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1014364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渝中区“浮图关”、“鹅岭”地名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以民族语言内涵和史志文献考证为突破口 白俊奎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巴楚文化在重庆市渝中区尚有遗存,今佛图关以前称浮图关,“佛图、浮图”源于楚语“於菟”:虎,“浮图、佛图”关即“於菟”关、“虎”关,此地在山岭脊梁,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形似老虎把守。其根由是,古代三苗一支溯长江西进到达今浮图关,以“於菟”命名此地。后来,古代楚人攻占此地,命名“於菟”,意为“虎牢关”。鹅岭,在浮图关对面一公里地,山岭不似鹅,而是巴族语、土家族语“峨且列”音遗。土家语峨,蛇;且列或列且,列兼虎意,汉译音读“岭”;意为“脚踩”。“

2、峨岭”、“峨力”音近,意为“蛇虎横行、草树丛生的潮湿坡地,随处脚可踩到蛇”。 古代战争、自然灾害、瘟疫流行等因素导致民族四方迁移,许多民族文化因子可能会迁移、新生、消失或混融,古代生活于长江中下游的三苗,与华夏等族发生战争,一支遁入江淮湘楚等地深山野岭,一支就地臣服,一支西北迁三危,一支溯长江及沿两岸西进到达今重庆渝中区浮图关、鹅岭等地,民族文化因子存留至今。后来,巴国西进迁移,一度定都江州,巴语“峨列且”在地名中形成巴族人文的“固定资产”,后来演变为“鹅岭”,传承至今。楚国攻占巴国地盘后,沿用三苗在今浮图关留下的地名“放冤”,山川地理打上楚苗文化烙印。这些鲜为人知,有稽古钩沉的必要。 一、三

3、苗、楚人之“於菟”与汉语之“浮图、佛图” (一)“浮图关”、“峨岭”得名原因,众说纷纭 重庆市渝中区有“佛图”关公园,以前称“浮图”关。“佛图关”、“浮图关”得名有几说: 有一种说法:关口因佛像而得名。(1)重庆市地名词典:“佛图”即佛教佛屠,此地有佛教摩崖石刻,关口险隘,名为佛图关。(2)浮图关公园,重庆市地名词典:“在市区西缘,因处古重庆要隘浮图关旧址而得名。地势高峻,两侧急剧倾斜。中部山脊干道和两侧小道石梯坎路纵横交错。关上有古重庆十二景之浮图夜雨夜雨寺,前殿毁于火,后殿尚存。岩壁残存有唐宋石刻沸像、佛洞及清所建功德碑、节孝碑等”重庆市地名词典又载:“浮图关,耸峙于长江与嘉陵江间,三面悬

4、崖,海拔388.6米,为古重庆咽喉要地。公元227年,三国蜀将李严在此筑城,条石叠砌,高10余米,厚5米,有迎庆、泰安、顺风、大城四门,因有摩崖佛像,名佛图关。清乾隆时改称浮图关。咸丰时名士姚觐元倡导在此植桑养蚕,光绪二年更名姚公场。1940年,国民党在此设中央训练团,改称复兴关,刻石关右。1950年复名浮图关。昔年关内名胜占迹甚多,浮图夜雨为旧时巴渝十二景之一。有明代所建夜雨寺,迎庆门内施壁轩,顺风门外乳石洞以及虎岩下涵秋馆等,惜尽毁于1921年军阀混战中,现仅存遗址。”浮图关边“虎岩”作为地名和风景名胜古迹的文化遗存和见证,并非天外来客或凭空产生,它是古代崇拜虎图腾的巴夷苗蛮民族在此留下的

5、物化人文胜迹,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因子积淀在其中,为浮图关来源于楚苗语言“於菟”提供了形胜依据。浮图关自古以来是军事战略要地,古代关上璧立万仞,磴曲千层,为古重庆陆路咽喉要隘,成渝古道必经处。佛图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凡欲取重庆城必先攻陷此关。很早以来佛图关是重庆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城堡独立,有迎庆、泰安、顺风、大城关门四道,关墙南北近两江滨,悬崖为屏障,高大坚固,关呈三角形,范围较大,雄伟古堡,易守难攻。宋史忠义传载,宋末蒙古铁骑人川攻渝,宋将张钰“大兵会重庆,驻浮图关”,凭险拒敌厂地名“浮图关”,而非“佛图关”,并非无据。 大清一统苏:“上有石佛像故名,地极险要,建始不可考。”关上佛教摩崖石

