个体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有助于对白嘉轩其他内容的分析。 白嘉轩是一个有着多重文化内涵的复杂的人物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多重性。 他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换地迁坟、种植鸦片、兴办学堂送子女进学堂读书,他的身上体现出中国文化宽厚仁爱勤俭自律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他是仁义好德正直开明的绅士,他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依附权贵,清静自守,远离是非纷争。表现的是一种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与使命感坚守白家的社会地位,他的行动都是为白家的生存着想。 作为一个以维持封

3、建礼教的族长,具有宗法家族制度所赋予的有形无形的至高权力,他是祠堂内众人拥戴的有形的执法者,是伦理道德观念最具权威的监督者,他在族中乡民的社会心理具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心理畏惧,这也是作为族长的政治魅力与风范,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要。他的言谈举止具有示范性与感召力。他的要求与感召构成乡间的宗法力量,维系着小农经济下的封建秩序。 相对的,他又是时刻算计明争暗斗的豪狠角色,他心计过人巧取豪夺,设计换地滴水不露,广种鸦片聚敛财富,和鹿子霖明争暗斗,处处维护自己利益和名声。他把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对违反封建礼教的人痛下杀手,毫无人性。以封建卫道士自居,但却在私下里干着借嗣求种的勾当。他在竭力维护宗法制度存

4、在、家族利益的同时,又奇特而微妙地与现实政治势力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从三个方面重点分析白嘉轩的形象: 一、他是善良仁义的人。 “学为好人”这四个字是白嘉轩的姐夫也是他的精神之父朱先生最给人常题的四个字,而纵观白嘉轩的一生,也无时不在努力实践这四个字。 鹿三是白家唯一的长工,白嘉轩待他像亲兄弟一样。他资助鹿三的孩子黑娃读书,荒年时,将孝武、孝义兄弟俩从山里辛苦背来的粮食让弟兄俩给鹿三家送去,并嘱咐弟兄俩说:“孝武孝义你俩听着,你三伯跟我相交不是瞅着咱家势大财大,我跟你三伯交好也不是指靠他欺人骗世,真义交喀!我今日个把话说响,你三伯要是死在我前头,不用说有我会照看好;若是我走在你三伯前头,就指望你

5、们兄弟俩照顾看好你三伯了” (1)由于小蛾鬼魅的附身,鹿三的身体大不如前“白嘉轩有一次发现兔娃在铡墩前训斥老子鹿三,弹嫌鹿三放到铡口里的干青草总是不整齐。白嘉轩冷着脸对兔娃提醒说:“说话看向着点儿哇娃子!那是你大!”并在一家聚餐的晚饭桌上,白嘉轩瞅到了一个机会,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鹿三的儿子兔娃一并嘱咐说:“你们三伯你大老了。人老了就是这个样子。从明日起,孝义兔娃你俩接替三伯抚弄牲口。你三伯能做啥活想做啥活儿由他做一点,他不想做啥活儿都不做,你们谁也不许指拨他,更不许弹嫌他,拿斜眼瞅他沮嗓子吼他都不准许!听见了没?” (2)这种关怀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亲,无论是孝义新娶媳妇,还是浪子回头的白孝文

6、领着新媳妇回家,白嘉轩都要儿子、媳妇跪拜鹿三,并介绍说:“这是你三伯。 ”正如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说:“你爸向来把你三伯当咱屋里的人。 ” 对待鹿三的儿子黑娃,白嘉轩更是表现出了以德报怨的大度胸怀。黑娃在当土匪时指使自己的手下兄弟打断了白嘉轩的腰,致使他走起路来“活像一只狗的形体。 ”可是当黑娃被保安大队抓去以后,白嘉轩还是决定去县上:“探监。看看黑娃,给送点吃食。再问问你哥,把黑娃放了行不行?”连他的二儿子孝武对这事也难以理解,而白嘉轩却说:“孔明七擒七纵孟获那是啥肚量?我要是能救下黑娃。黑娃这回就能学好。瞎人就是在这个当口学好的。 ”(3)这种超出常人的度量连被称为“圣人”的朱先生也赞叹不已

