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12362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加大 进一步挖掘潜力可期 (决策咨询报告09期) 来源: 投资处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03-28 09:57 “十一五”期间,湖南工业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效益逐步提升,综合投资强度持续加大,标志着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一、湖南“十一五”工业投资强度总体评价为客观、准确反映全省及各市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效益和贡献,以及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等内容,便于纵横比较,按照统计惯用的综合评价方法,选择了七个评价监测指标,计算工业投资强度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工业投资强度指数综合反映一

2、个地区的工业投入规模、水平、结构和效益、贡献,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评价监测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潜力和后劲。指数越高,表明工业投入越强、效益越高、越有潜力和发展后劲。通过计算强度指数,可以使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纵横综合比较和分析。“十一五”期间,湖南工业(技改)年均投资强度指数为1.01,比“十五”年均提高0.17个标准点。其中,全省2010年工业投资强度指数达到1.38,比2005年提高0.75个标准点。与全国比,湖南工业投资强度指数2006年和2008年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3和0.12个标准点,2007年持平,从2009年开始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01和0.17个标准点。

3、分市州看,“十一五”期间,湘潭、衡阳、邵阳、岳阳、益阳、郴州、永州和娄底等8个市州的年均工业投资强度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09、0.11、0.2、0.04、0.03、0.15、0.15和0.03个标准点。工业投资强度指数整体呈现较快上升趋势的有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永州、怀化等8个市州。随着全省工业投资强度指数的稳步提升,湖南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效益稳步提高,工业发展潜力逐渐增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2010年,湖南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的比值)达到2.7,表明全省目前已处于新型工业化中期2,5的初中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快速推进的时期。二、湖南“十一五

4、”工业投资主要特点分析(一)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主导地位日益增强。2005年以来,湖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年递增,主导地位日益增强。2006-2010年,全省城镇工业累计投资1.07万亿元,总量是“十五”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4.1倍;年均增长35.1%,快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9%,高于“十五”占比5.4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在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全省2010年工业投资是2005年的4.5倍,增速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工业投资所占比重来看,2010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

5、的比重达到36.2%,比2005年占比提高5.4个百分点,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0.5%,比2005年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从工业投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看,工业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工业投资占GDP的23.5%,比2005年占比提高11.4个百分点。(二)工业投资结构逐步调整优化。1、从行业调整看。湖南工业投资由传统的石油加工、烟草、化肥、造纸、电力等行业向专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通讯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通讯等现代产业转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不断扩大。2006-2010年,以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型工业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完成投

6、资685.38亿元,年均增长47.3%,高于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2.2个百分点;而以能源、原材料加工等传统行业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2979.89亿元,年均增长18.1%,比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低29.2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77.48亿元,增长75.2%;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801.32亿元,增长15.7%,低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59.5个百分点。2、从投资构成看。2006-2010年,在工业投资中,全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累计完成5717.98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53.3%;设备购置投资4134.43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38.5%。其中,建筑工程投资占工业投资

7、的比重提高,从2005年的38.1%提高到2010年的40.7%。3、从建设性质看。全省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扩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趋势明显。2006-2010年,在全省工业投资中,反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7574.25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68.6%,比重由2005年的57.3%上升到2010年的69.1%,提高11.8个百分点。反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新建、扩建投资累计完成3471.4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1.4%,比重由2005年的41.2%下降到2010年的30.9%,下降10.3个百分点。4、从投资主体看。全省工业投资由国有投资向非国有投资转移。2006-201

8、0年,全省国有工业经济累计完成投资2181.04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0.3%;非国有工业经济完成投资8555.12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9.7%。其中,2010年国有工业经济完成投资552.3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5.6%,占比比2005年下降16个百分点;非国有工业经济完成投资2999.38亿元,占比高达84.4%,比国有经济占比高出68.8个百分点。5、从投资领域看。2006-2010年,在工业投资中,全省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投资分别完成862.34亿元、8177.06亿元和1696.76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8%、76.2%和15.8%。制造业投资是工业投资