6、刻遍布,尤以东崖最为集中。原有七级浮屠(佛塔的古印度语音译),故有“佛图关”。 同治增修巴县志又恢复了“浮图关”名:“渝城三面抱江,陆路惟浮图关一线壁立千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能守全城可保无恙。”关口地名仍叫“浮图关”,而非“佛图关”。 陪都要览仍称“浮图”关:“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浮图夜雨,以关内有夜雨寺,昔年寺门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侵层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关上有巴人石居、巴人幽洞,巴楚人文在此汇聚融混。在巴渝土著人眼里,关口名称是“浮图”,而非“佛图”。 浮图关现存文物古迹除古城遗迹外,有多尊唐代大佛像;有窟高五米的宋代金身释迦牟尼说法经变像一处,浮图关雕像

7、高二米有余,与大足石刻风格类似。另有一佛二弟子像,观音、弟子像及各种题记二干余处。 说法这二:浮图,浮在长江和嘉陵江上的图画,佛图关即浮图关,浮图关却浮在两江美丽图画上的关隘。此文艺笔调不足为据。 说法之三:浮图、佛图即糊涂,使人糊涂的关隘,亦不足为据。 (二)古代民族沿长江西向迁移的可能性与汉语“浮图”、“佛图”,三苗语、楚语“於菟”、土家语“峨列且”及汉语“鹅岭”的语言演变及人文文献关联 古代民族沿长江西向迁移是可能的,这有客观原因,文献、风俗和语言可资佐证。尚书、国语、史记、汉书、通典、大平寰宇记等史载,尧舜伐三苗,战争残酷,征服三苗,三苗一支西北窜三危,另据苗族史:“三苗的大部分,可能

8、被迫离开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间的平原地带,避入山林沼泽,并开始向西南山区迁徙。”三苗北从江汉西迁今四川盆地、长江、嘉陵江流域,另一支三苗人从洞庭、彭蠡、鄂、岳、潭等地溯长江西进,今大溪遗址就包含三苗文化在内,据四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考古工作者在我国东起鄂南,西至川东(今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发现了大约公元前4400-3300的年的文化遗址。这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两岸地区的古代文化命名为大溪文化。大溪遗址位于四川省东部巫山县(今属重庆),处干今天苗族分布区北缘。”“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北地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东起大别山南麓,西至三峡,北到豫西,南抵洞庭湖北岸。屈

9、家岭文化后期约为公元前3000-前2600的年,较大溪文化晚。”诸地文化与风俗与今渝东南苗族等习俗相同或近似,说明三苗及其后裔在今渝东留居时间延续至今,风土人情一脉相承。另据蜀王本纪:“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郸,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这说明古代民族可溯长江西上,直到今四川省成都市等地,古人的体能、勇气、求生本能、凝聚力、意志力、生命潜力、协作精神、顽强拼搏、驭水技能等都不可小视,超过今人。避开洪水季节,古代民族在枯水季节完全可以顺利地沿长江西向迁移。另还可从鲧腹生禹,禹治水长江,在江州今重庆涂山娶涂山氏,生子启等神话传说中得

10、到佐证,三苗溯长江西进是完全可能的。三苗遗裔到达渝中半岛,以“於菟”命名险象环生的浮图关地带。三苗是楚人祖先族,后来楚国攻占巴地,用“於菟”地名不变。三苗、楚人都称虎为“於菟”,有史志文献可征,屈原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汤炳正先生考证顾菟即於菟,引史志文献说楚人称虎为於菟: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释文:“於音乌,菟音兔。”方言八:“虎,江淮南楚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郭璞注云:“於音乌,今江南山夷呼虎为,”广雅释兽:“於菟,虎也。”曹宪博雅音:“於音乌,音涂。”汉书叙传:“楚人谓虎於檡。”颜师古注:“於音乌,檡或作菟,并音涂。”说文新附:“,楚人谓虎为乌,从虎,兔声,同都切。”

11、笔者认为,“浮图、佛图”关即“於菟”关,“虎”关,语音、音意一脉相承。关口在山岭脊梁上,悬崖绝壁,陡峭艰险,易守难攻,似老虎把守。三苗、楚人占据此地,命名“於菟”关,意“虎牢关”。佛图关公园,雄、险、峻、峭、高、陡,有“虎踞山城”之说。佛图关附近的大坪“虎头岩”距此不远,大坪虎头岩是虎的头颅,浮图关山体及岭边绝壁等共成虎的身躯,头在大坪,身邻鹅岭,俨然一只猛虎盘踞渝中半岛,巴国后来在此建都邑,张仪于朝天门筑城,即与形山水名胜相关。 今渝中区在三千多年前是巴国首都所在地,为何今佛图关所在地当时由楚人命名?巴国未立国渝中之前,三苗曾据有此地,命名为於菟,由于沿用历史久远,巴国仍沿用此地名。战国时楚

