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128155 上传时间:2017-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生理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生儿生理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生理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生理特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喂养从出生到满 28 天的一段时间称新生儿期,处于此期间的婴儿叫新生儿。新生儿脱离母体进入外环境,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护理和喂养。新生儿期是一生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新生儿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依据胎龄分类和依据体重分类。(1)根据胎龄分类:足月儿:指胎龄满 37 周至 42 周的新生儿。足月儿各器官、系统发育基本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早产儿:胎龄满 28 周至不满 37 周的新生儿。早产儿尚能存活,但由于各器官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各种并发症多,因此要给予特别的护理。过期

2、产儿:胎龄满 42 周以上的新生儿。过期产儿并不意味着他们比足月儿发育的更成熟,相反一部分过期产儿是由于母亲或胎儿患某种疾病造成的,生后危险性更大,家长决不能掉以轻心。(2)根据体重分类: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的新生儿。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在 25004000 克之间的新生儿。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 4000 克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大部分为早产儿,部分为过期产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注意加强营养,胎儿在母体内获得了良好的营养,体重越来越重,巨大儿增多,但要提醒家长,部分巨大儿是由于母亲或胎儿患某些疾病所致,如母亲患糖尿病,胎儿有 RH 溶血病等,所以不能盲目认为新生儿

3、越胖越好。新生儿从出生剪断脐带后瞬间,就开始了独立生命活动。新生儿有哪些重要的生理特点呢?体温:胎儿出生时体温在 37-38,生后不久即开始下降,2-3 天回升到 36左右。呼吸和脉搏:新生儿刚出生时呼吸没有规律,以后逐渐地稳定下来,呼吸每分钟 30-50 次,脉搏也没有规律,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每分钟大约为 120 次左右。体重身长: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 3,200 克左右。只要在 2,500 克以上的都属于正常,低于 2,500 克的为低出生体重儿,高于 4,000 克的为巨大儿。出生后 3-4 天内由于排泄大上便,以及身体表面水分的蒸发,体重可减轻 200-300 克,这是暂时性下降,大约

4、 1 周左右可恢复。我国足月新生儿的标准身长为 50 厘米左右。睡眠:新生儿期一般一天睡 15-20 小时,以后睡眠时间渐渐缩短。皮肤:出生 3-4 天婴儿的皮肤变得干燥,有剥落现象, 1 周以后婴儿皮肤逐渐柔软光润、呈现粉红色。胎儿出生后 23 天,皮肤常出现生理性黄染,此为新生 儿生理性黄疸。大便:出生后 12-24 小时内排出的大便为胎便,暗绿色、粘稠、无臭味。生后 3-4 天大便变为黄色,泥状,以后排出的大便具有母乳喂养所特有的甜酸臭味。由于引起分娩开始的机理尚未十分明了,因此关于发生早产的原因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在临床病历分析中,大部分的早产原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破水、胎盘

5、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肾炎、肝病、糖 尿病、重症肺结核、内分泌失调(如习惯性早产) 、营养不良等;贫血及严重的溶血病;急性传染病伴有高热;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骨盆及脊椎畸形;双胎或胎儿畸形;羊膜早破脐带异常及羊水过多是胎儿因素。急性或慢性中毒;激烈情感波动或过劳;意外受伤或手术。在一小部分患儿中查不出明显原因。早产儿有八大关 是指:第一关:呼吸关。早产儿缺乏 PS,肺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差,易致呼吸暂停及呼吸衰竭等,故为第一关;第二关:感染关。早产儿免疫及屏障功能差,自身细胞免疫及抗体合成不足,抵抗力弱,易发生败血症、NEC、感染性肺炎

6、等;第三关:喂养关。早产儿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奶、溢奶、呕吐、吸入性肺炎等;第四关:黄疸关。早产儿肝功能不全、肝脏不成熟,胆红素结合和排泄能力差等易致黄疸加重,从而出现黄疸难退或胆红素脑病等危险;第五关:贫血关。早产儿体重越小,出生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越早开始降低,易发生贫血及出血;第六关:体重关。由于消化功能差,易发生腹泻、腹胀等,加之肝功能、肠道功能差等因素易致早产儿体重增长缓慢,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差,易感染等;第七关:循环关。早产儿症状性 PDA 发生率高 12%,心脏功能代偿能力差等,易致心衰、低血压、肺及肾功能损害等;第八关:体温关。早产儿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储备少,容易引起体温不升。其汗腺功能不全、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差,易致包裹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