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10575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滨文化广场设计说明马风滨河改造地段,南临杨柳河马风段,总面积11725m 2。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给马风镇人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以微地形绿化为主,树木绿化乔灌木结合为辅,天然人工湖、方亭、长廊、健身器材、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一、设计指导思想以实用美观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建成绿化、美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优美环境。二、设计原则1、坚持高起点,科学实用的原则;2、坚持生态防护与突出景观效果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景观硬化考虑经久耐用的原则;4、植物配置坚持乔、灌、草、地被相结合的群落形式,突出植物景观的四季效果;硬化景观、甬路选择耐用、自然、实用

2、的原则。三、绿地设计风格1、绿化植物采用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形成开朗通透自然组团效果,通过植物造型设计,突出园林植物的艺术性效果,树种适合海城地区为主;2、休闲广场为人们举行活动、演出等提供场所;亭、廊即形成整个景观骨架又为人们休闲、小憩提供方便;3、现有沙坑砌成人工湖,河堤修拦水坝引入人工湖内,构成一个供人们休闲的亲水景观;4、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器材给人们文体活动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广场设计说明2011-4-21 17:29:15 互联网 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文化原则广场设计力求挖掘高安历史

3、文化底蕴,并体现新时代的城市风貌。以人为本该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场空间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生态原则充分考虑田南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谐共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广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以后的发展,在协调全局的同时,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经济原则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其经济因素,广场构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获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分期建筑原则广场建筑可以分阶段及分片实施。每一步实施的过程都以整体空间形态相结合。三、绿色景观设计本方案绿色景观设计原则如下:1. 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生命力强的

4、作用。2. 创造人工植物群落的群体效益,季相色彩效益。3. 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生态环境。4. 建立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洽关系,创造回归自然的环境条件。5. 使绿地林荫等“ 软质景观” 与道路广场等 “硬质景观”达到平衡。6. 把人们的审美及保健游赏需求和创造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二)植物配植要点1. 整个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为特色,生物多样性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因素,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文化内涵;追求绿地的景观效益,最终形成季相分明、个体优美、群体宏伟的景观效果。2. 绿化景观考虑一定的层次,并采用复

5、合混交林的绿化方式,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指数。在空间竖向上求得景观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条件。3. 植物配置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意境上的独特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以香樟、桂花、红枫、银杏等为基调树种,选用多种乔木、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并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时间流转和万物生长的变化。4. 在林间绿地,为了不影响广场的采光、通风,在林间种植小乔木、花灌木,设置种植有台湾四季青草、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红花继木、杜鹃、茶梅的模纹花坛等。从而在

6、整体上形成乔、灌、草相互交错的完整的植物群落。5. 充分运用垂直绿化等形式,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美化广场环境。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城市广场设计说明前?言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一) 、主体思想(二) 、总体风格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二、

7、方案立意三、总体布局1、平面构图2、竖向地形设计四、表现手法(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二)环境绿化设计(三)广场小品设计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一、广场分区二、主要景点(一) 、 “世纪大道”(二) 、 “长安史话”(三) 、 “天圆”(四) 、 “地方”(五) 、 “古磐”三、植物配置四、灯光照明五、物业管理设施第三章、结束语?前?言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 ,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

8、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一) 、主体思想: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二) 、总体风格: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

9、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 、功能(实用) 、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

10、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5、符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三、总体布局1、平面构图: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对角线为轴线,对称地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2、竖向地形设计:由于广场整体位置下沉,与整个

11、周边环境形成一个高差,在考虑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缓冲,并达到丰富层次的效果。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平台,整体升高2.45米,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四、表现手法:(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二)环境绿化设计: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

12、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三)广场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一、广场分区:整个广场共分为三个区:1、功能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2、文化区:展现长安的历史文化。3、主题景观区:反映长安人民的时代精神面貌和长安大发展的中心主题。二、主要景点:广场共分为五个景区:长安史话、世纪大道、天圆、地方、古磐。(一) 、 “世纪大道”: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40米,宽16米的坡形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间是宽4米、长35米的气势恢宏的大型叠

13、水喷泉,高低起伏的喷泉,流动的叠水,营造出宏大的热烈场面。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宽6米、长38米的芳草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整体寓意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长安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簇拥,长安人民一定会大发展。世纪大道两侧高5米的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广场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主题雕塑:世纪大道尽头,是发展最终的升华,一展翅引领的大鹏,高大的体量,鲜艳、热烈的红色,极具冲击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围半围合的彩钢构架充分体现着现代文明的产物和精神,钢构架作为主题雕塑的翼翅,极具张力与动感。体现现代文明的钢架结构与和其

14、后古朴的长安史话雕塑景墙,以对景关系形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对比,新世纪的新发展和历史文明的继承在此呼应宜彰。(二) 、 “长安史话”:长安史话做为一个雕塑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长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长安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宽80米,高12米的雕塑墙又是中心世纪大道的背景,世纪大道所表现的是新世纪新长安的发展,而雄浑的雕塑墙则是古长安历史和发展的缩影。(三) 、 “天圆”:自从盘古开天地,轻者升为天,浊者沉为地,天方圆,地为方,今有天圆地方之说。本方案中, “天圆”主体

15、是表演舞台,为圆形,取“天圆”之意。圆形舞台周围环绕一浅水系,水中设涌泉,为舞台衬景。水系上架设一造形轻盈别致的小桥,将舞台与其外的广场地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天圆舞台可作为广场集会的主席台,文艺表演时,又为舞台使用,有双重功能。东北角高大的合欢林则是天圆舞台的绿色背景。(四) 、 “地方”:地为方,该景是取天地间的自然景观,草、水、石组成一个自然而和谐的可赏性景观。分割整齐的草地和水池均以方形分割,动与静的对比,轻质与硬质的对比,使其融洽而和谐。在“地方”中间的草地上置以景石,景石上刻广场之名。(五) 、 “古磐”: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闻名古都,共具辉煌的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特色。在此

16、我们将它浓缩为四块磐石,展示石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变的题材,它经百年的侵蚀摧噬而仍然展示其神采,我们用磐石展示它们的辉煌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既有长久性,也和它们深邃的历史相呼应。在四个石头上分别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刻上该城市的名称,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不但了解长安,也了解世界,更加了解长安在世界中的地位。另外,在每块磐石上,还将竖牌对这四个国家分别做以解释。四块磐石分别被四个做成锥体的草地托起,周围平整空旷的草地上,不做任何栽植,更使四块磐石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四个城市和地位相协调。五个景点以围合的形式布局,由天圆、地方到古磐、再到长安史话雕塑景墙,最后回到中心景点及世纪大道、主题雕塑上,突出长安人民今后的发展。三、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大面积草地为主,不加任何修饰,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广场四个角上分别种植高大的乔大,做为广场的绿色点缀,树下分别设休息和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1、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