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128252 上传时间:2017-09-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统计报表制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统计报表制度(2005 年统计年报和 2006 年定期报表)天津市统计局制定2005 年 10 月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目 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I301 表)2、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I302 表)(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I401 表)2、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I402 表)3、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汇总表(I403 表)4、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月报质量控制表(I404 表)(三)基层年报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I102-1 表)(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

2、酬季报超级汇总基层表(I202-1 表)四、附录(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二)单位隶属关系、成批、成建制职工调动劳动工资指标划拨单(三)劳动统计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审核要点(四)劳动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一、总说明为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和分析我市全社会单位从业人员的总量、结构、收入分配等情况,根据国家 统计局 报表制度规定,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现制定天津市 2005 年劳动统计年报和 2006年定期报表制度,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一)2005 年年报和 2006 年定期报表制度的主要变化1、扩大劳动统计范围,初步构建全社会单位劳动统计框架(1( 将

3、规模以上农村工业企业纳入劳动统计范围(2( 将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纳入劳动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房地产业开发业、金融业、社会服务业等。(3( 将全部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纳入劳动统计范围限额以上企业的界定:工业企业指年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建筑业企业是指具有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包括有资质和暂定资质的企业);批发企业是指年销售额 2000 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 20 人及以上企业;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 500 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 60 人及以上的企业;餐饮企业是指年营业额 200 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

4、员在 40 人及以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上的企业;住宿业是指评定星级的宾馆、饭店及酒店;旅行社是指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的服务。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导游、食宿和交通等服务;社会服务业是指纳入社会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单位。2、精减指标,减少 报表频率(1( 2005 年年报指标在国家报表制度规定的指标基础上增加了 2 个指标,与去年我市年报制度相比,指标由 95 个减少为 47 个。(2( 2006 年定期报表由月报改为季报,并将增减变动情况表合并到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中。同时精减了部分统计指标。(二)填报范围本报表制度的填报范围是全市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

5、、事业、行政单位和社会团体,从隶属关系上看,包括坐落在各区县的全部中央驻津单位、市属 单位、区县属单位、街 乡镇属单 位、区县开发区内的全部单位和各类无主管的法人单位,也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全部单位;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包括国有单位、集体 单位、股份制单位、 联营单位、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关于维护劳动统计单位名录库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各区县、各系统劳动统计部门要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按照劳动统计报表填报范围,认真核实名录库的填报单位及其单位法人代码和相关标识,尤其要重点核实“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各种联营企业、有限 责任公

6、司、私营企业,并根据 实际 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各区县、各系 统劳动统计单位名录库,以便进行年报和定期报表数据汇总工作。(四)报表制度实施办法1、2005 年劳动统计快报2005 年的劳动统计快报不再单独布置表式,按照 2005 年定期报表的填报范围,以 2005 年 12 月月报代替并实行超级汇总和网上报送。2、2005 年年报和 2006 年定期报表的布置与上报(1)统计调查方法2005 年劳动统计年报和 2006 年定期报表实行全面调查,超级汇总并采取网上报送。(2)布置与上报各区 县统计局负责本地区的区县属、街乡镇属、居委会所属以及区县开发区内的全部单位的布置与上报;2005 年劳动统计

7、年报填报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表(表号:I102-1 表),2006 年定期报表填报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超级汇总基层表(表号:I202-1 表)。为减 轻区县统计局和基层单位的负担,规模以上农村工业和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限额以上社会服务业以及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这部分单位不再另行布置劳动统计报表,劳动统计数据暂由市统计局人口处从局内相应处室搜集整理。年报的从业人员人数和劳动报酬总额数据从单位基本情况表(J101-1 表)中取得;定期报表数据从相关专业定期报表中取得。具体方法如下:规模以上农村工业数据从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表(B202 表)中取得从业人员人数和劳动报

8、 酬总额。建筑业数据从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C202 表)中取得单位从业人员人数;从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C203 表)中取得劳动报酬总额。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业、旅行社等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人数和劳动报酬总额数据从相关专业财务状况报表中取得。以上相关专业各处室在全市汇总后 3 日内将有关数据资料提供给人口处。扩大统计范围后新增加的单位中有部分单位与现行劳动统计单位重复交叉,重复交叉的单位仍然要按照原有的上报渠道和方式继续填报劳动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由于新扩单位的数据取自各专业统计报表,且各 专业规定的报送时间和报告期不一致,劳动统计数据统一调整和推算为自然季

9、度数据。各局( 总公司)及直报单位负责本系统全部单位(既包括坐落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本系统单位,也包括所属的“ 三资” 企业)统计报表的布置与上报工作。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坐落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事 业、行政 单 位的劳动统计报表实行“ 双轨”报送制度,即基层单位应将劳动统计报表同时上报所属主管部门和“三区” 管委会,由主管部门负责上报市统计局。其中无主管部门企业的劳动统计报表由“三区”管委会负责布置与上 报工作。3、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各综合单位应加强对所属基层单位劳动统计数据的审核把关,严格按照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

10、行核实。市统计局按照年报制度有关规定和汇总程序所列清单以及趋势性分析进行复核。如有疑问向各单位下达复核通知单,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核实答复。(五)劳动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及注意事项1、关于统计报表截止时间为了及时掌握各季人数和劳动报酬的统计资料,各基层单位人数统计的截止时间,季度数据为每季末 25 日、年度数据为 12 月 31 日。劳动报酬和生活费等指标,季度截止到季末 25 日,年报按全年的实际发放数填报。2、2005 年年报和 2006 年定期报表上报的表种和时间,按本制度中的具体规定执行。3、劳动统计报表中的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口径范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市统计局有关解释执行。4、

11、报表中人数和报酬的计量单位分别为“人” 和“千元” ,不保留小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数。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报表目录表号 表名报告期别填报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页码(一)综合年报表I301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年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各区、 县、局( 总公司)、 “三区 ”和直报单位直报单位 2006 年 1 月 5日前、综 合单位 1 月 20日前上报I302表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年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各区、 县、局( 总公司)、 “三区 ”和直报单位直报单位 2006 年 1 月 5日前、综 合单位 1 月 20日前上报(二)综合定期报表I401表单

12、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季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各区、 县、局( 总公司)、 “三区 ”和直报单位直报单位当季末 28 日前、综合单位季后 2 日前,第三季度报表上报时间为9 月 29 日中午 12 点前I402表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表季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各区、 县、局( 总公司)、 “三区 ”和直报单位直报单位当季末 28 日前、综合单位季后 2 日前,第三季度报表上报时间为9 月 29 日中午 12 点前I403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综合表季报规模以上农村工业、限额以上服务业、全部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市统计局工业处市统计局商业处市统计局投资处市统计局服务业处市统计局核算处市统计局外经处各相关专业处室在全市数据汇总后 3 日内提供I404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报质量控制表季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各区、 县、局( 总公司)、 “三区 ”和直报单位各单位免报(三)基层年报表I102-1 表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年报超级汇总基层表年报独立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