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14534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员技能培训》ppt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员技能培训,苏州电气有限公司,培训目的,通过对检验员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检验员的岗位技能,以提高检验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培训内容,一检验和检验员 a)检验 介绍检验和检验的作用 b)检验员 介绍检验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 二 检验员应遵守的程序 a) 产品检验程序 b) 产品监视程序,四 计量基本知识 五 抽样理论和应用,c)过程监视和测量程序 d)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e)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f) 数据统计和分析 三 质量改进 a)质量环 b)两图一表的使用 c)纠正预防措施,一 检验和检验员,a)检验 1 什么是产品检验 1)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准则相比较,

2、做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判断。 2)质量检验有三要素 度量 比较 判断,b 产品检验的作用 1)质量保证 通过检验,对产品的合格与否进行了鉴别,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把关和报告,保证不合格品不转序、不安装、不交付。,2)产品监视 通过首检、自检、巡检、抽检等检验,随时监视产品的质量波动情况,以达到及时监视、及时发现、及时纠偏的目的,以防止因过程、产品的波动造成的批量不合格。 3)预防 通过各种检验的层层把关,有预防不合格的发生和预防批量不合格发生的作用。,c )检验员,1 检验员的职责和权限 1 )检验员的四大职责 a)鉴别-按检验文件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b)把关-对不合格品进

3、行把关,没有评审放行的手续,不能放行; c)记录-对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 d)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报告,特别对不合格品,应按规定进行报告。,2 ) 检验员要作好三大员 a)质量宣传员 向员工宣传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b)工艺辅导员 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做好工艺辅导,协助解决工艺问题; c)工艺纪律监督员 监督工艺的执行,维护工艺纪律,保证产品质量。,3 ) 检验员的特殊授权 1)产品放行权 根据检验员的能力和岗位要求由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或品管部主管应对检验员授予明确的书面的产品放行权。除非另有授权,授权的检验员不能超越其权限,其他人也不能随意代替其权限。 2)产品评审处置权 根据检

4、验员的能力和岗位要求由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或品管部主管应对检验员授予明确的书面的产品评审和处置权。除非另有授权,授权的检验员不能超越其权限,其他人也不能随意代替其权限。,2 检验员的能力要求,对检验员的能力要求,根据检验产品的技术深度和复杂性、产品和工艺要求、检测精度、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关。一般有如下要求:,1)应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 应了解受检产品的质量特性的形成和变化的专业知识,过程检验人员应掌握过程加工的要求; 3) 会正确使用与本人检验有关的量具仪器,了解其精度和调整要求,熟悉掌握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4 )身体好,感官能力能满足

5、检验要求; 5 )具有良好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办事公道,坚持原则,不受外来因素影响检验和结果的判定; 6 )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遇事能耐心解释,不急燥; 7 )受过专业教育培训,取得资格认定,特殊岗位还需获得国家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二 检验员应遵守的程序,一) 产品检验程序 1 检验活动的策划 1)策划检验过程 企业的技术或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工艺策划所需的检验过程,即确定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在哪里安排检验活动。 2)策划指导检验过程的文件,即产品的检验、试验方法和接收的准则。,3) 检验文件必备的要素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含检验器具的要求; 抽样方法; 合格判定(或接收水

6、平) 当实施固定抽样时,还应确定组批的方法。 )策划检验文件时应注意: a) 要保证产品 符合规定的要求; b) 要主要满足顾客和法规的要求; c) 要注意检验成本和所承担的风险相适应。,4)工矿企业的检验过程一般有: a) 进货检验 即对外购原材料、元器件、外协件接收前的检验,以保证外购外协产品符合采购的要求。这种检验不是必须的,也可以采取其它活动验证,但必须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b) 过程检验 一个工序加工完成后,要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转序,这种检验称为过程检验。这种检验也不是必须的,也可以采取其它活动验证,但必须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c)成品检验(最终检验) 该

7、检验是产品入库或发出前的检验,为保证顾客的合格接收,除非特殊情况或顾客同意,都不能省略。有的产品,产品的最终检验国家或行业有法规规定,必须按法规执行。 d) 出厂检验 该检验属于产品交付前(即发运前)的最后一次检验。策划这次检验的目的是担心产品在包装、储存过程中产品质量可能发生变化。这次检验的项目一般只检验可能变化的项目。 也有的企业把这次检验作为出厂前的最后一次把关,检验终检项目,只是抽样少一些。,2 检验过程的实施 1)检验员应学习和理解检验文件的要求,这种理解包括检验的要求、检验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和判定的方法,也包括掌握这些要检验的产品特性对产品工艺和产品性能所起的作用。 2)检验员应准

8、确的掌握检验的方法,正确的使用检测器具。 3)检验员应遵照检验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不扩大,不缩小,不凭借感情判断。方法要正确,结论要准确。 4)要记录检验结果,检验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5)做好把关和放行 a ) 当检验员已被授权给合格产品放行时,可直接给合格产品放行。当没有被授予放行权时,应把检验结果报告给放行的授权人,由授权人审核签字(或盖章)然后放行。 b) 当检验员被授予一定的不合格品处置放行权时,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评审和放行。 c) 当检验要求没有完成而需要紧急放行时,应履行紧急放行的审批手续,否则不能放行。,二)产品监视程序,产品的监视是指产品在连续产出过程中对产品的一种周期性的

