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120617 上传时间:2017-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件形成时间检验与鉴定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形成时间鉴定的研究陈飞(河北省正定县人民法院)【摘要】文件书写时间的鉴定是中外文检界的难题。本文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归纳出目前国内外鉴定书写时间的 10 种方法,如墨水库法、墨水标记法、文件的内容和语言分析法、文件材料分析法、特殊痕迹分析法、草酸溶解法、硫酸盐扩散程度的测定法、溶解压印转印法等。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主要方法目前有两类:一类是确定文件形成时间上限的方法,一类是确定文字色料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目前,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局限性较大;检验项目上无权威机构,无法实现对鉴定结构的多层次复核;有些检验单位无限扩大某些检验方法的适用对象和应用范围; 样本库建立不完善,等等,

2、都是其目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刑事技术;文书检验;形成时间1.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意义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能够反映出时间特点的文件诸要素进行检验,得出该文件系何时制作的检验技术。其着重解决的是文件的形成时间问题。但文件书写时间的鉴定又是中外文检界一个重要而又艰难的课题。随着修改后的刑诉法的实施及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在办理各类刑事、民事案件中对于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案件中涉及的文件已不满足于是否是同一人书写、是否同一印章盖印等基本要求,而是要求进行何时书写或盖印等的时间检验,以作为明辨真伪、分清是与非、罪与非罪的依据。根据文件的形成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研

3、究,就可以达到检验时间的目的。所以,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是文件检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检领域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对于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2.现阶段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主要方法2.1草酸溶解法草酸溶解法鉴定文件书写时间的原理是根据字迹色料,在草酸溶液中溶解和扩散的速度快慢来确定文件的相对书写时间。草酸溶液对墨水字迹来讲是还原消退剂,草酸溶液对墨水字迹的溶解实际上就是草酸溶液对字迹色料的还原作用或消退作用,蓝黑墨水或纯蓝墨水书写在纸张上停留的时间越长与纸张结合越牢固,滴加草酸后越不容易被溶解,反之易然。鉴定时,在所需检验的检材和样本上,选取粗细基本一致的墨水字迹笔画,

4、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笔画的宽度,然后在显微镜下,用毛细管吸取 4%的草酸溶液滴一滴,同时用秒表计时,观察并计算墨水字迹开始溶解洇散和颜色消退所需要时间,书写时间越长的字迹,开始溶解所需时间越长,越不容易退色,由此判断其相对书写时间,使用草酸溶解法时,用作比对的文字材料必须用相同的纸张;必须是相同种类、品牌、颜色、成份的书写色料; 另外标称时间与嫌疑时间,是半年以上至两年以内才可鉴定,若两个书写时间差在 2 个月以内就做不了,若距检测时间均是在 3 年以上时,则鉴定不了,因色料成份对溶剂反应区分不开了。2.2 硫酸盐扩散程度的测定法硫酸盐扩散程度的测定法原理,是用化学试剂测定墨水字迹中的硫酸盐扩散程

5、度判断书写时间,因为墨水中的硫酸或硫酸盐,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色硫酸盐成份越过原笔画的边界线向外扩散,书写时间越长,扩散程度越大。如果显现出扩散后的硫酸盐图像,即可根据其超出原笔画的扩散宽度来判断笔迹书写时间的长短,Pb(NO3)2+H2SO4= 2HNO3+PbSO4 (白色)Na2S+PbSO4=Na2SO4+PbS (黑褐色) ,把看不见的硫酸盐扩散图像转化为可见的褐色 PbS 图像,从而可以测量硫酸盐扩散程度的大小,即可判断书写时间。一般地讲,随着时间的推移,硫酸盐的扩散程度增加,而随着硫酸盐的扩散,硫酸盐在纸面上的密度下降,检测难度增加,扩散到一定程度就会完全检测不出来,在实际操作中要

