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12051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大学马克思2012-2013第2学期b卷_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页 共 4 页院、系领导审批并签名 B 卷广州大学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卷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学院 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_ 题次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卷人分数182418101416100评分 一、辨析题:对下述观点的对错进行辨别,并加以分析。(每小题6分,共18分)1、唯物主义就是高度肯定和赞扬物质力量的作用。错误。(2分)唯物主义之所以称为唯物主义,并不是因为它高度肯定和赞扬物质力量的作用。唯物主义之所以叫唯物主义,是因为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中,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肯定物质

2、力量的作用与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4分)2、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正确。(2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里和体力的耗费。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4分)3、各个国家社会形态更替不同的历史事实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般规律。错误。(2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

3、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4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怎样理解“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学生就下列某一方面来答题、评述皆可。a、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

4、学表现,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c、无产阶级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的革命实践目标的理论指南。d、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2、请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分)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分)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3分)3、为什么说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a、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

5、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标准性。(4分)b、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这是一个永不会完结的过程。(4分)三、评述分析题:依据所学的基本原理评述下列观点。(每小题6分,共18分)1、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学生就下列某

6、一方面来答题、评述皆可。a、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c、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 2、赫拉克利特说:“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黑格尔说:“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学生就下列某一方面来答题、评述皆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b、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c、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3、 爱因斯坦认为:“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学生就下列某一方

7、面来答题、评述皆可。a、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要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b、价值和真理的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c、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四、文本阐释题:阐述下列文本的理论内涵。(每小题5分,共10分)1、“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

8、宁)学生就下列某一方面来答题、评述皆可。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c、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d、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2、“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学生就下列某一方面来答题、评述皆可。a、“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b、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曲折性。c、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五、课堂反馈题(共14分)结合任课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谈谈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你认为最感兴趣、最有价值的一段教学内容的理解。(回

9、答内容应包括:是什么?为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答题内容不能与试卷内容知识点重复,且须是任课老师课堂授课内容,否则视为无效作答,不予给分)本题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2分)为什么?(6分)如何理解?(6分)。如学生未能结合教师授课内容,自己任意选择一个问题作答,可视为无效作答,不予给分。六、材料分析题(共16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给物质下了一个定义性的说明:“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材料2】霍尔巴赫为了克服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者的物质概念的狭隘

10、性,给物质下了一个更概括的哲学定义。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各种不同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所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一切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广延、可分性、不可入性、形状、可动性、或为某个物质的运动所引起的性质。”【材料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总结哲学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材料1和材料2中物质定义的局限性。(6分)a、材料1中,爱尔维修看到了

11、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认为自然中所存在的只是作为物质具体形态的个体,而不是物质本身,物质是对这些个体所固有的特性的抽象和概括。但是爱尔维修把物质的一般特性当作物质,这一定义仍是不科学的。(3分)材料2中霍尔巴赫的物质定义,肯定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感觉只是物质的反映。他试图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高度来把握物质概念,这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他又把广延、可分性、不可入性等看成物质的普遍的不变的特性,这表明他的物质观还没有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3分)c、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2、请谈谈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0分)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分)b、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2分)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分)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e、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定义的实践意义在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从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根本保证。(2分)f、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亦可得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