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91962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学习91 93年第生期 (总第了G期)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石 毓 智“差点儿”、“几乎”、“险些”等修饰动词时,其后的“没”或“不”有时有否定含义,有时候没有否 定的含义。后一种就是汉语中最为典型的羡余否定现 象。例如:1Aa。差点儿没闹笑 话”差点 儿闹笑话b.差点儿没答错=差 点儿答错c。差点儿没摔倒=差点儿摔 倒d.差 点儿没 翻车=差点儿翻车Ba.差点 儿没见着今 差点儿就见着了b。差 点儿答不上来今差点儿答上来c.差 点儿没买到今差点儿买到了d.差点儿 没考上甲班今 差 点儿 考上甲班o Aa.几乎没 摔倒二几乎神倒b.船几 乎没 翻了底=船几乎翻 了底Ba.事情几乎

2、没 办成今 事情几乎办成了b.几乎没考上甲班奔 几乎考上 甲斑 a.险些没 把他 撞倒=险些把他掩倒b。事情险些没 办成份 事情险些办成了朱德熙 ( 198 0 )给上述现象总结出了两条规律:(一) 凡是说话 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 形式表示肯定意义。( 二 ) 凡 是说 话 人 不 企 望发生 的事情:不管以_l二的“语义 组 合模式” ,可称为“句模”。这 样,语义 平面上的“句模”跟句法平面_L 的“句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句模”是基本式,可以扩展。例如:( )1 当 事属性”当事基准属性数觉 ( )5 施 事自动”施事.时点自动频度。哥哥,挺高哥 哥,比你高了三

3、 寸 记者来了 记者昨夭来了两 趟。参考文献吕叔湘:句型和动 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句型和动词,语文 出版 社1 9 8 7。李临定:现代汉语动 词,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 9。鲁川、梁镇韩:汉 语信息语法,语言文字学198 9年6期鲁川、林 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 习1 0 89年5期。鲁川:汉语句子的 语义 成分和语用 成分,语法研究和探索,北大出版 社198 8。鲁川:现代汉 语信息语法的 词类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文出版社19 19。( 作者通 迅 地 址:水河 南财经学院入工 智能研究室、令 *新乡电大中文教研室)是 青定形式还是否定形 式,意思都是 否定的。昌叔 湘等

4、 (1 9 8)0 对“左点 儿”淡余否定现象也持相同 的观点。我们发 现 这些规律有很多例外,例如: 这一下拳丁序俘有袒张堆气死,气得他 直 瞪着眼,大张着 嘴,足 有一分钟没 有说上话来。( 赵树理张来兴) 大妈往外一指,我一看,正是 我 媳妇 来 了,当时 高兴得我 呀,差点 儿没 翻 俩跟头,一 个箭步就冲 过去了! (常更新 浪 子回头 )例 中的“张维”是 小 说主 人翁的仇 人,这 是主 人翁 济述他 一次惩治“张维”的故 事,“把张维气死”这 件事对主人翁来说是企 望 发生 的,按照朱先生 总结出 的规律,“否定形 式表示肯定意义” ,位该是已经把 .9 长维”气死 了,可是从

5、后文来看,“张维”实际上并没有死。从上 下文来看,“翻俩 跟头”对我是乐意干的事情,按照朱先生 的规律,应该是 已经翻了俩跟头,而实际上 也是没 有翻。这样的“例外”在 日常语言的应用 中还有很 多。本文尝试从一个新 的角度来解释“差点儿”类羡余否定现 象,该解释能够同样处理所谓 的“例外” ,并进而揭 示产生这 种羡余 否定 的逻辑根 源。朱 先生 还认为,例1至 是结 构_:不可分化 的多义句式,下面我 们也尝试从结构上对 其进 行分 化。先来看一下“差点 JL”、“几J乎”、“险 些”!飞勺词 汇意.义:差点 儿一一相差 一定的程度,接近。几乎一一 将近于,接近 于。险 些差 一点。以上