7、:“单是你这心肠这度量这德行,你跟白鹿原一样,宽广深厚,永生不死。 ”当改邪归正的黑娃想回家祭祖时,白嘉轩以白鹿村最高规格的迎宾仪式来迎接他。新中国成立后,黑娃被抓,还想找儿子孝文,要为黑娃担保。他一反常态去参加镇压黑娃的集会,文中写到:“在解放军战士押着死刑犯走向戏台的混乱中,他浑身涌起巨大的力量,一下子挤到台前,头一眼就瞅见黑娃焦燥干裂的嘴唇和布满血丝的眼睛。黑娃瞅见他的一瞬,垂下头去,一滴一滴清亮的泪珠儿掉下来。白嘉轩没有再看,转身走掉了。他没有瞧和黑娃站成一排的田福贤和岳维山究竟是何种面目,他跟这俩人没有关系。白嘉轩退出人窝,他背抄起双手离开会场,走进关门闭店的白鹿镇,似乎脚腕上拴着一

8、根绳子,绳子那一头不知是攥在黑娃手里,还是在孝文手上?他摇摇摆摆,走走停停,磨蹭到冷先生的中医堂门口,听到了一串枪响,眼前一黑就栽倒在门坎上子,绳子那一头不知是攥在黑娃手里,还是在孝文手上(4)我们不禁要问,白嘉轩为什么要去参加这次集会,并且还因此得了气血蒙眼症。可见白嘉轩是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注着黑娃的。在他看来,黑娃是学好了的,人学好了就该容得。他是因为为黑娃打抱不平而又无力可施而气血蒙眼的。这是他善良仁义的表现。 二、他是儒家思想的实践者 白鹿原中有两个重要人物朱先生和白嘉轩,都是坚持儒家思想的。如果说,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那么,白嘉轩主要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在他身上几乎

9、承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全部负荷。白嘉轩严肃、正直、善良、执著,这位识字不多、一生敬勤勤恳恳的族长,虽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接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然而他所出生的那片土壤却熏染他浓厚的儒家文化底蕴。 也许是因为族长的特殊历史使命使白嘉轩必须保持严肃的面孔,不苟言笑 白嘉轩生下来就注定了是族长,从小接受“耕读传家”的教育,接受壮大家族的任务,因而白嘉轩的责任感比较强,形成了踏实、沉稳的性格; 作为一族之长,作为在农耕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白嘉轩运用手中的巨大权威,重修祠堂,强化村民的宗法意识及其对道德伦理的情感与信念。辛亥革命后,随着皇帝的下台和封建政体的崩溃,白嘉轩敏锐地感觉

10、到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的威胁。为此,在朱先生的指导下,他满怀激情,用族长的权力,在白鹿村的祠堂中推行“乡约” ,使之成为每个村民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 ;而对白兴儿等赌徒和烟鬼的惩戒,让村民们更实在地感受到了“乡约”的巨大威慑力,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为了延续儒家命脉,他又积极倡办义学,使下一代能够系统地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树立起做人的准则。而作为传统文化的自觉维护者,白嘉轩更多地表现出自己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虽然罂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在朱先生的劝说下,他还是带头犁毁烟苗,并周济李家寡妇。 家训,族规,木匣子的故事,白家历史上涌现的几位为族人而献身的族长的故事,这些是进行传统儒家

11、文化的最好的乡土教材。因而,白嘉轩能把“仁、 义、礼、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典范行为为村民树起了一个楷模。 白嘉轩所追求的儒家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白嘉轩对待儒家的复杂过程,使带有儒家文化色彩的白嘉轩具有独特之处。 儒家文化本身是复杂的,重仁义、厚人伦是它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围绕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 “爱人” 、 “以德报怨” “忠孝”等都是很有价值的道德要求,人们形成这种观念并遵循它的目的在于让人生活得更幸福。 白嘉轩将儒家文化推广至子女及整个白鹿村的人,对不符合儒家原则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在这里,为维护那“温情脉脉”的文化制度,白嘉轩已经变成了一个残

12、酷、冷漠、不讲情面的“封建卫道士”了,在白嘉轩眼里仁义的对象是有选择性的,对那些违背儒家精神的人,白嘉轩是十分厌恶的,也是毫不留情的。 受儒家文化负面影响,白嘉轩他身上也具有狡诈、贪婪等诸多缺点。小说一开始就描写白嘉轩“六娶六丧”的故事,这样写目的并不是故意渲染以吸引读者眼球,而是意在说明我们的主人公所受儒家传统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为了人财两旺,自己的子孙多福,不惜用计将长有根部似白鹿草的鹿子霖家的坡地换成自己的。在他自己导演的这场戏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狡诈。先是卖地,中间才是换地。卖地是为娶亲,换地是为面子。在当时的情形下,这些都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理由。而他的真实目的

