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115179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郓城二中2019届高三周测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1道选择题,44分)琼州海峡是全国3大海峡之一,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80公里,宽20至40公里,下图为琼州海峡海底等深线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关于图中海峡洋流流向和甲、乙两处水流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季:自东向西,甲乙 B. 冬季:自东向西,甲乙 D. 冬季:自西向东,甲乙2. 关于琼州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断裂下陷海水入侵形成 B. 背斜顶部张裂外力侵蚀形成C.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 D.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泎板块交界【答案】1. C 2. A【解析】1.该地区冬季风为东北风,夏季风为西南风,受到季风

2、影响,琼州海峡的洋流流动方向为夏季自西向东流,冬季自东向西流。从甲乙两处的等深线的数值可以看出,甲处的海水深度大于乙处,说明甲处泥沙沉积量少是水流速度快的结果,所以甲处的水流速度大于乙处。故选C。2.琼州海峡位于亚欧板块内部,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断陷的中部,由于地壳断裂导致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地块断裂下沉,形成地堑式凹陷,后海平而上升海水淹没了凹陷,最终形成琼州海峡。故选A。下图是天山牧民营地位置及其迁移路线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23.天山牧民春季营地和冬季营地的位置分别对应 A. B. C. D. 4.天山牧民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源 D.

3、 地形【答案】3. A 4. D【解析】3.天山牧民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做季节性迁移,夏季在海拔高处进行放牧,而冬季在山腰放牧,读图可知,图中处海拔最高,应为夏季营地,而是从处而来,所以为春季营地,后迁移至,应为秋季营地,则为冬季营地,故选A。4.由材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气温及降水导致牧草生长状况有差异,所以导致牧民随季节而进行迁移,所以影响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故选D。杭州湾是鱼类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尤其是凤鲚的重要产卵和索饵场。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温度和盐度等相关性显著,鱼类据此选择产卵地是其躲避敌害生物(如水母)的一种生存策略。下图中

4、黑色圆点表示观测点凤鲚仔稚鱼密度。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5. 分析杭州湾等值线在东北部向南凸的主要原因是A. 该处水温较高 B. 钱塘江大潮影响 C. 长江径流量大 D. 人类活动较频繁6. 据图可知仔稚鱼的敌害生物的生活习性为A. 喜高盐、高透明度水体 B. 喜高温、低透明度水体C. 喜低盐、高透明度水体 D. 喜低温、低透明度水体【答案】5. C 6. A【解析】5.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温度和盐度等相关性显著,适宜在半咸水环境生存。杭州湾东北部临近长江入海口,仔稚鱼密度等值线在东北部向南凸的主要原因是长江径流量大,水体盐度过低,导致密度较低,C对。东北部纬度较高,水温比南部较

5、低,A错。钱塘江大潮影响、人类活动影响无明显差异,不是主要原因,B、D错。6.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呈负相关,图示仔稚鱼的分布密度大的区域在河口区域,河水与海水交汇处,盐度较低,水体搅动,透明度较低。利于仔稚鱼躲避敌害生物,判断其敌害生物水母的生活习性为喜高盐、高透明度水体,A对。B、C、D错。鄂尔多斯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 000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下面左图示意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变动,右图为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据上面左图可知,

6、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是A. 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比重均呈下降趋势B.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下降C. 目前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D. 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幅度大于第三产业8. 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有A. 靠近黄河,水运便利 B. 劳动力丰富C. 本地市场广阔 D. 靠近原料产地【答案】7. D 8. D【解析】7.经过判读可知1980年鄂尔多斯第一产业占比近45%,第二产业占比30%,第三产业占比近25%。而2015年鄂尔多斯第一产业占比5%,第二产业占比55%,第三产业占比40%。通过对两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一产业

7、下降了近40%,第三产业上升了15%,所以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幅度大于第三产业,故D正确。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5%,A错误。图中只有产业所占总产业的比重这一数据,缺少产业总值而无法计算产值因此B错误。目前第二产业占比55%第三产业占比40%,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C错误。故选择D。8.羊绒产业是比较典型的原料导向性产业,它以羊毛、羊绒为依托建厂,因此应布局在靠近畜牧业区的位置。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以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羊绒制品生产历史悠久,因此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靠近原料产地,D正确。鄂尔多斯虽距离黄河不远,但这里已经属于黄河的中游地区,水量较少落差较大不适合水运,A错误。鄂尔多

