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098651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思想政 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思想政治文化生活部分考点汇编12年客观题(一)江苏20.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21.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

2、发展要兼收并蓄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22.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23.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冶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

3、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4.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二)广东3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 B. C. D

4、. 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 B. C. D. 11年客观题(一)江苏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5、 D. 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 B. C. D.22.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C.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

6、化繁荣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一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A. B. C. D.10年客观题(一)江苏18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

7、大物质力量A B C D1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

8、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

9、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据此请回答2324题。23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24“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09客观题(一)江苏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

10、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8.D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 19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

11、相互借鉴 19.D 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传播,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说法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故B项错误;C项中“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正确的反映了题意。 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 B C D 20.A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故的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说法错误;的说法正确的反映了

12、题意。故本题选A项。 2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 B C D. 21.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及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的意义,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的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故的说法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本题选B项。 22用现代动画技术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2008年度收视排行的年度特别奖,同名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高达8500万的票房。这主要说明,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B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作 C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 D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22.D 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文化产品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其余各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23“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