6、三个词 的概念义是相同的,都是 表示“差一定的程度”。这与“不”和“没”的 否定 含义也是一致的。在 自然语言中,否定词的含义都是le s s七han,比如“小赵没 有一米八高”是指低于一米八,“老 王喝 不了一斤酒”是说“老 王”的酒量少于一斤酒。由此 可见, “差 点儿”、“几乎”、“险些”等修饰动词 时,作用相当于 否定词“没”或“不”。在例1中,“差 点儿”在三种情况下都相当于一个否定词,譬如Aa式的右 端“差点 儿 闹笑话”等于“没 闹笑话气 Ba式的 左端“差点儿没见着”遵循否定之 否定等于肯定的规则,义 为“见着了”;Ba式的右端“差 点儿就见着了”等于“没有见着”。其实,情况

7、特殊的 只有Aa式左 端的“差点 儿没闹笑话” ,既然 这里 的“差点儿”相当一个否定词,那 么按照否定之 否定等于肯定的规律,应该是“闹笑话 了”,而它的实际 含义 则是“没闹笑话”。所以,需要加以 解释的就这一种情况。例o和 的问题与此相同。现 在用“积极成分”和“消极 成分”来分别代替“企 望发 生 的事”和“不企 望发 生 的事”。这 两种说法 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重要的差 别:前者强调普遍性、稳定性,后者则是随说话 者的主观 愿望而变化。位于“差点儿”之后的一般是述 补结构或者结果动 词,可以 通 过考察积极 成分和消极成分的“述语”和“补语”之间的关系找到 问题的答案。积极性

8、述补结 构的“述语”和“补语”之间的关系松散,可以分离,可 以有多种句式变化;消极性述 补结构的“述语”和“补语”之间关系紧密,一般不 能分离,句式变化也受 到很大 的限制。例如: A .a 事情办成了。b。这件事办 了很一长时间,还没有办 成。c。你办一办试 一试,看能 不能成。d. 办了三次,三次都 没有成。e。事情他已经去 办 了,成不成 还不知道。Ba.机器修 好了。b.这 台机器 修了很 长时 幻l!,还没有好。c.你 修一修 试一试,看会不会好。d.修 了三次,三次都没有修好。e.机器他 已经修 了,好不好还不 知道。 Aa.他摔 倒了。b.补他 摔 了很 长时 间,还没 有 例。

9、c.苦你摔一摔 试一试,看会不会倒。d.苦他摔 了三次,三次都没有倒。.关他 已经摔 了,倒不 倒还不知 进。Ba.机器修 坏 了。b。苦这 台机器修了很 长时 间,还没有坏。c.关你修一修试一试,看会不会坏。d。关他修了三次,三次都没 有坏。e。关机器他 已经修了,坏不坏还不知道。“办成”和“修好”是积极成分,述 语和补语之 间可以 插人 各种成分,述语代表的行为动作是人们主观上可以控制 的,补语代表的结果不一定必然出现,动作和结果之间可 以有较长的时 间。“摔 倒”和“修坏”是消极成分,述语和补 语之间结合紧密,凝结成一个整体,述语的行为动 作是 主观上无法控制 的,补语的结果必然要 出现

10、。注意,同一个成分在不 同的使用 场合,其积极性和消极性可能发生变化,比 如在摔跤比赛中,“摔倒”就成了积极成分,“摔”和“倒”就可 以分离了。例如:a。运动员小张摔 了三次,三次都没有把对方摔 倒。b。你再摔 摔,看这 次动作合不合标准。c。你再摔一下,看能 不能 把对方摔 倒。d。他摔了 几次,倒了几次。积极成分和 消极成分之 间的述语和 补语差别还可以从它们 用于“非十动+不可”格 式中的语义变化中看出来,例 如:a.在比赛的 最后 关头,运动 员小 王下 了决心,非摔倒对方不 可。b.路上结了冰,小王这个 时候外 出,非摔 倒不 可。例a的“非 不可”是表示一 种意志,例b 的“非 不可”是指 客观条件很可 能 产生 某种结果。这种差异是由述补结构中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是否能被主观意 志所控制造成的、例a是积极成分,行为是主观能控制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