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12014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学17年--18年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政 治 试 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1.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很多新鲜事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感受。下列心态中可取的有 ( ) 看到新的学校,我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看到新奇的实验仪器,我感到科学在向我们招手 看到新的同学和老师,我相信又会多一批良师益友 看到厚厚的教材,我觉得学习肯定很苦很累,前途渺茫 A B C D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做到 ( ) A.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B.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C.亲如兄弟,哥们义气 D.善良友好,一视同仁3.阅读右边漫画砌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这是闭锁心理,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常见的心理 当这种心理得不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要克服这种心理,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沟通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会自然消失 A B C D4.近日,我省某校对384名初中生进行了闭锁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从统计结果看,闭锁心理严重存在的有42人,约占11%;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有250人,约占65%。上述学生要克服闭锁心理就要 ( ) 只能依靠心理咨询,进行

3、心理干预 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开放自我,主动与他人交往,沟通 完全敞开心扉,朋友来者不拒 A. B. C. D.5.“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直接说明 ( ) A.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D.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6.在一个团结的班集体中,每个集体的成员都应做到( ) 勇于同破坏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用实际行动为班集体添光彩 视自己的班级利益高于一切 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集体的利益 A. B. C. D.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看,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有多角度欣赏庐山,才能获得对庐山的客观全面认识B.要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应参考他人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C.角度不同,产生的认识就会不同,因而人无法认识自己D.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己8.早读时间,“篮球迷”小高在谈论昨晚的比赛,这时,大家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小高感到很不解,就问同桌,同桌说:“你影响到大家的学习了。”小高了解自己的方法是 ( ) A.通过集体评价了解自己 B.通过老师评价了解自己 C.通过他人评价了解自己 D.通过自我观察了解自己9.小明平时总丢三落四,妈妈批评他,可是他却

5、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要我们学会悦纳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你认为小明的话( ) A是正确的,悦纳自己应该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 B是错误的,悦纳自己的缺点并不是一味地保持,还要克服它,改善它 C是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的表现 D是把课堂的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的表现10.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中,“一时冲动”约占60%。这告诉我们( ) A.情绪只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B.情绪是不能调节和控制的 C.人在消极情绪面前无能为力 D.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11.“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数到一百。”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

6、注意转移法 B.心理换位法 C.回避法 D.宣泄法12.有位哲学家说过:“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会说杯里还有半杯水,悲观者会叹息杯里已失去了半杯水。”这提醒我们 ( )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与情绪无关 要保持情绪的多样性 要学会陶冶情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同一事物,情绪不同的人看法也不相同 A B C D13.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成才欲望与厌学的心理等各种的矛盾和烦恼。这提醒我们( ) A.青春期的内心矛盾是成长的阻力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要重视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D.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14.进入青春期后,小明感到有许多心里话无处诉说。如果你是他的同学或者朋友,你会告诉小明 ( )保持积

7、极开放的心态,多与同学交流 如果封闭自己,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样快乐 A. B. C. D.15.“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这句话让我们感悟到 ( ) A.青春是美好的,要珍惜青春 B.青春是珍贵的,不可与他人分享 C.青春是快乐的,没有烦恼 D.青春是短暂的,要及时行乐16.有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 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你认 为作为孩子的应当 ( ) 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建议 理解父母,进行换位思考 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 和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处理,心平气和讲道理 A B C

8、 D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喻义说明了( ) A.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B.做人要有孝心,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C.父母养育之女是天经地义的 D.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18.针对珠海市在中小学毕业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活动,某校九年级(1)班召开一次以 “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班会。要感恩老师是因为( ) 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老师是我 们的良师益友 老师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好、非常和谐 A. B. C. D.19.“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老师是社会上最高贵的职业 B.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

9、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D.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下列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是 ( ) A.“我的画竟然没被选上,老师真没有眼光,我简直气疯了” B.“老师竟然不选我的作文做范文,我再也不认真写作文了” C.“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D.“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太过分了,我就要在课堂上顶撞他”21.猪八戒深山探路,见一村妇便开口道:“喂,胖妇人,前面这条路怎么走?”气得村妇拿扁担打他,孙悟空变做和尚上前施礼道:“请问这位大嫂,前面是何去处?”这才得了指点。这启示我们 ( ) A.礼貌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 B.在与人交往中,只能说好话 C

10、.只要讲礼貌,就能获得成功 D.人们需要尊重,交往要讲礼貌2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交往礼仪的是( ) 小娜上学、放学都与父母打招呼 小明对同学的过失,经常耿耿于怀,斤斤计较 小丽进办公室时,习惯先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老师找小亮谈话,小亮总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 A. B. C. D.23.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 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A.

11、B. C. D.24.现在网络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丁视野增进了友谊。 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的教训。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 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 B.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25.“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格言说明 ( ) A.正确的学习目的能够促进我们进步 B.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来源 C.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 D.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促使我们进步26.每次遇到一个难题,就苦思冥想,甚至睡

12、不好觉;但是经过努力解决了,那种愉悦是不能言表的。这段话说明了( ) A.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B.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C.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27.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时间上,有人喜欢早上学,有人喜欢晚上学;在形式上,有人习惯独自学,有人喜欢结伴学这告诉我们:( )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无所谓好坏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我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方法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不可盲目效仿 学习是一个苦差事 A. B. C. D.28.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一本书看,他给人拉了一上午的磨;本村的书不够看,他就去周围村子借。少年时,曾被挡在校门外,但他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本。后来,还圆了大学梦。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