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90723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值)= 一国的出口额 进口额(货币金额表示)国际商品贸易额:即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相加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对外贸易量: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指标公式: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 x 100%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实例11990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4235亿美元,1996年世界出口总额51607亿美元,若以1990年为基期,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是108%。试计算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出口贸易额指数,(报告

2、期出口总额/基期出口总额)出口贸易量指数?(报告期出口贸易量/基期出口总额 )解:1990年为基期,则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51607/108%)=477841996年的出口贸易额指数=51607/34235=151%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指数=47784/34235=139%即与1990年相比,国际贸易名义上增长了51%,实际上增长了39%。三、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把货物贸易分为10类初级产品: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鲜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5类:未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

3、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其他: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1、 贸易差额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净出口(Net Export),常以正数表示。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称贸易逆差或入超、净进口(Net Import),常以负数表示。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则称为贸易平衡。贸易顺差越多越好?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

4、。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2、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说明出口贸易商品的去向和进口贸易商品的来源.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

5、rade)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指各洲、各国(或地区)在世界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洲、各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它可以表明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9、 对外贸易依存度定义:又称外贸系数,一国一定时期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表示: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依赖国外市场的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对外开放度。第2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地理大发现后:美洲、非洲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并卷入到国际贸易中。进入世

6、界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急剧增加。世界商路不再经地中海而取道大西洋。欧洲国家出现了垄断殖民地贸易的特权公司。准备时期国际贸易特点贸易于军事相结合,带有明显掠夺性质;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对外贸易没有形成真正全球性的国际贸易。二战后的国际贸易起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特点: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导;3.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4.发达

7、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题,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第2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1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发展阶段国际分工萌芽阶段地理大发现(16世纪18世纪中叶)国际分工形成阶段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发展阶段第二次产业革命(垄断)(19世纪中叶二次大战)P56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战后 P57二战后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1.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反战,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分工在削弱;4.

8、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5. 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6. 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1) 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2) 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3) 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4) 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第3节 世界市场价格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最终确定在哪一个价格水平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卖卖竞争关系决定的。这种竞争关系存在于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方之间。以下因素决定供求1.垄断2.

9、经济周期3.市场结构4.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销售中的因素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第3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基本因素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第二节 重商主义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历史上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一、联系:1.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流通领域,研究的方法都是

10、把经济现象和商业实践经验加以描述和总结,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积累。2.它们都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拥有金银或货币的多少是一国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标志。3.都认为财富即金银货币的来源是流通领域;但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输出商品换回金银货币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4.它们都认为对外贸易应遵守多卖少买原则,对外贸易差额必须是顺差,因为只有顺差才能使金银流入本国。5.它们都认为工业生产是为商业特别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条件。6.它们都认为国家应积极地干预经济生活,这是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财富增长的重要保证。二、区别:主要在于如何实现外贸顺差以增

11、加货币财富上有着不同的主张。首先,早期重商主义特别重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主张禁止金银货币出口和尽可能地使金银货币进口,在对外贸易 中奉行绝对少买以至不买的原则,从而金银货币在国内贮藏起来。与此不同,晚期重商主义则特别注重“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多卖”,主张国家允许金银货币出口,以发展出超的对外贸易,从而保证最终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作货币差额论(Balanceofmoney),晚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为贸易差额论(Balanceoftrade)。这是早晚期重商主义的根本区别。其次,早期重商主义对于商品生产从而对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并不关心,而晚期重商主义则十

12、分重视在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出口,主张国家应积极保护和扶植本国的工场手工业鼓励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早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作重金主义(Bullionism),晚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为重工主义。最后,在国家干预上,为了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特别重视行政立法手段,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颁布各种法令来禁止货币出口和扩大外币进口。与这种超经济的强制手段不同,晚期重商主义为了实现出超的对外贸易,特别重视保护关税政策,利用关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是晚期重商主义的重要原则,更多地运用了经济的干预手段。 第3节 自由贸易理论依据(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

13、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1、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的倒数,即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导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斯密归结为历史条件和一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构成的自然条件。2、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斯密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该理论

14、最大的贡献在于说明国际贸易并不一定是“零和游戏”, 折射出了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双赢” 思想。其主要理论缺陷是在确定从事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时,要将本国某种产品的成本与国外同样产品的成本直接进行比较,以成本的绝对高低来决定进出口。这样的比较会使那些在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贸易。另外,该理论未考虑需求因素,无法说明均衡价格如何确定,因而就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收益分配问题。(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

15、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对于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评价贡献:1、用比较成本概念代替了绝对成本概、指出了任何类型的国家都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3、提出了国际交换的特殊原则。比较成本是一种独特的比较选择方式,不是将本国某种商品的成本与国外同样商品成本进行直接的比较,而是将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进行比较。缺陷:1、它只考虑供给,没有考虑需求,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收益分配问题。2、它只把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忽略了资金、自然资源、技术等要素对产出的影响;3、它只是简单地把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比较优势,但如果商品数量增多,比较优势就难以确定;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和特点:表现:1.大幅度削减关税。(1) 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现世界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