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98949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计算题整理》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解:,例.求图示体系的频率、振型. 已知:,振型正交性的应用,1.检验求解出的振型的正确性。,例:试验证振型的正确性,2.对耦联运动微分方程组作解 耦运算等等.,例一.求图示体系的稳态振幅.,解:,从结果看,低阶振型贡献大。,一般不需要用全部振型叠加, 用前几个低阶振型叠加即可。,例二.求图示体系在突加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反应.,解:,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3)计算各

2、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二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三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一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二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三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地震作用,(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6)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五、底部剪力法应用举例,例1:

3、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计算各层的层间剪力,例2:六层砖混住宅楼,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各层楼板、墙的尺寸等得到恒荷和各楼面活荷乘以组合值系数,得到的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5399.7kN, G2=G3=G4=G5=5085k

4、N, G6=3856.9kN。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由于多层砌体房屋中纵向或横向承重墙体的数量较多, 房屋的侧移刚度很大,因而其纵向和横向基本周期较短,一般均不超过0.25s。所以规范规定,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确定水平地震作用时采用 。并且不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例2:基本烈度为8度,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G1=5399.7kN, G2=G3=G4=G5=5085kN, G6=3856.9kN。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各层水平地震作用,67320.9,21328.82,33815.25,47544.75,

5、61274.25,75003.75,306269.72,884.5,985.7,805.3,624.8,444.4,280.4,4025.1,884.5,1870.2,2675.5,3300.3,3744.7,4025.1,29596.6,例3: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层高和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解:,(1)计算各层层间剪力,(2)计算各楼层处的水平位移,(3)计算基本周期,能量法,解:,能量法的结果为 T1=0.508s,等效质量法,例: 用迭代法计算图示体系的各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假设第一振型,解:,(1)求柔度矩阵,(2)求第一振型,第一次迭代近似值,第一次迭代近似值,第二次迭代近似值,第三次迭代近似值,第四次迭代近似值,第四次迭代近似值,例: 用迭代法计算图示体系的各阶自振频率和振型.,解:,(1)求柔度矩阵,(2)求第一振型,(3)求第二振型,由振型正交性,假设,第一次迭代近似值,(3)求第三振型,由振型正交性,假设,假设,第一次迭代近似值,最终结果:,雅可比法(Jacb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