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101476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陶红波东营胜利第二中学 山东东营 257051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文化背景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文化交际的关系;产生文化干扰的原因与后果;常见文化差异的存在形式、应对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文化,交际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不少学生在英语考试中成绩出色,但当他们与外籍人士交往对话时,屡屡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误。如一学生称美国教授为old professor(老教授),尽管此教授已是白发苍苍,但他听到此称呼仍大为不悦,引得学生大为困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在现代英语中,old一词,往往与“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老年人避之唯恐不及。在英语交际中,不

2、仅不能以“老”为尊称,对年龄的任何暗示都是应该回避的。其实如果称那位教授senior professor(资深教授),他应该是会欣然接受的。由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西方社会文化内容的介绍!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谈到与外国人士交往就离不开外语,因为外语是交际的工具,是连接国与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马克思语)。而谈到用外语进行交际我们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不能孤立存在,而是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语言与文化有着血肉的关系,是一

3、对孪生兄弟,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的各个方面。二、 产生文化干扰的原因首先,由于不同的民族和种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习得到的语言和文化也就各不相同。例如,学过一点外语的人都知道,外国人受到赞扬或表扬时,马上就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却连声道“哪里,哪里”,以表示谦虚,这种差异的存在就是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由于人们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差异和文化干扰问题,如果在日常交际中不注意文化差异和文化干扰问题,不提高文化差异和文化干扰的敏感性,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效果,产生误解,闹出笑

4、话,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其次,由于我们在教学上对文化背景教学重视不够所造成的。长期以来,教学、教材只重视语言形式,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语法规则和句型操练上,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忽视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学生往往机械地模仿操练,久而久之,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加之汉语的习惯与影响,在实际交往中学生很自然地套用汉语的使用习惯,于是在交际中产生了文化干扰,影响了交际的效果。由此可见,产生文化干扰的原因,一是由于不同文化本身的差异;二是由于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所学语言的应用场合。三、缺少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培养交际能力的影响

5、由于文化本身的差别以及长期以来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只具备语言能力,而不具备语言交际能力,句型背得很熟,但不知在什么场合使用,经常套用中国思维方式。初次接触外国人的中国学生经常出现类似于“Where did you go?”“How old are you?”等“中文思想英语形式”的句子,搞的外国人莫名其妙,直接影响了交际效果。其次,由于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使得学生对英语文化中特有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例如,如果教师不对“万圣节”加以解释,那么学生很难想象到“万圣节”是什么样子;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妨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向笔者反映过这种现

6、象:能够认识整篇文章中大部分的词语,对其语法结构也能了如指掌,但对其缺乏全面的理解,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听力的提高。四、 进行文化背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暴露了一些问题,正如美国著名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瑞姆拜克(Winstom Brembeck)所说,“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学,是培养语言流利大傻瓜的最好的办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教学,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明确外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单纯记忆外语符号,记忆语法规则,而是在听、说、

7、读、写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同时,了解英国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隐含的民族文化语义,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进而能够准确地、得体地活用于语言交际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听力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技能,防止文化干扰的发生,适应交际的需要。从语言教学和应用的角度来讲,文化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大类。有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等属于知识文化;交际文化范围比较广,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家庭起居、节日喜庆、禁忌讳语、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都属于交际文化的范畴。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多传授一些交际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文化

8、背景知识教学的。(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进行由于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背景教学时,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明确语言教学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教师在讲解词汇、语音、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等技能时,应尽力发掘出语言形式内的文化含义,相机介绍给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背景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文化的渗透,通过文化知识的渗透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时消除学生在交际中的障碍。例如,高中英语(SEFC)第一册(下)第21单元讲到“peasant”一词时教师应该对该词的词源、感情色彩

9、以及应用的场合进行讲解,防止学生由于不懂该词的特殊性,把“我的父亲是个农民”翻译成“My father is a peasant”;高中英语第二册(下)21单元课后练习题中有这样一句话,“Jackson is my family name, and Andrew is my given name.”,教师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作练习题说答案上,还应该利用这个句子,把句子中的文化内含发掘出来,进行文化教学,使学生对英美姓名以及中西方姓名的差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进行的目的。(二)经常把英语同汉语进行适当的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

10、留心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适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传授给学生,对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很有帮助,如对中西方文化中初次见面时该说什么不该什么加以总结并与汉语文化习惯进行对比,这样使学生对初次交际时的禁忌语有进一步的认识。另外,教师应该对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中不同的文化内含加以比较。如:“as strong as a horse(马)”与汉语的“壮如牛”加以比较;猫头鹰在西方被认为是智慧之鸟,但是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等等。这样使学生明确英语词汇的不同文化内含,防止出现交际上的错误。(三)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系统介绍对一些直接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句子、对话、课文可进行系统地介绍,

11、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如高中英语(SEFC)第二册(下)Body language一课,在讲解这一课时可对体态语这一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系统地介绍,对于课文中没有提到的不同国家的体态语进行补充,并加以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同时渗透了文化教学。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西方不同的节假日进行文化教学,如在月日情人节这一天把西方情人节的由来以及情人节的其他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以上是进行文化教学的几种主要方法,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书籍,尽量创造学英语的气氛,使学生置于一种英语文化氛围之中;教师在上课时应尽可能利用图片、简笔画、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

12、学设备,还可采取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英语中特有文化知识的感性认识。最后,谈谈在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范围比较广,包罗万象,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化教学中要作到有的放矢,应该有目标、有重点的进行讲解与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始终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进行,把文化内含渗透到语言教学当中去,而且必须明确文化背景教学不是教学生去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语言教学服务。教师在进行文化背景教学时,特别是在讲授文化差异时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可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明确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很少涉及正与误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丰富

13、自己的知识,特别注意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而且还应注意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总之,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实践证明,不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为英语语言教学服好务,不断提高学生跨语言交际能力。参考文献: 1.柳习锋,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陈汝东,2001,语言论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杜学增,1

14、999,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许鲁之,1993,新编英美概况,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 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95,(1). 2 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3 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1998,(9). 4 章兼中.外语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5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作者简介:陶红波(1975),男,山东东营人,1997年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现任教于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联系电话:13356632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