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916077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项目 图书馆暑期学生管理员实践时间 2010年7月26日2010年8月6日时间地点 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图书馆实 践 人 * *2010年暑假我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份勤工助学的工作,作为自己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同时也为自己暑假留校赚点生活费。在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期间,其经历可用辛苦、充实快乐来形容。现将此次实践情况及感受总结如下:2010年7月26日上午9:00我准时来到西院图书馆门口,开始了自己的实践之旅。原以为在图书馆做学生管理员可以很舒服。可以吹着空调看着书,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上个小网什么的,到了那里听了馆里老师的简单介绍之后,我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2、原来这个暑假图书馆要整理书库,进一批新书。许多的图书要进行转移,比如三楼的书要转移到五楼,五楼的书呢就要搬到六楼去等等,这期间涉及到打捆、转运、拆包、整架及清理等一系列繁重复杂的工作。而且这些书不是随随便便就转移的,由于图书馆的都是按序号整齐排列的,因此在搬运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将原来的图书打捆,捆成一捆一捆的,方便搬运。同时要对打捆好的进行排号,搬运到目的地后再按序号放在架子上,这样就可以保持原来的序号而不至混乱。虽然这个方法在绝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图书的序号不会被打乱,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存在失误及漏洞。有时打捆时会漏捆了某些书,编号时可能会漏编了某捆或某几捆书,转移的过程中某些书可能由于捆

3、的不结实散架了等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书的序号还是被打乱了。这样在这整体搬迁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要按照序号单独的一个个的将这些书放在新的书架上。但这些排序整架的工作就不是我们这一批人员的任务了。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图书馆按每两周一批将整个暑假的工作的学生分为四批。第一二批的同学负责打捆和搬运的工作,而后两批的同学则负责拆包整架清理工作,我就是第二批的。很显然,第一批的活比较重,工作量大,人手也就多一些。而三四批的活相对比较轻松,安排的人手也少一些,只是比较繁琐些。介绍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工作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就来讲述下我的实践经历吧。第一天我们的工作是将五楼的书进行打捆。五楼是一个老书库,学生很少借阅

4、。里面的书全是一些陈年老书,纸页已经发黄,表皮蒙了一层薄灰。由于长期的无人使用,整个书库充斥着一股日陈月积书页们霉变腐蚀而散发出的刺鼻的气味,乍一接触的我们即刻被呛得喘不过气来。虽是如此到了那里之后我们没有任何停留就开动起来。在看了老师的打捆示范之后我们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七月的武汉正值骄阳似火,整个五楼有没有空调,闷得要死。夹在各个书架之间忙着捆书的我们很快就汗流浃背,汗水凝结在额头、眉毛上,顺着脸颊往下滴,有一股辣辣的感觉。加之那刺鼻的气味,时不时还要打几个喷嚏,连鼻子也流出了清水鼻涕。而且打捆也弄得书库灰尘满天飞,我们都不敢大口喘气,不然定要呛得咳嗽半天。总言之条件可谓相当恶劣。我们十

5、几个小伙子最初的激情很快就被消磨殆尽,加之刚见面彼此又不熟,大家都闷不作声的埋头捆书,任由汗水滴滴落下工作了约莫有一个多小时,负责我们的刘老师来喊我们休息,并给我们带来个大西瓜解渴。(在这里要说明下图书馆的老师们也明白此次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所以为了缓解大家的疲劳,体谅大家的辛苦,在上下午工作的休息时间都免费为大家提供西瓜及水解渴。另外中午还提供午饭,吃完后就在馆内休息,免得同学们来回跑。另外图书馆有空调睡着也舒服。这些举措可谓是深得民心啊,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都很卖力,当然这是后话。)吃完了西瓜稍作休息,大家就又投入到紧张辛苦的工作中去了。进过刚才了了解及适应,大家对这个环境也有了一定的适

6、应,慢慢的融入了劳动状态,彼此之间也少了初见时的拘谨。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氛围很轻松,大家有说有笑的,很快就到了上午下班的时间。一楼的大厅已准备好了午饭,是饭店送过来的外卖。刘老师就来喊大家下去吃饭。劳累了一上午的大家都感觉饿的不得了。特别是我,早上怕迟到,吃了俩包子就匆匆忙忙赶了过来,现在肚子早已敲起了鼓。拿到了饭菜,一帮男生就狼吞虎咽的开动起来。没有女生在场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饭菜丰盛极了,和我们平时的伙食相比简直可称作是无上美味。不过此时我们也顾不上享受了,实在太饿了,三下五除二我们就将面前的饭菜一扫而光。美美的打了一个饱嗝之后,收拾收拾我们就去休息去了,养精蓄锐因为下午还要继续战斗。休息的

7、地方就在二楼的阅览室,里面有空调,几张椅子一拼凑就成一张床了。下午一点半我们准时开工,下午的任务还是捆书,有了上午的经验,大家边工作边聊天所以也不显得怎么辛苦。期间依旧是休息吃瓜然后接着干。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我们恰好也将五楼指定区域的图书困装完毕。刘主任直夸我们工作勤恳、能吃苦。听着老师的夸奖,看着那一捆捆码放整齐的捆装书,我心里美滋滋的。纵使身心疲惫,衣服也弄得脏兮兮,也都被这小小的成就感给淡却了。第二天上午我们是将昨天捆好的书标好号后往六楼运。由于电梯在上一批的使用过程中损坏了,还没修好,所以我们只能人工运送。好在只有一层楼,人又多,所以也不觉的特别累。这项工作持续了大概有一天。第三天开始