6、考虑使用高锰酸钾氧化剂和还原剂盐酸肼褪去原有笔画的颜色,用硝酸铅固定硫酸盐,用硫化钠将无色图像转化为有色图像,显现硫酸盐图像原理很简单,但成功的显现并非容易,常常显示不出来,原因是笔画中含有的硫酸盐量太少,生成的 PbSO4 在操作过程中极易损失掉。使用本法原则:仅适用于含硫酸盐、硫酸的酸性墨水,如蓝黑墨水、纯蓝墨水,本法适用书写时间在 34 年内,时间间隔半年以上的书写字迹,若标称时间和嫌疑时间均在 4 年以上测不出来,因其扩散均已达到平衡,若是刚刚书写的文件,硫酸根的扩散也测不出。2.3 溶解压印转印法溶解压印转印法的原理,是运用溶剂溶解字迹色料并辅以一定的压力,将待检文件与嫌疑时间、标称

7、时间的文字材料在同条件下转印到新的载体上,从转印色料深浅,目测溶剂提取文字色料的多少定性地判断文件制成的相对时间,一般情况下,书写时间越短,压印提取的色料越少;书写时间越长久,压印提取的量越多,操作方法,是将检材和样本夹在已浸过提取液并已潮干的纸张中,放入压力器中加压 5分钟,然后取出,观察提取字迹色料深浅多少,本法具有检验方法简单,速度快等优点,但是定性地判断检材的书写时间,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出具结论必须慎重。使用本法的原则:一是此法适用于圆珠笔、钢笔、复写纸及部分签字笔的书写时间鉴定。二是此法可鉴别 4 年内、时间间隔为半年以上的书写时间的鉴定。溶解压印转印法提取字迹色料鉴别书写时间,

8、要受到纸张、书写色料牌号、书写色料生产时间和批号、下笔轻重及下水多少的影响,还要受到人工老化的影响。2.4 圆珠笔油溶解量的测量法圆珠笔油墨被有机溶剂溶解量的测定可有效地判断书写时间,其原理是,圆珠笔油墨被书写到纸面以后即与空气接触,使其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氧化、交联等化学变化,导致字迹油墨在某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发生变化,书写时间越短的字迹油墨越容易被溶解,否则反之。因而在有合适的比对样本的条件下,要通过测定检材与样本字迹油墨的溶解性能,即可判断它们的相对书写时间。通过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在某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来判断文件书写时间的 R 比率法是 1979 年美国的坎图首先提出来的,1987

9、年又提出了改进方法,以弱、强两种溶液顺次溶解提取。本项测量法要求检材和样本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即:相同量的同种溶剂; 相同的检验环境;相同的时间区段内溶解;取同等量的溶解液进行测试。操作过程:第一步用针头式取样器 “钻取”同样数量的检材和样本的圆珠笔字迹样品; 第二步用微量进样器加入同样量的弱溶剂震动搅拌溶解;第三步同时吸取同样量的溶解液点在薄层层析板上,然后二次强溶液溶解点样;第四步用薄层扫描仪扫描和计算。本法适用范围:国产圆珠笔油墨,书写时间距检验时间最长在一年半以内,最短在半年以上。所以检材和样本均应是近一年半的材料,又相差半年以上的。3.当前文件形成时间检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

10、现有检验方法的局限性较大通过上述对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的概述,不难发现,无论是通过确定构成文件有关要素等的形成时间上限方法确定文件最早可能形成的时间,还是通过对文字色料书写在纸张上以后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发现在与已知时间文件比较后得出文件相对制作时间的方法,它们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且只能解决某种色料形成文件一部分时间内的时间检验问题,而不能对文件的绝对时间或未有限定条件的文件形成时间作出准确的鉴别。如在已有的方法中,主要是针对圆珠笔油、兰黑墨水等形成文件的时间检验,而对打印、复印、碳素墨水、长期盖印的印泥等形成文件则无能为力。当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解决部分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面是科学的、可行的

11、,但是,它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实际办案、法庭诉讼等对此方面问题的需求,仍然需要广大文检人员对此项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最大可能地减少在检验时的限制条件和适用对象,以利操作。3.2 当前文件形成时间检验项目无权威机构,无法实现对鉴定结论的多层次复核我国的物证鉴定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善的检验、鉴定、复核体系。而且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均明确了当事人有要求重新鉴定的权利。在对鉴定结论有分歧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原鉴定机关及其上级或其他地方、部门的鉴定机构对其重新检验鉴定,这样就保证了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保证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真正达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但是,由于文