8、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地广人稀劳动力并不丰富,且现代羊绒制品生产主要依赖机器,不需要大量劳动力,B错误。当地人口少对羊绒衫的消费能力不足,因此不是主要市场,C错误。故选择D。2018年1月25日早晨8:00,有市民在某地泥土里,看到一根一根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地理学中,该物质被称为“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凇结,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A. 土质黏重,含水量大 B. 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C. 温度高于气温,水汽含量少 D. 温度低于气温,水汽含量大10

9、. 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 )A. 闽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三江平原 D. 宁夏平原11. 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A. 持续低温降水 B. 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 地表温度高于0 D. 晴朗而风静的夜晚【答案】9. B 10. A 11. D【解析】9.由材料可知:地冰花是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凇结而成。因此形成地冰花需要充足的水汽沿土壤缝隙上升;地温高于地温。土质松散,缝隙多,土质粘重,缝隙少。故B正确,A、C、D错误。10.0以下时,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地冰花,随着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霜柱

10、要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是在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如果地面突出或风太大,水汽就会挥发,如果地表水太多,遇到低温就会连片冻结,也没法形成霜柱,像三江平原,故C错误。华北平原和宁夏平方较干燥,地表水汽不足,冬季多大风天气,不会形成地冰花,故B、D错误。只有在潮湿的南方,低于0的合适地点才会形成地冰花。故 A正确。11.由上一小题可知:持续低温降水会使地表水太多,水汽遇到低温就会连片冻结;多云而微风的夜晚气温高,而且水汽易被风吹散 ,不利于水汽凇结;晴朗而风静的夜晚,气温低且水汽难以散开,利于水汽凇结。故D正确,A、B、C错误。二、综合题(共4道题,2道必做,2道选做题)12. 阅读图

11、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苜蓿喜多晴少雨的天气和干燥温暖的气候,是奶牛高端粗饲料,可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美国是世界上苜蓿种植面积、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11年,中国一公司在犹他州北部购买了面积达13万亩的艾斯克兰迪农场以及绿河的“水权”,用于苜蓿种植。此处的苜蓿每年5月收割头茬,每茬约28天,可收割4茬,种植耗水量较大。苜蓿在我国国内供不应求。201 7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的原则,到2020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300万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下图示意美国部分区域,甲地

12、年均温19.5,年降水量10 4.8mm,是优质苜蓿产区。(1)简析我国投资商在甲地种植苜蓿的原因。(2)把苜蓿干草从甲地运到洛杉矶比从洛杉矾运往天津的成本还要高,试从交通运输因素分析其原因。(3)有人建议我国南方部分农耕区可以借政策东风,大力发展苜蓿种植,以提高目前国内供给。你认为是否可行?请阐明理由。【答案】(1)干旱少雨且有河水灌溉的条件适宜苜蓿种植;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适宜大规模经营;美国苜蓿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成本较低;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苜蓿草的市场需求量大。(2)苜蓿干草属大宗笨重货物;从甲地到洛杉矶采用公路运输,运量小,能耗大,运输成本高;从洛杉矶到天津采用海运,运量大

13、,成本低。(3)可行:苜蓿适应性强,可在南方正常生长; 可以改良南方地区红壤,提高土壤肥力;可满足南方农耕区畜禽产品饲料需求;国家政策支持,国内市场潜力大。不可行: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不利于苜蓿的生长;农耕区人地矛盾突出,种植苜蓿会加剧人地矛盾;南方农耕区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本地苜蓿市场有限; 苜蓿产业基础薄弱等。【解析】(1)原因主要分析美国种植苜蓿的有利的土地条件和我国的市场条件,及国际合作条件。美国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适宜大规模经营;我国畜牧业发展对饲草料的需求量大;中美之间交通联系便利。(2)主要分析公路运输和海运的运价差别。苜蓿干草是大宗笨重货物;从甲地到洛杉矶采用的运输方式

14、是公路运输,运量小、能耗高、运输成本高;从洛杉矶到天津港采用的运输方式是海运,运量大,成本低。(3)若支持苜蓿种植则考虑苜蓿的适应性强及苜蓿本身的改良作用、市场需求、政策等。若反对则从苜蓿的自然生长条件与南方比对;南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当地苜蓿市场狭小、产业基础薄弱等方面分析。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

15、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解析】(1)河流流向可根据图中河流的图例来读出,进行归纳描述。(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湿地的形成主要从水源、蒸发、排水、下渗条件来分析。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14.【旅游地理】国庆黄金周,不仅使人们暂时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也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国人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但扎堆出行导致了旅途的交通拥堵与景点的人山人海,严重影响了人们游玩的心情。下图 为我国某景区2017年单月客流量及其增速。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