8、我们的任务便是将三楼的书搬运到五楼腾出来的空位上,好在电梯及时修好了不然这两层楼的距离可要把我们累坏喽。前一天扛书累的腰酸背痛的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呢。有了电梯的协助,我们分作两批,一批在三楼往电梯里装书,另一批在五楼卸书,效率大大提高。以后的日子大体上都是类似的工作。三楼的书搬运完后腾出来的位置又要用来放一楼的书。就这样每天我们都有不同的任务,也充满了动力。看着一项项的工作被圆满的完成,看着伙伴们和自己满头大汗、汗流浃背的样子,心里有莫名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充实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转眼间两周的实践时间就结束了。结束那天,图书馆的戴主任亲切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谢谢你们!你们做的很好,辛苦了!”而

9、我们则带着满腔的喜悦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们一起工作奋斗过十几天的图书馆。回顾此次实践,我收获良多。不仅仅是物质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悟:第一 通过在图书馆近两周的工作,我对图书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图书馆书籍的分类、摆放有了详细的认识,以后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查询资料将会更加便利。同时在亲身经历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后,我对他们的工作也有了全新的感受。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种坐在办公桌前,一杯茶一份报纸就对付一天样子,他们的工作内容其实也是很辛苦的。而这种辛苦更多的是体现在脑力和心理上。虽然他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很清闲,但越是清闲越是难耐。即使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他们也必须待在办公桌前,不能随意离开工作岗

10、位以防同学们有问题前来求助咨询。而且他们还要态度和蔼、不厌其烦的回答、解决同学的一个又一个问题,甚至是同样的问题、越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越能凸显一个人的毅力与品质。第二 实践期间有老师称我们为“学生工”,对比农民工的称号,学生工这一称号倒也恰如其氛。我们也戏称自己是干苦力的,因为那儿的活确实很累、很苦。有的同学抱怨说图书馆其实就是让我们拿着比民工少的工钱却干着农民工的活,这活根本不是我们大学生该干的活、对此我不敢苟同。确实实践期间的工作任务确实很繁重,很大程度上是超过大学生的体力限度,但这不表示大学生就不能甚至不该干这种体力活啊。而且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确实急需提高,许多高水平往往英年早逝确实令

11、人惋惜。再者说谁说这种脏活累活注定就是那些农民甚至所谓的下层阶级该干的呢。虽然他们没有选择的资本,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他们可以选择的权利。早些时候大概在我上小学时,当时教育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不这样讲了,改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了,把“劳”去掉了。我不知道领导层是出于何种考虑将“劳”去掉了,但我个人是十分不赞成的,难道受教育人群就不应该接受“劳育”(劳动教育)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是实践的基础,对劳动的轻视自然也会引起对实践的忽视。我无法想象国家花了大批的精力培养出一批只会理论研究、模型计算,却对生产实践一窍不通的家伙值不值。可见“劳育”不可抛,更不可对劳动进行区分、歧视。大学

12、生做苦力怎么了,只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所就是好的。第三 实践不仅教会了我做事,还教会了我识人。在实践中我结识了一帮来自各个学院各个年级的新朋友,在一起工作的日子我们关系逐渐亲密,对彼此也有所了解。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十几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对彼此都有了不同于初见时的认识和评价。我向来喜欢依行动评价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做人的品质、态度。第一天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熟,又是刚开张,所以都干劲十足,做事也十分积极认真。但日子久了,一些人的小毛病就暴漏出来了。想做事不积极了,遇事还挑三拣四避重就轻;经常叫苦叫累的,其实压根就没做多少事;工作是还老爱看表,抱怨什么时候才能休

13、息什么时候才能下班等等。还有一些人爱表现,老师在的时候,就干的十分卖力,最为活跃;老师一走,立刻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松散不堪,做足了表面工作。感受着这些,我感慨万千。虽对这些人的行为感到不屑,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在社会上是广泛存在的,并且活的很滋润。今天所遇到的这些人,以后我还会遇到。等我们进入社会,新的工作团体也会有这样一批队友,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那时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呢?奶奶说“识人是为了处人”,认识了解一个人是为了更好的与之相处。并不是只要一个人有缺点,我们就要敬而远之。人无完人,如果我们执着追求至善至美的话到头来会是孤家寡人一个。我们现在就要学习与之相处,学习他

14、人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同时也适当的去改变他们的一些毛病。好的领导者也应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尽情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人优势,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而不是拿着规章制度的尺子将所有人裁剪成统一的大小。以上就是我此次实践之后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想的比较多也比较杂,但这些全是我认真思考而得。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大学生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亲身实地的去体验社会、实践劳动。从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对于专业知识的提升以及生活、人生的感悟。虽然我此次实践的项目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大主旨不甚相符,实践的专业联系性也不强,但我认为处处即生活,事事皆学问。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感悟,就会有所收获。当然,要是能真正进入社会性的,和自己专业又联系密切的领域里实习是最好的了。这也是我以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努力在毕业之前进行一次或几次专业实践,亲身体验材料行业的工作,将会我毕业后踏入材料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