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01543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28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18年学年初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案(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 三 历 史教 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初三历史1、 目的要求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学生情况分析我任教的班级一共是四个班,每个班有学生四十人,和初二相比,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观念有所稳定,这是优势;但同时和初二相比,科目也增多 了,新增的化学相对比较难。这样,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势必对学习历史也造成不利影响。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

2、,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三教学措施: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辅导,协调班级发展。2、提高课堂利用率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容不得忽视和浪费,必须抓紧,本学期这本教材共八个单元,23课,另外还有四节是活动课。历史课每周两节,一学 期按十八周算,三十六节课,每节课讲完一课内容,仅剩九节课复习时间,所以这么看来,时间相当紧迫。因此,每堂课我必须完成一课内容,如果,平时有特殊原

3、 因造成落课,必须想法找回来,这是课时的保证。另外,每节课的课堂时间一定要利用好,每节课是40分钟,其中5分钟用于复习前一课,还剩35分钟,讲课必 须精讲,争取用25分钟讲完每节课书本内容,然后10分钟针对本课内容,适当找些练习题,使学生在每节课短暂的时间里,对课本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3、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利用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一列出,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比如:记 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是在早上,反复记忆历史知识,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树立学习历史典型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兴趣小组.,每班至少两名学生

4、为兴 趣小组成员, 单独辅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形成特长,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全面提高历史成绩。3、抓好历史月考、期中和期末复习历史光靠平时的学习还不行,还离不开复习工作,因为学生的记忆力有遗忘规律,隔一段时间如果不及时复习,就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月组织的月 考,对遗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谓是及时复习,避免遗忘,除了学校组织的考试外,本学期我计划每单元都发一套单元测试题,共八个单元,另外,期中和期末 测试题各两套,争取让学生多练习一些题型,避免考试前慌乱无章的局面出现,也避免考场上无从下手。4搞好社会实践 利用周末时间参观周围的历史博物馆、历史古迹、

5、搜集家乡的历史材料。寒暑假外出参观历史古迹、历史博物馆。四、教学进度周次单元课时内 容1 至2第一单元4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第二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三课 西方文明之源活动课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3、4至5第二三单元6第四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五课 中古欧洲社会第六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七课 东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八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九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67至8第四单元6第十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活动课 追访历史新闻第十一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十二课 美国的诞生第十三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活动课 我看拿破仑910至11中考复习与讲解中考1213至14第五六单元6第

6、十四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十五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第十六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十七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十八课 美国南北战争第十九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5至16至17第七八单元6第二十课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活动课 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二十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十二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二十三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18 至20复习期末考试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教学计划教材分析1课人类的形成内容精析: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人种,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2课大河流域文明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

7、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也走过一条从小国到统一的道路,其中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中形成的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佛教的兴起适应了印度半岛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它既有反对婆罗门特权的一面,也有维护奴隶主统治,麻痹群众的一面。3课西方文明之源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尤其是伯里克利时期,知

8、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衰。教学目标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第一,要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严格按课标备课上课选做练习题。注重课堂及时记忆的训练,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当

9、堂作业后,可鼓励学生拿老师的空白练习册自问自答式背题,并记背题100分成绩。老师还要制定过关背诵,并记相对100成绩,竞背相对弱的要有课下弹性作业。我们在课上学习中注重设置“材料阅读”,指导学生关键词法找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兴趣。第二,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科学途径的探索。历史教育应当拒绝见言不见情、见分不见心的教育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挖掘历史素材本身所蕴涵的真善美,使其变成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从而达到塑造心灵和情感的目的。比如世界史上众多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重大事件面前的取舍,都

10、是可以挖掘的因素,并能对学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提供一定的学科助力。第三,特别重视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这个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完这一册后,对世界近代史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古代史新月沃地的古巴比伦王国时,就可引入时政热点,目前该地区的冲突有哪些?伊拉克战争。其他单元都可以依照这种方法,把不同课用一条主线联系起来,然后再把课与单元联系起来,最后把各个单元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框架,最终使学生把握这个框架,并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相关知识有序地安放在这个框架的某个位置上。课时:三课时第1 课 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 全面了解人类社会

11、形成的过程。2. 思考探究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人文素养。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体验、感悟科技发明的过程。3.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2、教学难点: 把握人类是怎样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你听过“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吗?西方世界一直认为人是上帝创造。中国古代也流传着“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东西方人类真的是通过不同方式形成的吗?我们人类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

12、们就来学习第1课 人类的形成学生讲神话故事置疑悬念,明确本课学习主题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出示本课中考考点学生对全课展开,在书本上划出要点。明确考点直奔主题三讨论交流解决疑难一、 人类的出现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三个阶段:“猿类”、“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2、 人种的产生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进化阶段主要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

13、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晚期智人阶段,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二、氏族社会3、氏族的形成氏族制度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它是原始人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几个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往往联合成为一个大氏族,即所谓的胞族,几个大氏族又常常联合成一个部落,这就构成了所谓的氏族制度。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

14、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4、原始社会的解体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根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学,从而获得的知识,印象会更深刻。让学生系统获得信息。四总结归纳检测评价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原始社会的风貌。巩固记忆完成练习对本课内容作一小结,有为第二课做一个铺垫。板书一、人类的出现1.正在形成中的人2.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3、人种的差异二,氏族社会1.母系氏族2.父系氏族 3.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讨论效果较好第2课 人类文明的摇篮学 科历史课 题第2课 人类文明的摇篮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2)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古印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