12、件形成时间检验涉及学科门类较多,检验情况比较复杂,真正能够从事检验的部门有限。实践中往往存在一部门对某一案件中涉及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所得出的结论,不管其理论和方法存在何种缺陷,在当事人有异议提出重新鉴定或办案单位认为有必要重新检验鉴定时,无法找到其他部门进行复核检验,这样既剥夺了法律赋予当事人应有的权利,也使一些检验部门、检验人的行为失去了监督,在当前检验方法有限的情况下,对一些错案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所以,在从理论上把关、实践上证明的基础上,有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将那些经过理论、实践证明确实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及时整理、普及,而将那些在理论上有缺陷、实践中行不通的方法剔除出去,以正视听。3.3

13、有些检验单位无限扩大某些检验方法的适用对象和应用范围,检验工作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文件形成时间检验在现阶段多数依靠一些物理、化学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热分析法、傅立叶红外技术法等,这些仪器和方法有的针对某种墨水的检验效果较好,有的在文件形成的某一阶段有较好的检验效果。同时,在运用这些方法时,都必须与同种色料、纸张及相同保管条件下的已知样本作比对,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检验结论。然而,在这个检验项目上,有些检验单位、检验人无限扩大某些检验方法的应用范围,夸大检验结果,并声称采用了科学的检验方法。这与以往的在鉴定结论上有分歧不同,这是一种在检验工作中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对

14、法律和当事人的不负责任。有时,也是利益驱动使然。曾有某研究机构出具一份鉴定书,运用薄层色谱法(俗称爬板子) 检验某份以圆珠笔书写的文件形成时间。称“在检材上剪取一定长宽的笔划,经提取液提取,并在薄板上展开;在已知时间样本上剪取相同长宽的笔划提取后展开” ,比较二者相同位置斑点大小。检材斑点大于样本,则形成时间比样本晚;小于样本则时间早于样本;与样本一样大,则与样本同时间,从而确定两份文件的相对形成时间。该方法乍一看,仿佛是运用了薄层色谱法通过比较二者提取量而确定文件的相对形成时间。但薄层方法是区分不同种类、成分色料的一种常规的、效果较好的方法,其在薄板上斑点的大小、距离、颜色仅反映出其所含成分

15、的异同。其反映的是同种成分物质区别于不同成分物质的色谱图。除成分外,它也与纸张、保管条件、是否同批次油墨也有着较大关系,且操作中对检材与样本人工剪取等长、笔宽、笔划仅能保证所剪外形尺寸的相同,而对墨层厚薄则无法做到相同,这一因素对斑点大小影响更大,以该方法仅比较斑点大小来反映文件形成时间,只能说明用了薄层色谱法这一科学方法,而结论则是不完善、不全面、甚至是不科学的。应当坚决克服那种以为随便使用了某种科学的检验方法,就可以不考虑被检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是否具有可比条件,就一定会得出科学的结论的错误观点。3.4 缺乏样本库的建立或样本库建立不完善,使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有的解决文件

16、形成时间检验的一些方法、手段,多数必须依赖于与相同纸张、相同色料及相同或相似保管条件下的已知时间样本做比对,才能得出被检文件相对已知文件样本的形成时间。这就需要有充分的标准样本库做基础。由于样本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比较复杂的工作,如纸张、墨水、圆珠笔油、印泥、印油、打印色带等种类较多,且每一批次其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收集起来比较困难,难以做到齐全。又如,制作样本时要考虑印泥盖印轻重、墨量大小、打印轻重、流墨量控制等因素。再如,保管条件的模拟更无法达到相同或相似,且这些工作又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枯燥的、需专人负责的机械重复动作,因而使样本库的建立困难重重。而样本库是进行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基础和根本,缺乏相应的符合条件的样本,就会使各种检验方法无法得以实施,也无法达到检验目的。所以,无论是运用现有的还是发现或创造新的检验方法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相对完善的样本库,这是我们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的。只有在经过长期坚持并连续大量收集、制作、保管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已知时间的文件样本库,才能使我们贯彻检验思路和方法,才能使人们的检验结论更趋完善和准确。否则,多数有关文件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