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00758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组织理论》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内涵与理论渊源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一、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定义,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构成或者市场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比如,规模经济会不会导致垄断,垄断者是否一定会制定垄断高价,大企业的高利润究竟是来自垄断还是来自自身的高效率,究竟应该是反垄断,还是顺其自然,等等。,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内涵与理论渊源,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1、竞争机制与市

2、场秩序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关系背后隐藏的是经济资源的配置。一般认为,良好的竞争关系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那些有可能破坏竞争关系的因素,比如垄断、规模经济等,则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2、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马歇尔冲突:竞争企业扩大规模垄断扼杀竞争,3、斯拉法的不

3、完全竞争理论 大企业内部生产力的扩张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的扩张具有对市场进行垄断的趋势。 大企业是在收益递增的条件下经营的。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越低。如果价格不变,企业则可能无限的扩大其产量,甚至占领整个市场。 现实的市场存在着种种影响纯粹竞争的障碍,这些障碍都能使企业增加其垄断实力。导致不完全竞争。,4、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 该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即市场是垄断竞争的。, 至下节,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1、贝

4、利和米恩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 贝利和米恩斯研究发现,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于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扼杀竞争,并导致价格刚性等问题。这些研究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 研究要点:经济不是完全竞争的,竞争性的市场中存在着扼杀竞争的垄断因素和力量。,2、勒纳等对垄断指标的研究 勒纳在193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深入探讨了垄断力的测量方法及指标。贝恩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测量垄断度,使垄断度成为推测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3、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 克拉克认为,在不完全竞争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条件不相协调,这种不

5、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短期均衡缺少规模经济性,而长期均衡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 因此探索有效竞争条件的出发点就在于以现实中产生的条件为基础,寻找缩小企业背离这种不协调的方法和手段。 即既保证竞争的充分性,又要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性。,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手段。 维护有效竞争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就是:放开市场准入。这是因为,潜在进入者会给在位者带来一种竞争压力,迫使在位者不敢谋求过高的垄断价格。所以,即使市场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只要市场是可以自由进入的,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垄断者表现得像一个非垄

6、断者。使竞争性和规模经济性可以兼得。,4、梅森对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的研究 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两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 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纳为市场绩效标准。,5、贝恩提出SCP范式 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 明确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把这三个范畴和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此即SCP范式。,6.谢勒对SCP范式的完善 继贝恩之后,谢勒进一

7、步总结了有关市场行为问题,从而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 谢勒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在贝恩的基础上对SCP分析框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并指出了所谓的产业基本条件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基本条件的反馈效应。,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 (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因果关系,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1、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通过改善市场结构,来调整市场行为

8、,最终达到提升市场绩效的作用。,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的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常用指标有CR4、CR8等。 进入壁垒是指,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反映出来的。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和产品差异等。,

9、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产业组织政策: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2、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进入壁垒等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3、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的衰退,美国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冲击,国际竞争力不

10、断下降 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展开了有力批判,三、对SCP范式的批判,哈佛学派基本观点: 1.SCP范式是建立在跨部门的实证研究上得出的经验式结论,其核心思想是在根本上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直接揭示了以集中度与进入壁垒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经验性关联。,芝加哥学派对SCP范式的批判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对进入壁垒重新进行了定义,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由新进入企业承担而现有企业无须承担的额外成本,只要和现有的企业相比,新企业不遭受成本上的不利,那么进入就是自由的。 SCP

11、范式无法提供对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面临着不完全信息,这为企业间的策略性相互影响提供了市场条件。 SCP范式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判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对垄断企业间的相互影响没能给出相应的分析。这是SCP范式的一大欠缺。, 至下节,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1.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承担,而市场中的在位企业不需承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

12、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不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只是暂时的。垄断势力造成的不利结果不可能持续存在。 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由于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在位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所以,垄断并不必然导致市场无效率。这就是可竞争市场理论。,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并进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换言之,大企业的

13、高利润可能得益于自身的高效率,而非垄断地位。,2、芝加哥学派的政策主张,一个政府对其合意的市场绩效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参与,要让市场力量自动起调节作用。 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的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以扩大企业和私人的自由经济活动的范围。 该学派断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哈佛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严重的垄断问题;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里,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除个别部门外,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进行干预,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

14、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兼并控制的做法。 他们认为,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的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微软肢解案起源于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托马斯杰克逊在华盛顿时间2000年6月判决,微软的三项罪名是:通过反竞争行为维持垄断;企图垄断浏览器市场,以及将其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捆绑。杰克逊认为,微软在非法维持垄断方面有罪。他下令将微软肢解为两个独立的公司,以纠正其反竞争行为。微软将被肢解为两个独立的公司,一个专营电脑操作系统,另一个则经营除去操作系统外微软目前所经营的其它业务,包括Office系列应用软件、IE浏览器等等。,案例:微软肢解案,事件始末 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特

15、区联邦上诉法院接手此案,并于6月28日驳回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2000年6月作出的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但维持有关微软从事了违反反垄断法的反竞争商业行为的判决。 9月6日,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决定不再以拆分方式来处罚微软公司,并拟撤销对微软将网络浏览器和视窗系统捆绑销售的垄断指控。 11月2日,美联邦政府司法部与微软公司宣布,反托拉斯官司已达成和解。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微软将执行一项限制其商业行为的规定,实施期为5年。,微软逃脱被分拆的命运的可能原因:美国布什政府彻底改变了克林顿政府当年在微软垄断案上的强硬立场。布什本人并不赞成克林顿在有关微软诉讼案上的立场。布什希望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企业。此外

16、,美国的不景气使得整个气氛对微软有利,加上保持美国企业在全球领袖地位的考虑,以及其它政治势力形成的合力,实际上已经在法律和技术之外决定了诉讼案的最终进程。微软最终免于被拆分。 微软免于被拆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的胜利,哈佛学派的衰落。,二、可竞争市场理论,发端:1982年,鲍莫尔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核心观点:良好的市场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1、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 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