13、却无人知晓。而且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甚至不惜背上败家子的罪名。在这场戏中,说白嘉轩是一个阴谋家,也许并不过分。他的手段和智谋为人叹服。为了牟取暴利,他又第一个在白鹿原种植起鸦片,他并不考虑种植鸦片带来的后果,虽然他深知鸦片的危害,深恶痛绝吸食鸦片的人,他身上人格的两种表现。实际上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方面。 “仁义”是儒家的立身之本,提倡忍让行善。几千年来,所有中国人包括耕田的农民都已被此规范浸泡透了。这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白嘉轩无疑是这种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这种文化的缺陷是压抑人情人性,可造就一批坚毅、正直、仁义的人,但要以扼杀美好的人情、人性为代价。因此,它无法造就按照自己真性情行事的人。

14、 综上所述,白嘉轩是一个受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人,一方面具有正直善良,坚毅刚强的美好品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迷信、自私、压抑人性的弱点。 三、白嘉轩是坚强的命运悲剧。 纵观白嘉轩的一生,可谓忧患重重,创巨痛深。青年时六娶六丧;他为反对横征暴敛发动过“交农事件” ;大革命时他被游街示众,事后并不参与血腥报复;他被土匪致残;他经受过失女之痛,丧妻之悲,破家之难,不肖子孙的违忤之苦但这一切的灾难并没有击倒他。 白嘉轩是一个悲剧人物,晚年的时候只能叫身边的人陪着喝酒,他的内心是很悲痛的,在瘟疫以后,三位老者跪到白嘉轩的面前,要求秀苗塑身,而白嘉轩只是洗手洗脸而不说话,最后只有冷先生稳坐着说:“嘉

15、轩,你老弟比我还冷。 ”白嘉轩说: “你既然来了就甭走,更我到祠堂去看看热闹。 ” 白嘉轩走了一趟白鹿书院。 “白鹿村就剩我一个孤家寡人咯(5) 在土被匪打断腰之后,他在床上躺了一百零七天,仍然要求和鹿三去犁田耕地,以证明自己还行。黑娃说:“我嫌嘉轩叔的腰挺得太硬太直。 ”尽管后来腰弯成了九十度,但精神上的“腰”始终挺得太硬太直。白孝文因堕落而卖房,白嘉轩表现出一种“去留无意”的胸襟,拆房的人说:“快拆快拆,拆了这房就零干了,咱一家该谢承你子霖叔哩”其实他的内心应该是十分痛苦的,本期望成为未来族长的长子却堕落到要卖房,他对自己二儿子孝武说:“人说宰相肚里能行船。我说嘛要想在咱原上活人,心上就得

16、插得住刀!”瘟疫的蔓延造成妻子仙草和众多同族人的死亡,而白嘉轩经历这场灾难之后,变得愈加坚强,对人生进行着哲人般的思索:“平常的日月就像牛拉的铁箍木轮大车一样悠悠运行。灾荒瘟疫和骤然掀起的动乱,如同车轮陷进泥坑的牛车,或是窝死了轮子,或是颠断了车轴而被迫停滞不前;经过或长或短的一番折腾,或是换上一新车轴,牛车又辙印深凹的土路上吱嘎吱嘎缓慢地滚动起来了。 ”“死去的人不管因为怎样的灾祸死去,其实都如同跌入坑洼颠断了的车轴:活着的人不能总是惋惜那断轴的好处,因为再也没有用了,必须换上新的车轴,让牛车爬上坑洼继续上路。 (6) ”他因而也对人的生死变得超脱。 尽管时代昭示着变革,白嘉轩依然试图以不变应万变,把自己理想的价值持续下去,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家园。白鹿原写的不仅是民族的秘史,农村的历史,儒家的衰败史,同时也是人物的个体抗争史。就白嘉轩而言, 白鹿原是他在乱世之中为实现自己心中目标,建立心中理想家园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为建立心中美好的家园,他“在白鹿村实践乡约 ,家民以礼仪,以正世风” ;严厉惩罚赌鬼和烟鬼;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