9、检验。这种检验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波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企业常见的这种监视有操作者的随机自检、检验员的巡检、抽查,品管部门的抽查等。 对产品的监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策划需开展的监视活动和监视的要求,并应写成文件。,三)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1 过程的监视 工序检验员对过程的实施负有监视的责任,特别是对特殊工序。 特殊工序的过程监视也是产品检验的一部分。 工序检验员有权制止违背工艺文件要求的加工。 不监视过程的做法是检验员的失职行为。,2 过程的测量 过程的测量是对过程能力的测量。对过程能力的测量一般有过程能力指数,如CP值或CPK值。最常见的是统计过程的合格率与预期的过程目标相对

10、比,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过程能力。 过程测量的方法可能是检验后对数据的统计,也可能是抽样统计。,四)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2 具体实施方法 a)不合格品的隔离 区域隔离; 色彩隔离; 标识牌隔离。 b)不合格品的标识 色彩标识; 标识牌标识; 其它明显的标识方法。,c)不合格品的记录 要记录产品的名称、图号、批次、批量、不合格数量、所占比例、不合格的性质和具体数据。 d)不合格报告 不合格报告的格式没有规定的要求,但要写明记录中的内容,并由检验员签字。,e)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评审和处置要由授权人进行,有时需要几个部门共同评审和处置。需要时还要领导审批。 对不同的不合格,要策

11、划不同的授权控制方法,不要弄得过于复杂。 一旦确定评审处置权限,就不能越权,除非重新授权 评审人员应在评审栏中写明不合格对后续的加工或使用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恰当的处置结论。 评审处置人应签字,这涉及到责任。,f) 不合格品的返工和返修 处置人还应对返工、返修制定具体的方法,以口头或临时工艺下达。 g)不合格品的处置的方法有: 通过返工达到合格; 通过返修达到让步; 直接让步放行; 降级或改作它用; 报废; 挑选出合格品放行。 对于进货检验可以采取拒收。,h)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和挑选后的跟踪 检验员对不合格品应进行把关和处置的跟踪,要做到: 不得到合理的处置绝不放行; 返工、返修、挑选后一定

12、要再交检,交检后的不合格还要重新处置,直到完成; 注意不合格品的数量,不能丢掉或漏处理一个不合格。 注意要审核评审处置人、处置实施人、再交检人的签字手续。再检验后,检验员也应签字负责。,五)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1 检验和试验记录 a)检验和试验记录首先应记录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图号、批次、批量; b)还应如实准确的记录检验的项目和要求、抽样数量和检验试验的结果,记录要与检验文件的要求相符; c) 检验和试验记录应规范、清晰,不得随意涂改;,d) 当抽样较多,记录数据较少时,应记录抽样产品的数据的分布范围,能表达抽样产品的质量情况; e) 要注意记录的有效数字与产品图样、检验文件要求的有效数

13、字相符; f) 检验和试验记录应有检验员的完整签名或盖章。,2 检验和试验报告,a)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不同。检验记录是对检验结果的如实记录,记录内容和格式要符合检验文件的要求;而检验报告是把检验和试验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报告给有要求的人。这些人可能是顾客、委托人或领导; b) 需要报告人有时规定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检验员应遵守; c)除非领导授权,否则,报告发出以前应经过主管领导批准。,3 记录的收集和保存,a)检验员应收集自己的检验记录; b) 对检验记录应分类、按月、按时间顺序、加封面装订; c)要妥善保管记录,并按领导的要求及时归档。,六)数据的统计和分析,1 检验员应统计以下记录 进货检验数

14、据; 过程检验数据; 成品检验数据; 产品试验数据; 产品抽查数据; 不合格品数据;,2 检验员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已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利用排列图统计不合格分布,找出数据的集中性; 利用趋势图分析产品质量、合格率、不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三 质量改进,一)质量环 a)策划计划阶段 -P阶段(PLAN) b)实施阶段-D阶段(DO) c)检查阶段-C阶段(CHECK) d)总结处置阶段-A阶段(ACTION) 质量环体现了质量上的持续改进,二) 介绍两图一表的使用,不合格或缺陷个数的统计和分类 按主次画出排列图; 对主要不合格项进行因果分析,找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对主要不合格原因采

15、取消除的对策;,实施对策; 检查和记录结果; 总结经验和教训,把检验列入文件,以后照着做。把教训记牢或在文件中记入注意事项,以后不这样做。 在进行统计,进入下一循环。,三)纠正预防措施,检验员应会使用纠正预防措施的方法,以实现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的改进。 纠正措施 对发生的不合格分析原因,然后针对消除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原因分析应分析多方面的原因和根本原因,纠正措施应针对消除原因制定。 对措施的实施结果应给予验证。 预防措施 对潜在的不合格分析其原因,然后针对消除潜在的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不合格。,四 计量基本知识,一)计量基础知识 量具的校准 1 )定义: 在规

16、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其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一组操作,成为校准。,b )校准的目的 确定量具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以调整量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 实现溯源性 c)校准的依据 校准规程 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或自定标准,d)校准的实施 应按校准过程对量具进行调试和校准 要注意不要因不正确的调试和校准而损坏量具 e)校准的结果和标识 对校准的结果应给予记录 应向使用者报告结果 对校准后的量具应给予标识 f)校准误差的传递 校准后的误差应书面传递给使用者,以共使用者修正数据。,2 量具的检定,a)定义 检定是指查明或确认量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