12、国自东向西紧逼,巴国都城由“两江(长江、乌江)枳城两江江州涪江铜梁嘉陵江阆中”迁移,包括今浮图关在内的巴国部分土地为楚国占领,关口形似虎踞山城,易守难攻,楚人付出惨重代价攻占此地,心有余悸,三苗、楚人文化有相通处,楚人沿用“於菟”命名,成为楚地。今渝中区曾是巴国首都,巴国主体民族是巴族,巴族曼子将军墓至今犹存,巴族地名“峨列且”流传至今演变为“鹅岭”。有人认为:渝中半岛形似鹅,鹅岭是鹅颈项,因山岭而命名为鹅岭。笔者认为这是牵强附会!“峨岭”是巴人地名,巴语、土家语“峨力、峨列且”意为“潮湿、草树丛生、蛇虎横行”。此地有楚人、巴人地名,古代巴地以东,其人半楚,巴弱楚强,步步紧逼,楚人攻占巴地,故

13、而有此复合人文地名。 二、历史回顾:巴文化源远流长,穷兵黩武促使巴国因盛而衰,因衰而弱,因弱而亡,形成巴国发展轨迹 强盛好战穷兵黩武变衰弱腐朽灭亡,是巴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可追溯到我国上古传说时代,山海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有巴遂山。渑水出焉。”大降氏又叫太昊氏,居今河南淮阳或今山东济泅一带,是巴人前身,渑水,据周游走进齐都:“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古时此处平地出泉,泉流汇聚成池,称申池,邻近城门亦称申门。渑水由南向北,经长胡同、督府巷、东石桥、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经广饶人博兴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人画水者为系水。民国

14、九年临淄县志载:绳水与系水同源。”绳水位于古齐国今山东省境内,巴人起源于黄河流域,始祖是太皞,太皞是黄帝后裔,根源在陇西成纪,后迁移至中原,在今豫鲁二省极盛,夏商时巴人活动于今川鄂陕交界地,再迁向更南巴巫山地和长江三峡活动,巴建国后,平都、枳、江州、合川、阆中先后为国都。回溯到商末,巴国曾随周武王伐纣,以宗姬封于巴,子爵:巴子国。春秋时巴国与楚国、邓国为邻,受秦、楚压逼,巴国从汉中、巴东等地向川东、川北、川南发展。春秋中期前,巴楚两国结成同盟。春秋中叶后,楚称霸中原、“开濮地而有之”。巴族当时主要活动于濮水流域,巴楚关系恶化,巴为楚所迫,放弃汉水上游故土,防线西移。左传僖公28年:栾贞子对晋文

15、公重耳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周初分封的汉水北面各姬姓国包括巴国在内都被楚国灭掉。战国时,巴国势力极盛,疆域东至鱼复(今奉节县),西至僰道(今宜宾地区),北至汉中,南至黔涪(今渝东南、贵州省东北)的大国,曾以湖北省沮水、漳水为界河,在今鄂西。战争贯串巴国历史始终,巴国版图变化不定,巴族作为土著居民,在巴山地区繁衍,受秦楚所迫,向川东、川北和川南发展,与秦、楚、蜀抗衡。在巴楚对峙时,华阳国志载:东周季世,巴国内乱,巴将军蔓子许以三城,向楚借师。内乱平定后,为保住城池,巴蔓子拔剑自刎,以头颅答谢楚王。楚王厚葬巴蔓子头于秭归或利川都亭山上,与巴国相望,巴王厚葬蔓子将军身体于重庆七星岗,在其家乡忠

16、州设衣冠冢。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古城墙位于重庆城东门,至今七星岗莲花池有东周巴将军蔓子墓说明在巴国战争史上,秦楚二国是致命劲敌。当时,巴蜀两国地处长江上游,蜀地盛产黄金,巴东鱼盐丰富,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军政地位对楚秦争霸至关重要,史记张仪列传:“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楚国开始大规模向西扩张,将渝东地区广阔的巴人故地纳人楚国版图。战国时巴楚两国在峡江“数相攻伐”,斗争和融和的结果,楚国争得大量巴地和人口,故楚郢都(今荆州)流行“下里”、“巴人”等通俗歌曲,说明巴人大量暂居或定居楚国都,形成华阳国志巴志“江州以东,其人半楚”的局面。考古学及文献也证明东周时巴楚两国文化在三峡地区共存,如湖北巴东和秭归墓葬中出土许多有巴国特色的青铜器:巴式虎纹剑、巴式掌心纹矛、巴式虎纹戈、巴式柳叶矛这些青铜器往往与楚国青铜器同出一地或一墓:或出于楚地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