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916091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消费现状之我见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度,整个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制度随之也发生了一系列改革。高等教育由以前国家全部负担逐渐部分走向市场,高等教育费用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不断上涨,个人所负担的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变通家庭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的经济较困难的家庭无法承担基本的教育费用。因此当前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是一件对社会和对高校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次调查于09年12月下旬以兰州工专北校区大一、大三学生为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份。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学习费用学习费

2、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又包括书籍费、学习用品费、考证费和使用电脑费等。在调查的人中,大学里书籍费、学习用品费在400元以下的只占11.7%;在400800元之间的占53.8%;800元以上的占34.5%。近年来,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驾驶证考试,大学生毕业必需的考证费用不少于400元,有的考证费用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另外,大约43%的学生独自拥有电脑, 26%的学生合伙拥有电脑。(二)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吃、穿、

3、住、行、用几个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 。饮食方面的支出在250-350元之间占68.5%,服饰和化妆品方面的支出女生高于男生。(三)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娱乐消费包括上网、KTV、打台球、溜旱冰、看电影、旅游等。娱乐费用在150-250元之间占78.5%,同期相比,男生高于女生。(四)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

4、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现代大学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际交往技能作为大学生活的必不可少两大部分。从调查得知,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通讯费有一半以上的人高于50元,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月支出在100-200元之间。(大学生消费构成见下表1)大学生消费构成项目性别年级男女一年级三年级月消费额487402.4400.5500学习费用180220160250基本生活费用200210.5180200娱乐消费250150180230人际交往费用1006030100图表1总之,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

5、、通讯网络等娱乐和人际交往费用较高。经比较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和娱乐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人际交往费1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学习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娱乐人际交往费在2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在为自己设定目标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专升本、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为了多捞“资本”,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投资比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

6、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经济来源见图表2),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图表2二、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一)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调查和个别谈话,得知:大学生中的虚荣消费心理最主要是体现在对名牌消费的追求上,服装鞋袜穿的不是名牌觉得“没面子”,人家生日办party我不办觉得“没面子”,还有现在的一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外表,“宁贫肚子不穷衣裳”, 情愿节衣缩食和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去买名牌服饰,去办生日派对,去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等等,他们不顾家庭的承受能力,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

7、足欲望。这些正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调查显示,女生的虚荣消费心理略胜于男生。可是一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消费上比别人差,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宁可省吃俭用,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吃好、穿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的虚荣消费心理。 (二)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人际交往消费在大学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在大学生中,如果碰上生日、考试得高分、评了先进等等,只要是沾得上边的“喜事”,都会成为吃喝的理由。吃喝一次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大学生中的请客送礼有如“拉锯”,讲究“礼尚往来”,今日你请我,明日我还得请你还人情债。人际往来给一些并

8、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有的大学生苦于囊中羞涩,在人际消费上要耗费掉许多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为此节衣缩食,影响了身心健康。目前,通讯消费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消费中开支较大的项目,手机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来越普及。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5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人中,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

9、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3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12.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三、我对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几点思考所谓消费,是指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观念和行为等要素的集合。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必然也要消费,

10、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他们在不自觉的扮演着传统消费的革新者和新型消费的倡导者的双重角色。 (一)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我个人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从众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