9、主体,年均增长41%,比工业投资增速高5.9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湖南制造业完成投资2877.04亿元,增长33.8%,总量是2005年的5.6倍,增速比2005年提高9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9.5%,占比比2005年的64.9%提高14.6个百分点。6、从投资区域看。投资集聚和极化效应明显。2006-2010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前3位的依次是长沙、岳阳和株洲市,分别完成投资2184.94亿元、1222.07亿元和1089.32亿元,三市合计占全省的40.1%。(三)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占比稳步提高。2006-2010年,湖南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7574.25亿元,年

10、均增长43.3%,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8.6%,占全部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为76.4%,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57.3%逐年递增到2010年的77%,提高19.7个百分点。1技改投资由国有向非国有转移。2006-2010年,全省国有工业经济技术改造投资共完成1366.86亿元,占全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为18%;非国有工业经济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207.36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2%。其中,2010年全省国有工业经济技术改造投资完成326.2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1.9%,占比比2005年下降20.4个百分点;非国有工业经济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407.

11、53亿元,占比高达88.1%,比国有经济占比高出76.2个百分点。2自筹资金成为资金来源主渠道。2006-2010年,全省工业改建和技术改造累计到位资金7954.65亿元,年均增长42.7%,占全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80.2%。其中,国内贷款659.28亿元,占到位资金的8.3%;自筹资金6679.27亿元,占到位资金的84%。2010年,全省用于工业改建和技术改造的项目资金到位2852.83亿元,其中自筹资金占88%,国内贷款占6.6%,自筹资金仍然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3工业投资以技改投资为主体。2006-2010年,湖南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6172.12亿元,年均增长31.2

1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共完成投资4015.37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5.1%,年均增长33.6%,比工业投资增速高3.9个百分点。2010年,湖南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007.23亿元,是2005年的3.9倍,增长30.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269.76亿元,是2005年的4.3倍,增长29.3%。(四)自主性增长机制形成。2006-2010年,全省工业投资项目共到位资金1.18万亿元,是工业完成投资额的101.9%,基本满足了全省工业投资的资金需要。其中,自筹资金到位9451.61亿元,占工业投资全部到位资金的79.9%,占全部工业投资资金来源的近八成,投资增长机制

13、从政府为主投资转向企业自主投资,投资自主性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其中,2010年全省工业投资自筹资金到位3524.53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为84.5%,占比比2005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五)基本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投资贡献日益突出。“十一五”期间,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从2005年的19.3:39.9:40.8调整为2010年的14.7:46.0:39.3。其中,工业投资是主推动力,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34.9%提升到2010年的36.2%,年均占比37.3%,全社会投资向资金密集型的工业倾斜特征明显,基本适应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2006-2010年,全

14、省工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53%,充分发挥了主推力作用。在工业投资的强力推动下,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6.1%,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三、湖南工业投资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工业投资强度不均衡,整体指数有待提升。目前,湖南工业投资强度指数整体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全省工业投资强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市州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所处阶段、工业资源禀赋、地理差异等多种原因,全省14个市州的工业投资发展也不均衡,全省还有长沙、常德、张家界和湘西自治州等4个市州的工业投资强度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强度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还有长沙、邵阳、张家界

15、、郴州、娄底和自治州等6个市州的工业投资强度指数整体上升趋势较慢。(二)工业投资外延化增长方式明显。2010年,湖南工业投资中,代表外延性投资的新建、扩建项目投资1223.09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1.4%;而代表内涵性投资的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为2733.74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68.6%。多数制造业工业企业较为普遍地存在工艺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三)工业项目投资规模小,缺乏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大项目。近年来,全省工业新开工大项目较少,平均规模均在4000万元以下,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2006-

16、2010年,湖南新开工工业项目分别为4663、5881、6892、8060和1090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为938.11、1561.7、1856.32、2809.36和4159.09亿元,平均新开工项目规模为2012万元、2656万元、2693万元、3486万元和3814万元。其中,201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仅271个,计划总投资1328.74亿元,占全部新开工工业项目的比重分别为33.1%和2.6%。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27个,新开工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仅有1个。(四)工业投资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2006-2010年,湖南6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累计投资4403.02亿元,年均增长27.1%,虽然低于全省同期工业投资增速8个百分点,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