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90403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变化,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推动”战略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十一五”时期,高新技术产值由488亿元增长

2、到2021亿元,年均增长32.9%;增加值由128亿元增长到620亿元,年均增长37.1%,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平均高于工业增速5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3.8%提高到23%。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公共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合肥成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及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基地获批,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全国金太阳工程示范区。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合肥综合竞争力居22位,5年内前移15

3、位。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16所等为代表的各类研究开发机构344个,比2005年增加76个。新建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42个;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46个;新增省部级以上实验室65个;新建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24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新增22人,达到51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1项,较“十五”时期增加23项;获省科技奖励499项,占全省总数70%。“十一五”时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3884件和9460件,分别是“十五”时期的5.4倍和3.6倍。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

4、有领先水平的优势产业技术,诞生了国内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中国大陆首条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第六代生产线和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新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语音信息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院、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家电技术工程院等一批平台。启动建设“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创新服务基地初见雏形。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集聚科技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中介,不断增强对外科技合作。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其中国家级5个),孵化场地面

5、积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532家。连续成功举办每年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为产业创新提供产学研对接平台。全市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8.3亿元,年均增长28%。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分类引导科大讯飞、合力叉车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按照2008年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4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35个。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来肥建设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京东方六代线、鑫昊等离子、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赛维L

6、DK、海润光伏、彩虹光伏、晶澳太阳能等项目相继入驻,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集聚发展势头。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强化自主创新法律保障,修订出台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政策,形成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政策体系。深化政府科技管理改革,形成各部门合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科技创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进科技投入体制改革,整合各部门科技资金,设立全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10年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7.9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5.66%,引导全社会R&D投入达到57.6亿元,占GDP2.13%,比2005年提高0.63个百分点。五年来,全市

7、上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形成“政府引导、体制创新、要素集聚、重点突破”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成效加快释放,获得六项国字号桂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芜蚌高新技术产业带均获科技部批准,被科技部、发改委列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连续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7个县区首次全部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5个县区获先进县区称号。这一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开创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局面,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二)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加快跨越赶超步伐的关键时

8、期,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建设,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创新推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和产业革命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各国都在培育和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催生新兴产业。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正在形成,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加突出。转变增长方式成为新时期发展显著特征。“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国家宏观政策已从刺激经济增长转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来,特别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

9、产业发展,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阶段必然选择。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呈现高技术化趋势,新兴产业已形成一定基础,必须乘势而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实现产业发展新跨越。高端产业正呈现加速转移趋势。国际以及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和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必须着力发挥合肥的区域核心地位和环境优势,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步伐,吸引更多的高端

10、产业来合肥发展。先行先试为自主创新提供发展机遇。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等,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必须紧抓政策叠加机遇,先行先试,加快改革步伐,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建立更加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创新环境。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自主创新实现更大作为。发展不足、综合竞争力不强仍是我市面临的主要矛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目标定位,意味着传统的外延式扩张模式难以为继,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后劲和动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面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是

11、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仍较艰巨,制约自主创新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攻坚,破解矛盾,推进发展。三是自主创新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要素市场发展不够、金融市场建设滞后、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不足、创新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业化、城市化两篇大文章,以加快跨越赶超步伐为统揽,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创新平台载体

12、培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项重点任务,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辐射带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型区域和中部地区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示范区,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力争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阔步迈向区域性特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动力。(二)基本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实现重点突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双轮驱动,集中力量、优势优先,重点突破“核心企业、核心项目、核心区域”,强力打造“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加快形成“产业成果、科

13、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坚持产业导向,促进成果转化。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双转融合,发挥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加强技术转移与交易活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坚持政府引导,推进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建立具有特色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型城市。坚持开放合作,优化创新环境。拓展科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承接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转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和项目,激励创新创业,提升全

14、民创新素质,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力争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型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转化科技成果数、引进高端人才数、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在2010年基础上翻两番,完成“创新双倍增”目标,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重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到2015年,具体目标如下

15、:产业创新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增长,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增加值占GDP超过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科技产出目标: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专利授权量达到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5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6件。转化科技成果数4000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0亿元。驰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年增长15%以上,形成35个国际知名品牌。培育35家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科技孵化器,年孵化毕业企业150家以上。创新人才目标: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集聚一大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

16、的科技人才,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2万人,全社会R&D人员达到5万人年。体制创新目标:科技管理和投入体制改革更加完善,股权激励和科技投融资改革有效推进,全社会R&D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3%,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例超过80%,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达到60亿元。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一)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依靠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若干创新型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具有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高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